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18日,第十二天 。从八宿向波密出发,先前往然乌湖游览。</p> <p class="ql-block"> 沿318国道前行,一幅幅藏于山谷间的高原村落呈现在眼前,他们被巍峨的山脉环抱,山谷间蜿蜒的河流,养育着勤劳的藏族儿女。</p> <p class="ql-block"> 这些高原村落“依山傍水、人与自然共生”的独特韵味,是西藏众多隐秘村落的一个缩影,充满了原始与质朴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色彩斑斓的农田如拼图般散布,黄色区域是成熟的青稞等高原作物,绿色则是待收或其他作物,这种自然的“大地调色盘”与巍峨的山脉、奔腾的河流共同构成了“人地共生”的高原生态与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河谷中的草原上,几匹马或悠闲吃草、或静卧休憩,充分展现出了高原草原“水草丰美、人畜共生”的宁静氛围,充满了自然质朴的野趣。</p> <p class="ql-block"> 然乌湖位于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然乌乡,地处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的对撞处,紧靠川藏公路。</p> <p class="ql-block"> 它是一个由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呈狭长条形,长约 25 公里,宽 1 至 2 公里,面积为 22 平方公里,湖面海拔高度为 3850 米。它由阳措湖、傍措湖和冷安佳布湖三个上下相连的湖泊组成。</p> <p class="ql-block"> 然乌湖四周雪山环绕,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东北方向有伯舒拉岭。 旱季时,湖水清澈湛蓝,因湖底岩石和沟谷的不同,呈现出翠绿、蓝、杏黄等丰富的色彩。可惜我们这次去时,正是雨季,所以然乌湖的水没有那么清澈。放两张2013年6月第一次去然乌湖时拍的照片,再次欣赏一下然乌湖的美!</p> <p class="ql-block"> 2013年6月拍摄的然乌湖(上、下两张)</p> <p class="ql-block">湖边绿草茵茵的草场是牛羊的天然牧场</p> <p class="ql-block"> 沿着318国道继续前行,在北纬30度纪念碑前打卡。</p> <p class="ql-block"> 沿途,美丽的高原风光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磕长头是藏传佛教信徒表达虔诚的一种修行方式,信徒们通过身体的叩拜(全身俯卧,双手前伸,额头触地),一步一叩地朝着圣地前行,以此来积累功德、表达对信仰的赤诚。</p> <p class="ql-block">傍晚到达波密拉格桑桃花园民宿住宿。</p> <p class="ql-block">拉格桑桃花园民宿外的风景非常美!</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前往40公里以外的小众冰川—波密县松宗镇朱西村附近朱西冰川游览!</p> <p class="ql-block">朱西冰川隶属于念青唐古拉山脉东延部分,因毗邻朱西村且冰川融水形成朱西措湖泊而得名,是藏东南低海拔冰川的典型代表之一。</p> <p class="ql-block">而观看朱西冰川的最佳位置是位于朱西村山上的普龙寺。</p> <p class="ql-block"> 普龙寺是波密地区最大的噶举派寺庙,有着约 500 年的历史。寺内藏有伏藏佛经、高僧舍利、莲花生大师亲手用过的金刚琢等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 寺庙后面两公里就是朱西冰川,要想到冰川脚下,只能徒步!</p> <p class="ql-block"> 长焦镜头下的朱西冰川,可惜天气不太好,效果较差。</p> <p class="ql-block"> 想象一下,若天气晴朗,在这里观看朱西冰川,是什么样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在得到普龙寺增人允许的情况下,进入寺庙拍了几张内部照片!</p> <p class="ql-block"> 寺庙内精美的佛像造像、装饰华丽的供奉台,台上摆放着各类宗教器物、供品,如法器、供花、供灯等,体现了信徒们的虔诚供奉。寺庙四周悬挂着多幅唐卡,这些唐卡色彩绚丽、绘制精细,上面描绘了佛教人物、故事等,是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具有极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 装饰华丽的供台,覆盖着色彩斑斓、带有传统纹样的织物。供台上摆放着宗教人物画像,周围陈列着各类供品、宗教法器及其他供奉器物,体现了信徒们的虔诚礼拜。</p> <p class="ql-block"> 回到酒店,飞起无人机,桃花谷里的“帕隆藏布江” 镜收眼底,它是雅鲁藏布江的重要支流,也是流经波密县境内最主要的河流。</p> <p class="ql-block"> 帕隆藏布江在波密段流速较缓,河谷开阔,两岸形成了大片平坦的农田和村落。正是这样的地理条件,为桃花谷内桃树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和适宜的土壤,造就了“雪山下、河谷旁、桃花开”的经典景观。</p> <p class="ql-block"> 下午带着酒店老板提供的民族服装来到波密岗巴村岗云山林拍照打卡,玩的非常开心。</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0日,第十四天 一早出发前往墨脱。天下着小雨,却挡不住我们前行的步伐。</p> <p class="ql-block"> 2013年10月31日全长117公里的墨脱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其中包括海拔3700多米的嘎隆拉隧道。墨脱公路的建成通车,让墨脱县撕下了“全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的县”的标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族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 <p class="ql-block"> 沿墨脱公路前行。出了嘎瓦龙隧道进入八道拐,一直长下坡 。到达谷底,先沿长达28公里嘎隆曲峡谷蜿蜒前行,峡谷中的嘎隆藏布江的水清澈透亮,与周边的峡谷共同营造从一幅幅美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路边的亲水叠瀑布气势磅礴!</p> <p class="ql-block"> 墨脱公路最终到达墨脱县城,县城位于雅鲁藏布江边,所以公路在终点附近是沿着雅鲁藏布江走的,雅鲁藏布江是西藏最大的河流,在墨脱县境内形成了如林多大拐弯等壮观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拍的雅鲁藏布江林多大拐弯</p> <p class="ql-block"> 驶过林多大拐弯,继续沿雅鲁藏布江前行,</p> <p class="ql-block"> 跨过雅鲁藏布江上的德兴桥,前往墨脱最著名的景点:果果塘大拐弯。图片中的钢筋混凝土的墨脱德兴桥是2025年1月刚刚修建通车大桥!</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德兴乡的过江桥经历了三次变迁。最早是始建于公元12世纪的藤网桥,后因安全隐患于1997年关闭。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钢索牵引、底部铺设木板的吊桥。</p> <p class="ql-block"> 新的德兴大桥的建成,使德兴乡车辆进出畅通无阻,为全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促进了当地与外界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推动了德兴乡的农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空中俯瞰德兴大桥,三座不同时代的大桥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 墨脱果果塘大拐弯是雅鲁藏布江在墨脱县境内形成的一处经典马蹄形拐弯,也是当地标志性自然景观之一,因拐弯形态酷似“果果”(藏语中圆形果实的泛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登上观景台俯瞰,可以完整呈现大拐弯的环形全貌,尤其在清晨或雨后,云雾缭绕于峡谷间,景观更显灵动。当然无人机视角更震撼!</p> <p class="ql-block"> 傍晚,到达观赏南迦巴瓦峰的最佳位置的墨脱格林村,急忙登上观景台,盼望能看到雄伟的南迦巴瓦峰,遗憾由于天气原因,未能如愿,只能打卡留念,也算到此游一游了吧!晚宿格林村。</p> <p class="ql-block"> 现在,进出墨脱仍然是单日进,双日出的规则,因此在墨脱住一晚是最佳选择,第二天上午抓紧时间游览墨脱县城,先到墨脱门珞文化遗产博物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 墨脱门珞文化遗产博物馆又名莲花阁,位于墨脱县城西侧最高处,由福建省漳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于2012年援建。是墨脱县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馆内设有地理位置、民俗文化、生产生活及交通、狩猎、服饰及工艺品六个展区,通过图文结合、建筑模型、实物展示等方式,呈现门巴族与珞巴族的民俗风情、生活场景、服饰以及手工艺品等。</p> <p class="ql-block">有几千年历史的墨脱石锅</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最高层是鸟瞰墨脱县城的理想观景点,也是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最佳拍摄点。</p> <p class="ql-block"> 站在楼顶俯瞰群山云海环绕的县城,景色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打卡是必须的</p> <p class="ql-block"> 在党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墨脱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有了质的变化。 </p> <p class="ql-block"> 墨脱县人民公园</p> <p class="ql-block"> 公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 踏入墨脱前,总以为它是地图上“最后通车县”的遥远符号;走出墨脱后,才明白这片被雅鲁藏布江环抱的土地,藏着比雪山更厚重的故事,比雨林更蓬勃的生命力。离开墨脱时,车过嘎隆拉隧道时,又下起了小雨。回望身后的群山,突然明白:墨脱的魅力,从不是“打卡网红地”的短暂惊艳,而是它让你看到——在看似“偏远”的地方,人们如何与自然共生,如何在艰难中创造生活,如何把文化的根扎得很深,又把日子过得很鲜活。在每一个到访者的心里,留下一段关于“勇敢”与“温柔”的记忆——原来最动人的风景,从来都不止是山水,更是山水间那些认真生活的人,那些生生不息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的关注与鼓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