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茫崖翡翠湖</b>位于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尕斯湖东部边缘,距花土沟镇约23公里。该湖属硫酸镁亚型盐湖,平均深度0.5米,面积约26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8月),因含钾、镁、锂等矿物质,湖水呈现深浅不一的翠绿色。景区以白色盐结晶构造的湖心盐桥、几何形态的翡翠盐池矩阵为核心景观,晴天时可倒映昆仑山与阿尔金山雪峰。自2021年生态旅游开发后,逐渐成为自驾游热门目的地,形成盐田观光、地质科普等多元业态。</p> <p class="ql-block">茫崖翡翠湖地处昆仑山与阿尔金山之间,海拔约3200米,属柴达木盆地西缘。湖区原为钾肥开采矿区,2021年后通过生态修复形成人工盐湖景观。湖底覆盖白色盐结晶层,边缘分布红色英雄山与雅丹地貌群,形成红、白、绿三色交织的视觉对比。</p> <p class="ql-block">盐湖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属硫酸镁亚型盐湖,底部有石盐层,一般厚5米,最厚处达9.68米,湖中盛产锂、钾肥、芒硝等盐化物。</p><p class="ql-block">这片大小不等、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盐池中的高浓度盐水在当地被称为“卤水”,是历经多年的盐湖开采而形成的采坑。</p><p class="ql-block">由于所含矿物质浓度的不同,形成了颜色多彩的景象,风平浪静时,宛若镜面般散布在四处,颜色纯美剔透,淡青、翠绿、深绿的湖水使之如同镶嵌在戈壁上的翠玉,一跃成为新的“天空之镜”。</p><p class="ql-block">这样一块冰清玉洁的翡翠,为茫崖这个汉使张骞经过的丝路驿站和现实版的火星驿站增添了一抹似水柔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尕斯库勒湖</b>是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库木库勒盆地的封闭型内流盐湖。该湖接受阿拉尔河与铁木里克河补给,湖表卤水面积103平方公里,湖面海拔2835米,形成固液共存的特大型石盐矿床。东南部发育140平方公里干盐滩,西部保存浅层卤水。作为候鸟迁徙的重要补给站,秋末冬初数千只赤麻鸭及其他水鸟在此栖息,湿地碱生植物支撑当地"尕斯牛羊"品牌畜牧业发展。湖区内存在盐泉群与直径280米的"蓝洞"地质奇观,盐类结晶储量达特大型规模,卤水富含钾、锂资源。</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艾肯泉</b>(又称“恶魔之眼”)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莫合尔布鲁克村,是一处因深大断裂形成的地热喷泉,泉眼直径超10米,深度逾千米,水温常年约30°C,因含硫量高、周围寸草不生且形似瞳孔而得名“恶魔之眼”。2023年8月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是兼具自然奇观与科考价值的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艾肯泉蒙古语称“艾肯布拉格”,意为“源头泉”。其形成与青藏高原北缘的深大断裂及含水层倾斜相关,泉水因断层作用喷涌而出,深度超1000米,泉眼直径10米以上,喷涌高度可达50-60厘米,终年不冻。水温约30°C,含大量硫化物、钠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不可饮用,导致泉周生物绝迹,水流经处寸草不生,飞鸟野兽避离。</p> <p class="ql-block">从空中俯瞰,泉眼与矿物质沉淀形成的红褐色环带构成“瞳孔”造型,形似大地之眼,故得名“大地之眼”“恶魔之眼”或“地球之眼”。冬季泉水泛红,形成“龙眼凤羽”奇观。</p> <p class="ql-block">摄影制作:影子</p><p class="ql-block">摄影时间:2025年9月</p><p class="ql-block">摄影地点:青海省茫崖市花土沟镇</p><p class="ql-block">摄影器材:佳能相机、大疆无人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