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循着导航刚拐进新平村,便见路边一座色彩斑斓、流光溢彩的建筑,那便是余二妹老人用六年光阴筑起的瓷宫。远远望去,像一颗被时光打磨过的巨型瓷珠,在阳光下折射出万千光芒。</p> <p class="ql-block">走近瓷宫,才懂何为“一步一瓷,一瓦一珍”。外墙完全由各色瓷器镶嵌而成,青花瓷的幽蓝、粉彩瓷的艳丽、颜色釉的醇厚、玲珑瓷的剔透,层层叠叠交织在一起。数万件瓷瓶、瓷盘、瓷碗被巧妙嵌入墙体,有的按色彩渐变排列,如彩虹倾泻,有的拼成吉祥纹样,寓意福寿绵长。抬头望去,屋顶上密密麻麻的瓷碟如鳞片般铺展,。最惊艳的是墙面上的瓷板画,从花鸟鱼虫到山水人物,每一笔都细腻传神,既有传统陶瓷的古韵,又透着独有的艺术巧思。</p> <p class="ql-block">顺着台阶走进瓷宫,仿佛踏入一座陶瓷艺术的殿堂。历代帝王瓷板画、民俗风情瓷雕等六万多件藏品错落陈列,每一件都承载着余二妹老人对陶瓷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在瓷宫的广场上,我看到了余二妹老人的雕像。这位12岁便与陶瓷结缘的匠人,用八十年光阴坚守着这份古老技艺,八十岁高龄时,不顾旁人劝阻,毅然决然地踏上建瓷宫的征程。六年里,她亲自设计、选材、镶嵌,从采购瓷器到动手拼接,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那些被旁人视作废品的碎瓷片,在她手中变成了宝贝;那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程,在她的坚持下逐渐成型。如今,老人虽不在了,但瓷宫的每一片瓷片,都镌刻着她的执着与匠心。</p> <p class="ql-block">漫步瓷宫,指尖抚过冰凉的瓷面,仿佛能触摸到千年陶瓷文化的脉搏。景德镇作为瓷都,千百年来孕育了无数陶瓷匠人,而余二妹老人用一座瓷宫,为这份传承写下了最动人的篇章。这里没有宏伟的宫殿,没有华丽的宣传,却有着最纯粹的艺术追求,凭着口碑吸引着八方游客。</p> <p class="ql-block">离开时,心中满是敬意。余二妹老人在八十六岁高龄,再次让碎瓷片绽放出不朽的光彩,让我们看到了匠人精神最本真的模样。瓷宫的美,不仅在于它的流光溢彩,更在于它背后那股不服老、不放弃的执着力量,这份力量,将如同陶瓷文化一般,在岁月中永远流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