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文化的传播者-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

海阳鱼

前不久,我坐苏州11号线特地去了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参观。现在上海苏州来往非常的方便,从花桥换乘苏州11号线,至正仪车站下车,1号出口有非常明显的指示图标前往。 昆山戏曲百戏博物馆建筑有想法,博物馆外形呈V字型,采用玻璃幕墙设计,四层楼结构包含展览区、表演区和文创区。建筑中庭以“双桥”形态为核心,运用金属丝线模拟戏服水袖纹理,结合工尺谱曲调元素,形成独特的视觉语言。建筑师把建筑形态取意传统工尺谱符号,打造出兼具古典韵味与现代功能的文化空间。 楼梯美学设计在博物馆内得到了完美的体现。楼梯以戏曲元素为灵感,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节拍上,让人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穿梭,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昆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发源于江苏昆山,形成于元末明初,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表演体系融合唱、念、做、打(舞),行当分工细致,音乐以“水磨调”为特色,剧本文学性突出,《牡丹亭》《长生殿》等经典剧目至今传承。 戏曲百戏博物馆通过实物陈列与数字展项结合的方式,系统展示了戏曲服饰与道具:包含清代宫廷戏服、昆曲盔头等文物;还有戏曲剧本、曲谱及演出档案等。 作为国内首个集齐中国348个剧种的戏曲主题博物馆,探索年轻化表达形式,积极与公众互动。 戏曲百戏博物馆通过沉浸式展览、戏曲展演、非遗手作等活动把人们又重新认识了中国戏曲文化的博大精深。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谢谢您的欣赏阅读</h3>

戏曲

博物馆

百戏

昆山

戏服

号线

工尺

苏州

昆曲

剧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