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自由行之六(博卡拉)

逍遥一游

<p class="ql-block">2025年10月10日,在博卡拉游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昨天22:30入住“库玛丽之星酒店”。费用213元。</span></p><p class="ql-block">昨晚完成了安娜普尔纳ABC大本营四天的徒步,回到博卡拉。</p><p class="ql-block">博卡拉,被誉为尼泊尔的“人间仙境”,是仅次于首都加德满都的第二大旅游城市。</p><p class="ql-block">它不像加德满都那样喧嚣,而是以宁静的费瓦湖、雄伟的鱼尾峰和丰富的户外活动闻名于世,是旅行者前往尼泊尔必到的“打卡”圣地。</p><p class="ql-block">博卡拉是一个能将极致冒险与宁静治愈完美融合的地方。无论您是寻求刺激的探险家,还是渴望放空的休闲旅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堂。</p> 博卡拉费瓦湖公园 <p class="ql-block">今天景点比较分散,为了节省时间,包了一辆车,100元/天,司机今年43岁。英语非常好,是个话痨,对我们了解真实的尼泊尔有很好的帮助。</p><p class="ql-block">他曾是大学的老师,每月工资800元,因为工资少,辞职做了出租司机。他因为服务好,在小红书上比较有名,很多游客来博卡拉都坐他的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有一个16岁的女儿,正在私立中学读书,每月学费350元,他觉得学费很高,压力很大。尼泊尔实行义务教育直至高中,但公立学校教育水平比较低。有条件的孩子都上私立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老婆不工作,在尼泊尔男人都找不到工作,女人就更难找到工作,他一个人要养活老婆,孩子,还有父母,压力很大。尼泊尔家庭一般有一或两个孩子,多了养不起。</span></p><p class="ql-block">说到9月8日尼泊尔示威游行事件,他大骂官员贪腐,尼泊尔长期贫穷,就业机会不足,并且贫富差距变得更加明显。参加示威游行的年轻人是反腐败的,他说老百姓支持年轻人推翻腐败的政府。</p><p class="ql-block">他说尼泊尔和印度关系不好,印度总是压榨他们,而中国对他们是友好的,机场和道路都是中国援建的。</p><p class="ql-block">尼泊尔没有社会保障制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养老</span>靠儿女,没有儿女的老人只能靠社会机构或宗教组织的热心人救济。</p><p class="ql-block">种姓制度在法律上废除了,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肤色越深,种姓越低,他们摸过的东西,高种姓的人,不再用。</p><p class="ql-block">结婚时,女方要给男方钱财。因为女方结婚后,不工作,需要男方养着,女方给了多的嫁妆,这样在男方家里才有地位。</p> <p class="ql-block">博卡拉公园,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到层次很分明的景色。</p><p class="ql-block">远处一片雪山连绵,接着是稍微近一点的山层层点缀。</p><p class="ql-block">近处,湖面如镜,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雪山的身姿,微风拂过,湖面泛起丝丝涟漪,与远处雪山的静谧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空灵而壮美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国旗</p><p class="ql-block">尼泊尔国旗由两个上下重叠的三角形组成,这一设计的核心灵感直接来源于尼泊尔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p><p class="ql-block">尼泊尔国土南北纵深仅约200-300公里,但海拔从南部的恒河平原(约海拔100米)急剧升至北部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形成了世界最显著的地形落差。</p><p class="ql-block">国旗的两个三角形右角分别象征喜马拉雅山的两个主峰(珠峰和鱼尾峰),将这一自然屏障融入国家标志,表达了尼泊尔人对山脉的崇拜与依赖。</p><p class="ql-block">深红色旗面则取自国花红杜鹃的颜色,蓝色边缘象征和平与自然环境。‌‌</p> <p class="ql-block">国旗的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1846年,拉纳家族靠英国人的支持发动军事政变,迫使国王承认其<b>世袭首相</b>特权,架空王权,掌握尼泊尔实权到1950年,共104年,其家族标志为太阳图案的三角旗。</p><p class="ql-block">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原来只知道王位可以世袭,不知首相也可以世袭。</p><p class="ql-block">同时,皇室使用星月图案的三角旗。</p><p class="ql-block">1962年12月16日,尼泊尔正式启用当前国旗设计,将两面历史三角旗合并,形成重叠结构,国旗上方的三角形代表皇室(星月),下方代表拉纳家族(太阳),反映了当时权力结构。‌‌既保留历史痕迹,又赋予新寓意。‌‌</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尼泊尔现在的国体:1951年尼泊尔确立君主立宪制,2008年废除君主制、建立联邦民主共和国。</span></p> <p class="ql-block">费瓦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湖水清澈见底,四周被青山环绕。</span></p><p class="ql-block">它就躺在旅游城市博卡拉的市区南边儿,海拔只有691米,尼泊尔第二大湖泊(最大的湖泊是拉拉湖)。</p><p class="ql-block">它曾是皇家度假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现在全天免费开放,划船看雪山特别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来到观景台,看到的安娜普尔纳雪峰。</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下面就是费瓦湖和博卡拉城。</p> <p class="ql-block">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博卡拉,是一座被雪山环绕的宁静湖城。</p><p class="ql-block">清晨湖面如镜,倒映着鱼尾峰的轮廓;远山静默,五彩斑斓的房子点缀其间。</p><p class="ql-block">这里不像加德满都那样喧闹,更安静、从容又干净。</p> <p class="ql-block">视频《尼泊尔博卡拉费瓦湖公园》。</p> 湿婆神像 <p class="ql-block">湿婆神像在尼泊尔博卡拉市以西约13公里,一尊高达33米的巨大湿婆神像,位于海拔1500米的山巅,可以看到博卡拉全景和喜马拉雅山脉。</p><p class="ql-block">这座湿婆神像建成于2021年,成为了博卡拉的新地标。</p><p class="ql-block">神庙景点是不用买票的。上神庙台需要脱鞋上去。</p> <p class="ql-block">湿婆,是印度神话中最重要也是最有代表性神灵之一。</p><p class="ql-block">他一般被描绘成头戴新月配饰,额上生有第三只眼(当打开时,这只眼睛可以将面前的一切化为灰烬)),颈部缠绕着一条眼镜蛇,身穿一件兽皮围裙,手持三叉戟的形象。</p><p class="ql-block">湿婆作为印度教的毁灭与重生之神,其标志性坐骑为白色公牛南迪。</p><p class="ql-block">湿婆神被描述为“身穿虎皮”或“骑虎”,但这属于神话中的象征性描述,并非实际坐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湿婆头上的三条线</b>是印度教湿婆派信徒的标志,代表静止和净化。</p><p class="ql-block">象征通过苦修摆脱欲望和世俗束缚,追求精神解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手上的符号OM</b>源于梵语,被视为宇宙诞生时的第一个声音,代表至高神性及永恒真理。</p><p class="ql-block">是印度教、佛教和瑜伽的核心符号,象征物质与神性的统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达玛鲁</b>:附在湿婆三叉戟上的小鼓被称为达玛鲁。这只鼓也是一个强大的象征:创造与毁灭。</p> <p class="ql-block">视频《尼泊尔卡博拉湿婆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湿婆脖子上的蛇名为‌</span><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婆苏吉。</b></p><p class="ql-block">它是印度教神话中那伽(蛇神一族)之王,常以多头眼镜蛇形象盘绕于湿婆颈部,象征死亡与重生、永恒轮回的守护力量。‌‌</p> <p class="ql-block">湿婆有一、三、四、五或千张脸,额头上的那只象征洞察力的第三只眼睛(湿婆的第三只眼被称为“毁灭之眼”,能喷射神火焚烧一切邪恶、不洁之物),以及象征着苦行者身份的发髻冠,手臂的数目也不固定,常见的为二臂或四臂,肤色为蓝色或黄色。</p><p class="ql-block">他是雅利安人入侵以前,印度原住民信仰的神灵。</p> <p class="ql-block">湿婆娶了生主达刹的女儿萨蒂为妻,但是达刹一直视这个女婿为野蛮人,不予待见。</p><p class="ql-block">有一回,达刹举办祭典故意不邀请湿婆。湿婆的妻子萨蒂女神来到祭典上指责父亲和众神狂妄无知,不了解湿婆的伟大之处,竟敢将他排斥在祭典之外。</p><p class="ql-block">然后,萨蒂当场自焚而死。</p><p class="ql-block">湿婆得知噩耗后,率领手下冲进去,砸毁了祭典,打死打伤了许多神灵,还将达刹的头砍了下来。</p><p class="ql-block">最后,众神怯于湿婆的威力,承诺永远将祭典中最重要的席位保留给湿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湿婆神、雪山女神和他们的儿子象头神。</span></p><p class="ql-block">湿婆的第一任妻子萨蒂,在众神的祭典上自焚而死,她后来转世为雪山女神帕尔瓦蒂,再次嫁给了湿婆为妻。</p><p class="ql-block">他们的儿子象头神的传说来源于印度教。</p><p class="ql-block">湿婆神有一天离家之后,湿婆神的老婆生下儿子迦尼萨(有的翻译为“甘尼许‌”),因为迦尼萨是神之子,出生后就长的十分高大强壮。</p><p class="ql-block">湿婆神的老婆有一天洗澡,就叫迦尼萨在外头守护,以免外人偷窥。不久湿婆神回家了,见到有一个陌生高大英俊的小伙子站在门口,误以为老婆与人私通,醋意大发,非要闯进去找雪山神女说个明白,而迦尼萨则坚守母亲的嘱托,死活不肯让老子进去。</p><p class="ql-block">于是这对没有见面的父子开打起来,湿婆气怒之下,一刀砍下儿子的头,迦尼萨立刻身首二处。</p><p class="ql-block">湿婆神的老婆听见外面的吵架声,赶出门来看时,正见丈夫砍下亲生儿子的头,于是痛哭失声。此时湿婆神才明白做错了事,为了安慰老婆失子之痛,就去求毗湿奴神。</p><p class="ql-block">毗湿奴神告诉湿婆神,只要明天往他交代的方向走去,看见第一个生物将其头砍下,安在儿子的脖子上,就可以使迦尼萨复活。</p><p class="ql-block">湿婆神依言去做,结果碰上第一个生物是大象,于是取得象头,安在儿子的身上,因此迦尼萨就成了人身象头。</p><p class="ql-block">同时湿婆为了补偿儿子,便命令所有的神都要全力帮助象头神达成目标,从此只要有象头神想要完成的愿望,诸神就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他扫除一切障碍,于是象头神就成了扫除障碍之神,受到众多信徒的膜拜。</p><p class="ql-block">印度每年8月或9月会举行甘尼许节,也叫象头神节。届时信徒们会前往寺庙祭祀,之后将象鼻神神像抬到附近的河里或海里,象征着象鼻神返回天庭。</p><p class="ql-block">在印度和尼泊尔,象头神几乎随处可见。随着文化传播,象鼻神在全球各地也受到广泛关注,其形象被制作成各种装饰品、纪念品。</p> <p class="ql-block">‌象头神迦尼萨,为印度教及印度神话中的智慧之神、破除障碍之神。</p><p class="ql-block">形象‌:象头人身,独牙,手持三叉戟与念珠,坐骑为大老鼠。</p><p class="ql-block">在印度教中,他是排除障碍之神,是财神,是命运之神,是学识之神,代表着智慧,象征着吉祥和成功,是印度最具人气之神。</p><p class="ql-block">‌其信仰覆盖印度教所有重要仪式(如开业、婚嫁、出行前均需供奉);</p><p class="ql-block">‌文化影响‌:在藏传佛教中被尊为财神,在日本、泰国等地也有类似信仰体系。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尼泊尔最具人气的生殖器崇拜。</span></p><p class="ql-block">湿婆同时也是生殖之神,他的代表物是一根称为“林迦”的柱子,象征着男性生殖器。</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林迦下面的圆扇状的石盘象征着湿婆妻子的生殖器,叫约尼。两者放在一起寓意着阴阳调和、生殖繁衍。</span></p> <p class="ql-block">信徒在祭祀湿婆时,会从林迦的顶部向下倾倒清水、牛奶、酥油、椰子汁或蜂蜜,这种仪式反映出了印度人对生殖力的崇拜。</p><p class="ql-block">在尼泊尔许多古迹及民居都能看到这样的神器,据说能消除灾难保佑平安,这种对生殖器崇拜也是印度和尼泊尔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p> <p class="ql-block">湿婆神庙,海拔约1500米,在山上可以俯瞰博卡拉全景,我们运气好,还看到了远处的安纳普尔纳峰。</p> <p class="ql-block"><b>乳海搅拌</b>是古印度中的一个重要神话,描述了诸神和阿修罗联合搅拌乳海,以获取长生不老的甘露。</p><p class="ql-block">曼陀罗山被用作搅拌的轴心,蛇神那伽被用作绳索。诸神与阿修罗分别拉住蛇身两端,奋力搅动。</p><p class="ql-block">搅拌过程中,乳海先后浮现毒药、吉祥天女等,最终产出不死甘露。</p> <p class="ql-block">在众神搅拌乳海的过程中,乳海中浮出了一些毒液,差点将世界毁灭,湿婆便将毒液一饮而尽。</p><p class="ql-block">结果毒液流经湿婆的喉咙时,令湿婆的脖颈变成青黑色,所以湿婆又获得了一个“青颈神”的称号。</p><p class="ql-block">这也是湿婆像呈现青色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湿婆雕像对面的主题游乐园。</p> <p class="ql-block">印度教中骑狮子的女神常见于杜尔迦女神的传说。</p><p class="ql-block">她被描述为骑乘雄狮的战神形象,手持多种武器(如三叉戟、弓箭等),象征战胜邪恶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视频《尼泊尔卡博拉湿婆像》。</p> 世界和平塔 <p class="ql-block">来到附近的世界和平塔。</p> <p class="ql-block">世界和平塔</p><p class="ql-block">2000 年,在日本僧人藤井日达的推动下,由日本、泰国、斯里兰卡及尼泊尔四个国家的人士集资兴建了博卡拉世界和平塔,其中日本佛教界是主要的集资者,和平塔坐落在费瓦湖畔的山岭上,是一座通体白色的实心塔,上面有黄金制造的塔顶,塔尖处还有一颗锡兰的蓝宝石。</p> <p class="ql-block">佛塔不要门票,上塔脱鞋,而且不能拍摄视频抖音,以及不可大声交谈。</p> <p class="ql-block">佛塔的四面墙壁上塑着佛祖释迦摩尼一生四个阶段的雕像,表达了人们对世界和平的向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佛陀的出生之地蓝毗尼</b>,位于今尼泊尔西南部,靠近印度边境‌。</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释迦牟尼(乔达摩·悉达多)觉悟之地是菩提伽耶。</b>在此经历49天冥想,于公元前6世纪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为佛陀。</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佛陀初转法轮之地是鹿野苑</b>,只有“五比丘”(五个弟子)。他们跟随释迦牟尼佛修苦行,并在鹿野苑初转法轮时成为首批受教者。 ‌</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释迦牟尼圆寂地是拘尸那迦。</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园在现在的尼泊尔、其余三地佛陀</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悟道之处菩提伽耶、“初转法轮”之地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拘尸那迦都在现在的印度,合称为四大佛教圣地,而其中</span><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菩提伽耶</b><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四大圣地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圣地。</span></p> <p class="ql-block">登上山顶,可以看到安纳普纳雪山,俯瞰整个博卡拉市区和费瓦湖!</p><p class="ql-block">博卡拉旅游区出售的许多明信片和风光招贴画就是从这里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博卡拉,温度高,尤其是走在塔上很晒。</p> 湿婆洞 <p class="ql-block">湿婆洞</p><p class="ql-block">洞内供奉湿婆神,可深入参观瀑布下方的通道。这个景点是要收费的,外国旅客人均100尼门票(人民币5元)。</p><p class="ql-block">这个景点令我最惊讶的,没想到在市中心有一个这么深的洞穴!</p> <p class="ql-block">这个洞穴是 20 世纪 50 年代由博卡拉的牧羊人发现的。</p><p class="ql-block">该洞穴的旧名是“Adhero Bhawan”,字面意思是“黑暗栖息地”。</p> <p class="ql-block">它号称南亚最美妙、最大的洞穴之一。</p><p class="ql-block">神庙是尼泊尔罕见的石笋和钟乳石洞穴,全长200米,高660英尺,内部很幽暗、湿滑。</p> <p class="ql-block">100多人的印度男女朝圣者,他们身穿橙衣,赤足步行在高低不平的山洞里,边走边诵唱着听不懂的"唵·那玛·湿婆耶”,表示身心奉献。</p><p class="ql-block">我们只是静静看着这一场人与神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壁画:搅动乳海</p> <p class="ql-block">景点往地底下洞内延伸,里面阴冷潮湿闷。</p><p class="ql-block">洞穴内中间,有一尊印度教湿婆五头眼镜蛇样的雕像(尊重当地信仰,不能拍照)。</p><p class="ql-block">很不适合有密闭恐惧症的人,内部也很潮湿,有些人进去没多久会有点不适。我也很不喜欢这样的环境。</p><p class="ql-block">里面的一线天还是蛮壮观的,水声很大,雾气也很大。</p> 戴维瀑布 <p class="ql-block">戴维瀑布</p><p class="ql-block">这个景点就在湿婆洞穴的对面,走公路就到了。</p><p class="ql-block">戴维瀑布是一条直接消失在地下,与湿婆洞中的瀑布相通的瀑布。</p><p class="ql-block">1961年7月31日中午,一位瑞士公民戴维夫人与丈夫在这里洗澡时,不幸坠落被瀑布卷走。</p><p class="ql-block">她的尸体经过一番努力才被打捞出来,从那时起被称为戴维瀑布。</p><p class="ql-block">瀑布同样也是需要收费的,我个人觉得一般般,如果时间赶,可以放弃这个景点。</p> 颂钵体验 <p class="ql-block">回到市区,儿子说要带我去体验尼泊尔独有的“<b>颂钵</b>”。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颂钵,充满了好奇心 。</p><p class="ql-block">颂钵上午场9:15免费。</p><p class="ql-block">下午场4:00 ,500尼/人(人民币25元)。</p><p class="ql-block">每场只能10人参加,不能预约。要早一点到 ,晚了就没位置了。</p><p class="ql-block">恐怕没位置<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们</span>赶紧在它隔壁的藏民饭店吃了简单的午饭,水牛肉馅饼还挺好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我们参加的是下午场,进去时,已经有五个欧美人在那里了。</span></p><p class="ql-block">尼泊尔颂钵是一种源自喜马拉雅地区的传统疗愈工具。</p><p class="ql-block">主要通过声音和振动促进身心平衡,核心作用包括缓解压力、改善睡眠、调节情绪、疏通能量阻塞及增强身体自愈能力‌。‌‌</p> <p class="ql-block">尼泊尔颂钵疗愈,是一种结合声音疗法,与能量疗愈的身心灵修复方式,源于尼泊尔与西藏的古老文化传统,已有上千年历史。</p><p class="ql-block">颂钵本身是用多种金属(通常是七种,象征七大行星)手工敲制而成的“钵形器皿”,敲击或摩擦时会发出深沉、持久而共振的声音频率,这种频率可以影响人体的能量场、脑电波与细胞振动。</p><p class="ql-block">颂钵是如何“疗愈”的?</p><p class="ql-block">声音=频率=能量</p><p class="ql-block">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每个器官、细胞都有其自然频率,当我们遭受压力、情绪、病症时,这些频率可能失衡。</p><p class="ql-block">颂钵发出的频率可透过共振进入体内,帮助调节脑波(从Beta波进入Theta/Alpha波),让身体放松、情绪释放、能量归位。</p><p class="ql-block">每次疗愈间隔3~7天为宜,避免过度清理导致疲乏。</p> <p class="ql-block">百年林伽钵:祭祀湿婆神器。</p><p class="ql-block">林伽钵,也称为灵根钵,是祭祀湿婆时使用的神圣乐器,亦称湿婆钵。</p><p class="ql-block">音色纯净而灵动,泛音悠长,能量强大。</p> <p class="ql-block">整个过程一小时,赤脚仰躺在垫子上,双眼被遮住,手心向上充分放松。</p><p class="ql-block">第一步,我感受到老师用低沉的声音一边吟唱,一边用锤子摩擦钵体发出很柔和,很好听的声音。</p><p class="ql-block">第二步,感觉老师在用不同波段的声音,在不接触身体的情况下,扫描我的头和胸腹部,有一种很舒服被治愈的感觉。</p><p class="ql-block">第三步,老师边吟唱边拨动不同的钵体,伴着小风琴发出的声音,在这个空灵的氛围中,我慢慢的好像睡着了。</p> <p class="ql-block">‌原理‌:颂钵的铜合金材质敲击后产生低频声波,与人体70%水分共振,影响脑波活动(如从β波降至α波),从而触发深度放松。‌‌</p><p class="ql-block">‌应用场景‌:用于瑜伽、冥想、个人放松及专业疗愈课程,帮助快速进入冥想状态或改善睡眠障碍。‌‌</p> <p class="ql-block">聆听 古老喜马拉雅颂钵,这独特而古老的声音世界,使人远离了世界的喧嚣。</p> <p class="ql-block">视频《尼泊尔博卡拉体验颂钵》。</p> 费瓦湖划浆板 <p class="ql-block">博卡拉来费瓦湖看日落,看着金色的阳光洒满湖面,我提出想划船。</p><p class="ql-block">儿子感到很吃惊,因为他知道我一向不喜欢划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只是想满足一下自己,在费瓦湖上边划船边看日落的愿望。</p><p class="ql-block">200尼(10块),玩1小时,很便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这是我刚上船时紧张的样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 font-size:15px;"></span>我以为是两人划的小船,没想到是舢板,一人划的小型平底船。</p><p class="ql-block">我有些退缩了,这种船连个船帮都没有,手都无处可以抓扶,再说我从来没有一个人划过船。</p><p class="ql-block">儿子鼓励我要勇于尝试,我会游泳,儿子、船家都在,有什么可怕的。</p><p class="ql-block">人生新体验,怎么能不划浆板。</p><p class="ql-block">我还是小心的坐上了舢板。</p> <p class="ql-block">舢板的船身很轻,划桨轻轻一拨,就可以转向,前进,很快就掌握了划船技巧,胆子大了,划的更远了。</p> <p class="ql-block">在湖上就能看到安娜普尔纳雪峰。</p> <p class="ql-block">儿子比我划的更好。我们一直划到湖的深处。直到天黑了,湖面上已经没有船了,我们才划回岸边。</p> <p class="ql-block">视频《尼泊尔博卡拉费瓦湖划舢板》。</p> <p class="ql-block">下了船,我们去吃烤鱼。</p><p class="ql-block">尼泊尔的烤鱼52元,大串的鸡肉串和猪肉串,每串11元。共计74元。</p><p class="ql-block">第一次喝可乐(我一向不喝饮料)。烤鱼,很好吃,但比底格里斯河烤鱼味道还差点。</p><p class="ql-block">自从2023年5月,在伊拉克摩苏尔品尝了底格里斯河烤鱼,从此就爱上了吃烤鱼。</p><p class="ql-block">吃烤鱼时,同桌有一个印度老汉主动搭讪,店员很快走过来对我们说:给你们调个位置吧!我们心领神会,马上答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