笔墨传情歌送暖

甲天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11月2日,巴东县老年大学书法班与音乐班的45名学员利用周日的时光专程从县城出发,前往被誉为“长寿村”的茶店子镇长腰岭村。为村里3位百岁寿星送去祝福与关怀,现场氛围温馨热闹。作为家乡人,加之母亲正是这3位寿星之一,我应老年大学书法班负责人的邀请,有幸加入了这次暖心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家乡长腰岭村,深藏于长江巫峡南岸的群山之中,地处国家AAAA级景区巴人河畔,恰好坐落于神秘的北纬三十度线上。在这里,“七十岁尚显年轻,八十岁精神矍铄,九十岁身体硬朗,百岁老人神采奕奕”并非夸张之词,而是最真实的生活写照。全村不足2300人,却有3位百岁老人、80岁以上老人200余人,是远近闻名的“长寿福地”。此前,村里曾有享年103岁的长寿之星谭成芝,早几年离世的谭祖元老人更是以111岁高龄刷新全省长寿纪录,还荣获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健康老人美誉。穿针引线、种菜锯木、洗衣烹饪、耕作农田,这些活力满满的场景,都是村里高龄老人们的日常,也让这片土地的长寿秘诀充满了吸引力。如今,田天顺、谭祖合、黄佑炳三位百岁老人在此悠然生活,他们的故事如同岁月明珠,吸引着人们探寻长寿与幸福的奥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当日,载着学员们的大巴车驶过全国“最美旅游公路”巴人河的山路十八湾后,便驶入了长腰岭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云端的天然气开采铁塔,停车参观时,现场负责人介绍,这里天然气储量丰富,更在1200米深处意外探明地热资源,46摄氏度的热水正顺着水管汩汩流出。经负责人许可,几位学员代表佩戴安全帽进入现场,亲手感受了热水的温度,这份“地下神奇”让刚到长寿村的大家深切体会到此地的不凡。之后,大巴车抵达村里的标志性景观——一棵树龄超1500年的南紫薇树,初次见到这棵古树的学员们,无不惊叹于它的古老与苍劲,深深被这片土地的神奇所震撼,也难怪这里会成为长寿福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午10时许,学员们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牛奶、饮料和补品,首先来到长腰岭村五组104岁的田天顺老人家中。宁静的农家院落瞬间暖意融融,学员们刚放下慰问品,就自发围成一圈,吹起葫芦丝,唱起《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等经典老歌,一场热闹的文艺节目就此在老人家中展开。田天顺老人虽听力略有减退,却始终跟着旋律轻轻点头,每个节目结束后都缓缓鼓掌,还不时伸出手与学员们相握、合影,嘴里反复念叨着:“你们来,我高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随后,慰问活动的“重头戏”正式拉开帷幕。书法班学员们迅速铺好宣纸、研好墨汁,围绕“长寿”“安康”主题即兴创作。著名书画家谭权远率先提笔,在红宣纸上写下苍劲圆润的“寿”字,以及“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对联,郑重地送到田天顺老爷子手中,笑着说道:“您老气色真好,祝您万寿无疆!”之后,他又分别为我的母亲黄佑炳和另一位百岁老人谭祖合题写了大大的“寿”字。与此同时,一旁的音乐班学员轻声哼唱《祝寿歌》,跳起欢快的舞蹈,田老爷子坐在木椅上,脸上笑出了深深的皱纹。书法家协会刘宏满主席则以行书写就“寿比南山”,墨色浓淡相宜,他感慨道:“我写了一辈子字,今天能为百岁老人题字,是沾福气!看到老人精神矍铄,自己也对‘长寿’有了更直观的感受。”田老爷子接过书法作品,用布满皱纹的手轻轻抚摸,连连称赞“写得好,写得好!”见这些当地著名书法家留下的珍贵墨迹,我当即表态,会把这些作品带回城里请师傅装裱好,再送回老人家中永久保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之后,学员们兵分两路,分别前往我弟弟家和谭祖合老人家中探望。在我弟弟家,书法班的彭在勇老师——一位著名书法家,将早已装裱好的书法作品送到我101岁的母亲手中。我趁机邀请彭老师和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刘宏满,一同与母亲合影留念,现场不少客人也纷纷上前,争相与母亲合影沾福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而在谭祖合老人家中,学员班长陈沛新带队送上慰问品,谭权远则拉着老人的手唠起家常,当聊到辈分话题时,谭祖合老人连连点头,笑着说:“对,我们是一家人。”这位眼不花、耳不聋、思路格外清晰的百岁老人,一边感念子女孝心周到,一边感谢大家登门看望,还动情地感慨道:“我这好日子,多亏了共产党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104岁老人田天顺家中慰问时,学员们纷纷围着老人的家人“取经”,探寻长寿秘籍。田老爷子的儿子笑着分享:“父亲每天早起锻炼身体,中午必睡午觉,爱吃一碗杂粮饭和肥坨坨猪肉,晚上从不熬夜。一辈子勤劳,闲时就侍弄院子里的蔬菜,性格还温和,从不与人争执。”在一旁的邻居郑伏翠老人补充道:“村里空气好、水质清,老人们吃的都是自家种的蔬菜、养的家禽,心情好、吃得香、睡得稳,这也是长寿的‘秘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中午,大家在当地“爱民”农家乐用完午餐,纷纷赞叹终于吃到了地道正宗的农家饭菜。酒足饭饱后,学员们沿着长腰岭村的乡间公路悠闲漫步,尽情领略这座长寿村的自然风光与风土人情。山间云雾缭绕,梯田层层叠叠,村民家院墙上的“二十四节气”彩绘栩栩如生,路边柿子树上更是挂满了红灯笼般的果实,景致格外动人。学员李红梅忍不住频频按动相机快门,感慨道:“这里山清水秀,村民淳朴热情,难怪能养出百岁老人!回去后我要把今天的经历写成歌,让更多人知道这个长寿村。”不少学员还在田间选购了正在收割的红苕、黄豆等新鲜农作物,可谓是满载而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巴东县老年大学负责人表示:“既能用特长为老人送温暖,又能实地感受长寿文化,这样的活动特别有意义。未来将继续组织此类公益活动,让老年学员在发挥余热的同时,传承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也让更多人关注乡村养老与长寿文化的保护与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陪同活动的长腰岭村驻村第一书记谭德刚也对学员们的到来表示感谢,他说:“我们将按大家的建议与期望,把村里的爱老敬老传统和长寿文化延续下去,争取众筹资金,借巴张、汉渝高速发展的机遇,把村里的餐饮、民宿、宾馆发展起来,为来村参观的游客提供便利,为乡村振兴助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夕阳西下,学员们与老人们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院落里的欢声笑语与悠扬歌声,伴着山间的晚风,在长寿村的上空久久回荡。我送别客人们后,便留在弟弟家中,安心陪伴老母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图片由顾远林提供特表示感谢!</span></p> 欢迎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