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步入中国职工之家饭店的大堂,时光仿佛骤然放缓了流速。与门外车水马龙的喧嚣相比,这里自成一方沉静、雍容的天地。最先攫住你全部感官的,是那无比开阔的穹顶,高远地向上延展,带着一种老派建筑才舍得付出的慷慨。人在其下,不由得微微收束声息,仿佛置身于一个现代殿宇,敬畏之心油然而生。</p><p class="ql-block">目光稍下移,便会撞见那一片灼目的红。一扇巨大的屏风,像一位沉默的仪仗,正立于大门与内厅之间。屏风上,是毛泽东那首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那笔墨龙飞凤舞,气势磅礴,早已超越了书法的范畴,成为一种精神图腾,一种雄浑力量的视觉交响。它立在那里,不言不语,却仿佛有千军万马在纸面奔涌,将一切纷杂与浮躁,都稳稳地挡在了身后。</p><p class="ql-block">你若绕到屏风这一侧,景致便柔和下来。一个巨大的瓷缸,水体清冽,漾着幽幽的光。三尾丰腴的红锦鲤,披着一身祥瑞的色泽,在其中悠然巡行。它们曳动的长尾,划开柔缓的波纹,像朱笔在深蓝的宣纸上写下无声的符咒。</p><p class="ql-block">此情此景,你很难不联想到那古老而神秘的学问——风水。这哪里是无心的布置,分明是一个精心结构的格局。</p><p class="ql-block">那高大的穹顶,是“纳气”的天窗,让浩然之气在此回旋、汇聚;那红色的屏风,不仅是物理的遮蔽,更是一道能量的屏障,它将门外直冲的“煞气”从容化解,并借由伟人诗词的万丈豪情,将其转化为一种昂扬向上的“文脉之势”;而这缸与鱼,便是“聚财”的明堂活水,那三团游动的火红,在水的滋养下,正应了“水火既济”的吉祥卦象,寓意着万事万物的和谐与通达。</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完美的循环:气息从门而入,经屏风转化,在穹顶下积蓄,最后滋养着这一缸活水与灵物,让整个空间充盈着安定、丰饶的能量。</p><p class="ql-block">你若了解职工之家的身世,便更能体会这番布置的深意。它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家”,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便承载着服务全国职工的重任。这里见证了多少次影响行业发展的会议,迎接过多少张来自天南地北、带着劳模荣光的面孔。它的底蕴,是集体的记忆,是“工人阶级”这个词所蕴含的厚重与力量。</p><p class="ql-block">因此,这大堂里的“风水阵”,其目的远非寻常的求财祈福那般简单。它更像是一种建筑的语言,在无声地诉说一个理念:要为人民的事业藏风聚气,要在历史的洪流中稳如磐石,要在时代的浪潮下基业长青。</p><p class="ql-block">我站在鱼缸前,看了许久。那锦鲤悠然一个摆尾,沉入缸底,旋即又轻盈地浮起,周而复始。穹顶的灯光落在水面上,碎成一片粼粼的金,与屏风上那炽烈的红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那一刻,我仿佛听见了这建筑沉稳的呼吸。它吞吐的,是数十年的岁月与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