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长沙杜甫江阁,是长沙市为纪念唐代诗人杜甫,建造的园林仿古建筑。位于天心区湘江中路108号,与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距天心阁不足一千米。该建筑群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主阁为四层仿唐结构,高18米,设杜甫纪念馆、诗碑廊及文化展厅。</p><p class="ql-block"> 唐大历三年(768年),杜甫寓居长沙湘江畔“江阁”,创作《江南逢李龟年》等50余首诗作。2002年长沙市政府启动建设,2005年9月试开放,2006年1月正式开放。2023年完成提质升级,更换二楼杜甫全身雕像,新增四楼李龟年情景短剧。2024年推出“喜相逢”唐风夜游活动,包含古风游园及仿唐演出。</p><p class="ql-block"> 该建筑2006年入选新潇湘十景,2023年获携程湖南热门景区TOP10、抖音同城榜TOP5等荣誉。2024年上半年蝉联长沙景区搜索量首位,周边形成汉服旅拍、文创餐饮聚集区。</p> <p class="ql-block">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杜甫青少年时因家庭环境优越,因此过着较为安定富足的生活,后因仕途不顺,常年漂泊,过着贫困的生活。“诗圣”杜甫晚年在湖南漂泊了两年多,曾在长沙湘江边“江阁”寄居,也是他度过的人生最后一段岁月。两年里,杜甫留下百余首诗篇,其中在长沙所作的就有50多首,包括知名的《江南逢李龟年》以及点出“长沙”之名的《发潭州》。</p><p class="ql-block"> 杜甫,于唐大历三年(768年)晚秋,从蜀中前往湖南,准备投奔旧日好友、正待调任潭州刺史的韦之晋,杜甫赶到长沙时,韦之晋已不幸暴卒。而后,杜甫寄居在常停南湖港的舟中。南湖港附近的长沙驿楼也就成了杜甫送别友人的地方,不久后杜甫在小西门外的湘江边租佃了一间简陋的楼房,即“江阁”。自此,江阁成为杜甫唯一可以安身的地方。清康熙年间,长沙有文人名士提出为杜甫修建江阁、诗碑,立塑像,以纪念诗人。此后,这种呼声一直没有停过。</p><p class="ql-block"> 2002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决定正式修建杜甫江阁,在2005年9月19日整个建筑全面建成并通过专家验收,随后向市民进行试开放。12月30日,杜甫江阁全面完成室内外装修并通过专家验收,而后2006年1月1日杜甫江阁正式对市民开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