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暖光:照亮七口困境家庭的前行路

修真子

<p class="ql-block">秋日的午后,阳光轻轻漫过老旧的窗棂,在水泥地面上织出细碎的光斑,也落在张翰悦略显单薄的肩上。男孩的手指下意识攥着衣角,指节因为用力泛出一点白,直到安徽善之源教育发展中心的志愿者熊作富、金修远、贾世平、沈寿言等人走近,将安徽万途控股公司的5500元助学金稳稳托在掌心递过来——那叠带着温度的纸币触到指尖时,张翰悦的手微微颤了颤,他抬头望向志愿者,眼里盛着的不只是亮晶晶的感激,还有一丝终于被温暖稳稳托住的安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没人能想到,这个才十岁的孩子,小小的肩膀上扛着的是七口之家的重量。今年9月7日,父亲因癌症医治无效永远离开的那天,他看着母亲扶着墙哭到站不稳,悄悄走过去用瘦小的身子撑着母亲的胳膊,第一次懂得“天塌了”是什么滋味;八年前叔父因病撒手人寰时,他还不懂“牵挂”的意思,只记得母亲把脑瘫的哥哥和年幼的堂哥搂进怀里,说“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那时他就学着帮母亲递毛巾、搬小板凳。如今,照顾三个孩子、撑起全家生计的担子,全压在身患乳腺癌的母亲身上:母亲化疗后掉光的头发刚长出些绒毛,虚弱的身子还没完全恢复,却要天不亮就摸黑起身做饭,白天洗衣、种地,夜里坐在灯下缝补旧衣服时,还会悄悄念叨远在四川上大学的哥哥,担心他有没有钱吃饭。张翰悦早就学会了把“懂事”藏进行动里: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先去院子里帮母亲把挑回来的水桶倒进水缸,再钻进厨房洗菜、刷碗;周末清晨就搬来小板凳,踩着凳脚帮脑瘫哥哥擦脸、喂饭,还会拿着父亲留下的旧工具,试着修理家里松动的桌椅——他从不要新文具,铅笔用到只剩一点点还攥在手里,作业本写满了就翻到背面接着用,因为他知道,自己多省一分、多扛一点,母亲就能少累一点。</p> <p class="ql-block">这份支撑这个家走过风雨的温暖,早已跨越地域的界限。不仅有安徽本地的力量,远在深圳的爱心人士也透过公益桥梁传递牵挂,香港智行基金会更主动伸出援手,为这个困境家庭添上了关键的帮扶力量。七年里,志愿者们上门的次数早已数不清:金修远曾顶着盛夏的烈日,扛着新书包和米面油走了25公里山路;卫红每次来都会给脑瘫哥哥带适配的康复器械,还手把手教张翰悦妈妈简单的护理技巧;还有更多叫不上名字的公益人,或许只来过一次,却留下了米面、药品或是一笔爱心款。“这是今年第四次给孩子送助学金了,加上这次,一共是一万一千零七百元。”志愿者轻轻帮张翰悦把钱放进母亲递来的布包里,指尖触到布面磨出的毛边,声音放得更柔了些。可若要算上深圳、香港智行基金会及所有爱心人士的帮助,具体的金额早已难以记清,那些悄悄送到家的衣物、书籍、康复器材,更是无法用数字衡量的心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没人记得清,这是七年来他们第几次走进这个家:第一次来的时候,张翰悦才5岁,还躲在母亲身后怯生生地看,只敢偷偷把剥好的橘子塞给志愿者;后来每次听说志愿者要来,男孩都会提前站在村口的马路上等,裤兜里揣着从自家菜园摘的黄瓜、西红柿,连晒得干瘪的花生瓜子都要硬往志愿者手里塞,说“这是俺家最好的东西”。七年如一日的帮扶里,这些来自安徽、深圳、香港的善意交织在一起,像一缕缕拆不散的微光:是张翰悦新学期的学费和包着书皮的作业本,是母亲化疗后能买的那罐蛋白粉,是冬天里给脑瘫哥哥添的那件厚棉袄,是香港智行基金会送来的康复辅助工具,也是远在四川的哥哥能按时交上的生活费,更是支撑这个家在风雨里走下去的底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份光,从来不是一个人、一个地区点亮的。安徽善之源教育发展中心的志愿者们,七年里跑遍了周边的村镇,笔记本上记满了这个家庭的细碎需求——“翰悦的书包破了,得换个结实的”“脑瘫哥哥的护具磨坏了,要联系厂家”;金寨县众善公益协会始终并肩,帮着对接医院减免费用、联系学校申请补助;深圳的爱心人士隔着千里,仍定期寄来儿童书籍和学习用品;香港智行基金会则聚焦脑瘫哥哥的康复,一次次协调专业资源;盛丽君老师、雪儿老师每次捐助时,都会特意多备些带插图的课外书和耐磨的铅笔,叮嘱“让孩子多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也能帮别人”;村里的何书记和那位“美女领导”,每次志愿者来前都会提前去家里看看,帮着扫扫院子里的落叶,甚至会煮好热腾腾的玉米粥,说“喝碗热的,心里暖”,用最朴实的方式为这份善意铺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谢谢叔叔阿姨,还有深圳、香港的好心人,我一定好好读书,以后也像你们一样帮别人。”张翰悦攥着那个鼓囊囊的布包,指腹轻轻蹭过布面细密的针脚——那是母亲连夜缝补的,怕装钱时磨破。他的声音不大,却透着一股属于男孩的认真与坚定,连肩膀都悄悄挺了挺。阳光刚好落在他的脸上,把细细的绒毛染成金色,也落在志愿者们的笑眼里——他们知道,这些来自各地的善款与心意,能帮这个家暂时卸下肩上的重担,而更珍贵的是,这份跨越山海的善意,已经在孩子心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等着将来长成能为别人遮风挡雨的树。</p> <p class="ql-block">七年帮扶,从来不是终点;那些跨越地域的细碎善意,也从未停下脚步。愿这束汇聚了安徽、深圳、香港温暖的光,能一直照亮张翰悦的求学路,照亮这个家庭前行的方向;也愿更多人能看见这份坚持,让善意像秋日的阳光一样,轻轻漫过每一个需要温暖的角落,让每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付捐款方式:</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您可以通过本文打赏,金额里输入捐款数就行,也可以通过下面号码加我微信捐款。</p><p class="ql-block">大笔捐款及企业捐款可以联系我们。</p><p class="ql-block">捐款电话:17856482786</p><p class="ql-block">微信同号</p><p class="ql-block">这个家庭需要长期帮助,直到小张翰悦同学成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址: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长岭乡永佛村姚山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