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信笺

马栏樵夫

<p class="ql-block">10月24日,由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安市文联、西安翠华里主办,由西安市摄影家协会,陕西画报社承办的第九届丝路影像博览会暨西安市民影像艺术周在西安翠华里广场开幕。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与发展,丝路影像博览会已凭借其庞大的规模、丰富的内容、广泛的参与度,成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展览内容最丰富、参展人数最多的大型文化活动之一,深受广大摄影人和市民的喜爱与认可,不仅为西安乃至西部地区的文艺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也成为推动丝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平台。</p> <p class="ql-block">《自由的信笺》个人精品展的内容,出自今年七月份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采风所得。</p> <p class="ql-block">《自由的信笺》开篇视频采用了“草原蒙古人家”作为背景音乐。</p> <p class="ql-block">马常常承载着怀旧、乡愁与历史的厚重感。从人类学和社会学来看,马与人的关系是一部共同进化史。马不是被动的被驯化者,它作为一种强大的“非人行动者”,主动且深刻地重塑了人类的社会结构、空间观念、权力和文化想象。它既是推动历史车轮的物质力量,也是标识社会地位的符号系统。即使在功能上“退役”,它仍作为一段深刻的集体记忆和文化基因,继续影响着人类对自身、自然与历史的认知。____董 钧</p> <p class="ql-block">这组照片想要表达的,是一种由无数“小我”构成的、生生不息的“大我”。每一匹马,每一位牧人,都是一个微小的个体,但他们共同构成了蒙古高原上磅礴的生命力与文明图景。马魂即吾魂,吾疆即心疆。在这片无垠的土地上,我通过马的灵魂,照见了一个民族雄浑而细腻的内心世界。____李 芳</p> <p class="ql-block">马蹄风驰电掣,信笺穿越时空,在自由与羁绊的边界上,一个民族的精神图谱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与展会中其他作品相比,张少麟的创作体现了更为鲜明的历史厚重感与当代性问题意识。他将马视为“非人行动者”,认为其主动且深刻地重塑了人类的社会结构、空间观念和文化想象,这一理念与展览前言中对马的文化解读高度契合。</p><p class="ql-block"> 在“后摄影时代”的学术框架下,《自由的信笺》成功回应了“重构真实”的命题。张少麟并未试图复刻草原的物理真实,而是通过光影、构图与瞬间的抉择,构建了一个属于精神层面的“自由疆域”。</p><p class="ql-block"> 展览现场,观众们驻足于《自由的信笺》前,有人凝视良久后低语:“它不是在奔跑,而是在飞翔。” 这句话或许正是对作品最好的注解。张少麟的镜头捕捉的不仅是马的形象,更是一种超越物理边界的自由精神。</p><p class="ql-block"> 正如展览后记所指出的,马“既是推动历史车轮的物质力量,也是标识社会地位的符号系统”,而在这组作品中,它更成为了穿越时空的精神信笺,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与未来想象。____宫耀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