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长乐青山村

有你Lin~You

<p class="ql-block">  在长乐古槐镇,有这样一个被岁月温柔以待的村落,位于董奉山东面山下,被誉为文献名邦的青山村,这里土地肥沃,四季常青,瓜果飘香,故得“青山”之美名。</p> <p class="ql-block">  青山村以“名人、名山、名果、名物”为核的“青山四宝”闻名遐迩,董奉山的灵秀赋予其生态根基,每一宝如星辰般的闪耀,勾勒出青山村人文画卷。</p> <p class="ql-block">  董奉山历史悠久,自古以来被视为福山,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沉淀,董奉山的灵秀,更在于对古村的滋养,东汉时期,名医董奉隐居在此,为百姓治病分文不取,将“仁爱”的种子埋进了这方土壤里。从宋人黄瑀“开仓振剂”到现在村民邻里互帮,这份“仁爱”始终流淌在董奉山下这片古村的血脉里,</p> <p class="ql-block">  日前,我们走进青山村,映入眼帘的山间田野,植被茂盛,湖光山色,溪水潺潺。肥沃的土壤,湿润的空气适合龙眼生长,青山龙眼的甜蜜传颂着贡果的传奇,青山龙眼早在唐宋时就开始栽培,传说朱熹有次去觐见宋光宗,将龙眼一颗颗装进新鲜毛竹中,再以泥土封上,几日后送达京城,宋光宗在品尝后大为赞赏,特书“黄龙”二字嘉许。这御赐的“黄龙”二字如今被刻上牌匾,悬挂在村里的黄氏宗祠。</p> <p class="ql-block">  青山龙眼无疑是青山村亮丽名片之一,以其晚熟、核小、肉厚、质脆、味香的特点脱颖而出,被誉为“果中珍品”。即便放在纸上或掸落地下,也始终保持其原有的完美与洁净,不愧为“千年贡果”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青山村古驿道,古时曾是当地士子奔赴省府求学赶考的必经之路。他们从青石板路启程,行至文石村渡口,再乘舟前往福州;同时,它亦是长乐南北交通的重要枢纽,古时道上行人络绎不绝,烟火繁盛。</p> <p class="ql-block">  古驿道通过的三元桥也是青山村“宝物”之一,始建于宋治平四年(1047年),三元桥,取“三元及第”之意。更有一段佳话流传:南宋理学大家朱熹途经此驿道三元桥时,偶遇贤才黄幹,见其品行出众、学识过人,遂将女儿许配于他,为这条古驿道上的古桥增添了几分人文雅韵。</p> <p class="ql-block">  沿着青山村古驿道,我们步入果园,绿道蜿蜒田间,虽然已过了龙眼采摘季节,龙眼树下遍布掉落的果干的,我们依然能感受上个月龙眼丰收景色,漫步贡果漫道,既能欣赏满眼翠绿,又能聆听董奉与青山村的故事,体验名山的灵秀与温度。</p> <p class="ql-block">  青山村贡果而声名远播,也是宋代理学家朱熹女婿黄幹的故里,名人荟萃,久负盛名,其<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化积淀十分深厚,</span></p> <p class="ql-block">  江夏黄氏宗祠始建于宋代,2002年时,经由宋代大儒黄勉斋后裔、连江首富黄如论出资修葺一新,如今已成为青山村的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  走进黄氏宗祠,一抬头就可见琳琅满目的各色牌匾,其中以“进士”牌匾为最,据介绍,这里共有136块进士牌匾,此外还有“尚书”、“状元及第”等,这些牌匾无一不在诉说着黄氏家族曾经的辉煌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  江夏黄氏宗寺旁树立有近现代名人有黄德胜、黄春风、黄钟瑛,其中黄钟瑛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叱咤风云的重量级人物。</p> <p class="ql-block">  黄钟瑛(1868—1912),福州长乐青山村人,马尾船政学堂驾驶班及刘公岛枪炮学堂毕业,入济远舰,参加甲午海战。1904年升为飞鹰舰管带,1907年任镜清舰管带兼海军部参谋,1911年9月改任海筹舰管带(舰长)。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时,海军总长萨镇冰奉命率舰队航行至武昌长江水面,准备向岸上革命党人开炮时遭到黄钟瑛等众人劝阻,萨镇冰也不想当罪人借故离舰,在辛亥革命危急时刻,10月11日凌晨黄钟瑛率领海筹舰起义,接任舰队临时司令,降下龙旗升上白旗,其它舰也跟随调转舰首封上炮口,驶离武昌江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黄钟瑛任海军总长兼海军总司令。</p><p class="ql-block"> ↓下图2:孙中山身左为黄兴、身右为黄钟瑛(网络图片)</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长乐古槐镇旅游资源丰富,</span>青山村果园以种植青山龙眼为核心,以农田风光为依托,结合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形成独特的农文旅融合特色。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农家乐等项目均已落地。通过乡村旅游观光、坐船游湖、瓜果采摘等一系列体验观光项目,吸引了众多福州老城区游客前来休闲游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