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对我而言,旅行里的“博物馆之行”是绕不开的“宝藏站点”。</p><p class="ql-block"> 我不会满足于在博物馆内细品文字和图片展的基础玩法,更爱在那些“破破烂烂,残缺不全”的展品堆里“挖彩蛋”——专找那些有特色、够有趣的宝贝,仔细琢磨观赏一番。</p><p class="ql-block"> 这样我的每次博物馆之行就变得更加生动,丰满和有趣味,并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11.1赣州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客家摇篮赣州:迁徙路上的文明根脉。</p><p class="ql-block"> 赣州,这座横亘赣江源头的古城,以“客家摇篮”之名镌刻在客家民系的迁徙史诗中——它是中原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客家民系的发祥地与核心聚居地,更见证了一个民从“客”到“家”的千年淬炼 。</p> <p class="ql-block"> 赣州成为“客家摇篮”,是地理禀赋与历史机缘的必然交织。</p><p class="ql-block"> 从地理上看,赣州居赣江源头,章贡两江在此汇流,借舟楫之利北通中原、南接百粤、东连八闽,且地势开阔、土地肥沃,为颠沛流离的南迁先民提供了休养生息的沃土 。</p><p class="ql-block"> 从历史维度,中国五次人口大迁徙中,安史之乱、靖康之难等战乱引发的北民南迁潮,均以赣州为首要落脚点——先民们溯赣江而上,冲破十八滩阻隔,在龟角尾公园一带弃舟登岸,将这里化作重建家园的起点 。</p><p class="ql-block"> 此后,部分先民从赣州再向闽西、粤东扩散,使赣州成为客家迁徙路上的“第一驿站”与“重要集散地”。如今,赣州95%以上人口为客家人,占全球客家人的12%,这份人口基数更印证了其“摇篮”地位 。</p> <p class="ql-block">一位小小博物馆解说员。</p> <p class="ql-block">小解说员极其认真地讲解,点赞!</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展品会说话。</p> <p class="ql-block"> 在琳琅满目的展品中,发掘出各种显眼包是非常“嗨”的事情,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看看我找出的显眼包,及给出的注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中的~.~经济文化篇展厅</p> <p class="ql-block">江西的六个第一。</p><p class="ql-block"> 武装起义第一枪(南昌)。</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瑞金)</p> <p class="ql-block">长征第一渡(于都)</p><p class="ql-block">新中国第一驾飞机(洪都)</p><p class="ql-block">第一家央企总部(赣州稀土)</p> <p class="ql-block"> 赣州被称为红色圣地,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p><p class="ql-block"> 中央苏区核心区域 :赣州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这里成为新中国的雏形,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治国理政试验田。</p><p class="ql-block"> 长征出发地 :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1934年,中央红军86000多名将士在此星夜渡过于都河,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之路。此外,瑞金的云石山被称为“长征第一山”,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1934年7月至10月的驻地,也是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和直属部队长征出发地。</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赣州拥有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现有各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413处、可移动革命文物15493件(套)、红色标语3339条。像瑞金的叶坪、红井,于都的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旧址等,都是重要的革命历史见证。</p> <p class="ql-block"> 赣州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形成地,孕育了伟大的长征精神等。共和国第一代开国将帅中,“十大元帅”中的9位、“十大将”中的8位等众多将领都曾在中央苏区的红土地上战斗过,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赣州博物馆的植物园,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 中午就餐地在距博物馆500米左右的~绝味虾霸饭店(主要是冲着三杯鸡去的)。</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参观完赣州博物馆,还是得交一篇观后感,才能不虚此行。</p><p class="ql-block"> 当我走进赣州博物馆,就像翻开了一部立体的赣州史,没有枯燥的文字堆砌,只有藏着故事的文物与场景,把“客家摇篮”的柔与“红色圣地”的刚,都揉进了观展的每一刻。</p><p class="ql-block"> 转到红色展区,氛围立刻厚重起来。泛黄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沾着尘土的红军绑腿、于都“长征第一渡”的老照片,每一件都带着硝烟的印记。</p><p class="ql-block"> 走出博物馆,心里满是对赣州的真切认知:它既有“耕读传家”的温润,也有“星火燎原”的刚毅,这两种气质交织,才是赣州最动人的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