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仙的美篇:抓周

易中仙

<p class="ql-block"> 二屯曾经的习俗之抓周</p><p class="ql-block"> 文‖易中仙</p><p class="ql-block"> 二屯村以前有抓周的习俗,现在还有没有不好说,二三十年没听说过有孩子抓周了。</p><p class="ql-block"> 据说抓周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吴国。吴主孙权称帝后不久,太子孙登不幸病逝,需另立储君。一位名叫景养的平民向孙权提议:在选太子时,不仅要看重皇子的贤德,更应考察皇孙的天赋。景养声称,自己有一种方法能够测试皇孙的贤愚。孙权欣然同意,并命他择吉日进行。在选定的吉日里,皇子们都带着自己的儿子来到宫中。景养摆出一个盛有珠贝、象牙、犀角、简册、绶带等物的盘子,让小皇孙们自由抓取。小皇孙们或拿翡翠,或取犀角,或玩象牙,唯孙和之子孙皓一手抓简册,一手捏绶带。孙权一见大为高兴,于是决定册立孙和为太子。然而,这一决定并未得到其他皇子的认同,他们开始暗中争斗,甚至迫使孙权改变决定,另立孙亮为太子。孙权薨,孙亮继皇帝位,七年后薨,孙休继帝位,六年后薨,孙和之子孙皓做皇帝。此时,一些老臣回想起景养当初采用的选嗣方式,不禁感叹其神奇。此后,便有人效仿此法考校儿孙的未来,逐渐形成抓周。</p><p class="ql-block"> 二屯的抓周,孩子一周岁举办生日宴会时进行。这一天,孩子换上新衣服,打扮的干净洋气。中午开宴前,在炕上成弧形摆满物品,有钢笔、算盘(现在多用计算器)、秤、图章、图书、珍宝玩具等等,女孩还会摆花、衣料、勺、玩具等等。物品不同,各有寓意,代表未来前途。比如图章象征权位,算盘和秤代表工作,钢笔体现学习,图书表示学者专家。</p><p class="ql-block"> 将孩子放在弧形圆心的位置,如果不会走,就叫他坐着,倘若会走,则站着。孩子看看喜欢什么,或爬着去拿,或走到跟前蹲下去取。父母及亲友们聚在一旁,观看着他的一举一动,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p><p class="ql-block"> 村民根据孩子抓周任其抓住的物品,预测他的未来志趣和职业,这事大家莫要当真。假设孩子所抓物品不合亲人心意,切莫当真。孩子的未来志趣和职业,多靠辛勤父母的培养,多靠成长孩子的争取。</p><p class="ql-block"> 抓周这场充满仪式感的家庭活动,为孩子的成长刻下第一个文化印记,无论他未来能走多远,这份文化印记带来的温暖记忆,将是一生的精神财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