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秋色半城水,风起桂雨入湖来

礼德大行

<p class="ql-block">这趟杭城之旅,于我,仿佛是一场天时地利的馈赠。来时,朋友还仿佛带着几分歉意说,今年的秋,来得格外迟些,桂子也仿佛羞怯,迟迟不肯将香氛洒满全城。我听了,心里反倒生出几分窃喜。这迟来的秋,这迟开的桂,这恰到好处的晴雨,倒像是专为安抚我这刚退休不久、初享闲适的老农工之心,而精心编排的一出戏。</p> <p class="ql-block">十月末梢的杭城,是迷人的,是润朗的,更是暗香涌动的。那"一城秋色半城水"的意境,从我踏上湖滨的第一步,便扑面而来。西湖的水,不是那种一览无余的明澈,而是含着些许烟霭,蒙蒙的,润润的,像一块巨大的、微凉的青玉,温柔地怀抱着这座城。无论是白堤的杨柳、断桥的残雪意韵,还是苏堤的长虹卧波,都离不开这一池秋水的映衬。水是杭城的魂,它让山的青、树的黄、桂的金、菊的彩,都有了双倍的灵动。我乘舟泛于湖上,看船尾划开层层縠纹,惊起浅滩的鱼儿,掠过水面的飞鸟,只觉得自己的心,也像这秋水一般,涤荡得澄澈而安宁。</p> <p class="ql-block">若说水是杭城的魂,那风中的桂香,便是这秋日里最勾魂的曲子了。那"风起桂雨入湖来"的景象,我虽未逢其盛,却在植物园的古桂林下,在漫街遍野的杭州城,真切地领略了。那满树的金黄,细细碎碎的,亮晶晶的,藏在墨绿的叶子间,不像花,倒像顽皮的星子,缀满了枝桠。一阵风过,并不猛烈,只是那么轻柔地一拂,便簌簌地落下许多来。那不是凋零,是一场芬芳的雨。那香气,不浓不淡,甜丝丝的,凉沁沁的,随风飘散,直钻到人的心里去。这香气,又与满城菊展的清气混合着。雨中观菊,别有一番傲骨。千姿百态的菊,在雨珠的点缀下,愈发显得精神抖擞,与娇柔的桂香一刚一柔,竟谱成了杭城秋日最和谐的二重奏。.</p> <p class="ql-block">这九日的盘桓,我像一个贪婪的孩童,尽情采撷着杭城的美好。在虎跑梦泉,我品茗清冽的泉水,感悟李叔同"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的悲欣交集;在灵隐禅寺,细雨蒙蒙中,听钟磬悠扬,求得一个"万事只求半称心"的豁达;我登临六和塔,看钱塘江在落日下熔金,感叹历史的壮阔;我也流连于拱宸桥畔,抚摸古老的桥身,看运河水流淌千年,在小河直街的烟火气里,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新生。在龙井村的层层茶山间,我学着茶农的模样采摘秋茶,让指尖也沾染上淡淡的兰花香。沿着九溪十八涧的石板路漫步,听溪水在脚下潺潺作响,看红枫与绿水相映成趣。当行至茅家埠,这个被老杭州人称为"小西湖"的地方,更是被它的野趣与静谧深深吸引,坐在水边的亭子里,看白鹭掠过水面,竟忘了时光流逝。杭城的妙处,在于它既有湖山的自然之趣,又有这般深厚的人文底蕴,每一步,都踩在历史与诗篇上。</p> <p class="ql-block">更让我感怀的,是这方水土养育的人。无论是热情作陪的老同学,还是公交船上闲谈的本地老人,或是各个景点里耐心讲解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脸上,总带着一种与这座城市气质相合的从容与温和。他们守护着这片山水,也乐于将这份美好分享给每一个外来客。正是这"人更好",才让杭城的山水景物,有了温度,有了情意。</p> <p class="ql-block">明日,我便要离去了,奔赴我的第二故乡南京,去领略另一种秋色。心中虽有不舍,却并无伤感。因为我已与西湖悄悄约定,待来年春暖,花开满城时,我定会再来。这九日的时光,像一坛被秋色与桂香酿得醇厚的美酒,足以让我在往后的岁月里,细细回味。杭城的美好,是阅不尽的,一次怎够?且将这一城的秋水、半城的桂香,装入行囊,带着这份满满的感激与祝福,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