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中全会公报中:</p><p class="ql-block"><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p><p class="ql-block"> 作为“十五五”时期指导思想重新出现(研究十四五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未有此论点),预示工作重心向经济发展的回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本文搜集、综合全球各大投行的分析,拆解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走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经济学家普遍预期未来几年经济增速将放缓,但未来5年年均增速需要接近5%,才能实现长远目标。</b></p><p class="ql-block"><b> 鉴于今年第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更大,四中全会还罕见讨论了当前经济形势。</b></p><p class="ql-block"><b> 分析人士指,第四季度可能会有政策面松动,以确保实现全年目标,料四中全会结束后,中国将重新关注短期稳增长,预计政策面会有边际加力,但不会有大规模刺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瑞银:料隐性GDP增长目标在4.5%至5%</b></p><p class="ql-block"> 瑞银表示,“十五五”规划主要目标和宏观主题与该行的前瞻基本符合,正如此前预期,政府重申到2035年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今年料为1.4万美元)提高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可能在2.5万3万美元之间),对应以美元计算的人均GDP年均复合年增长率需达6%至8%,意味未来10年名义GDP增长需保持强劲、人民币汇率需保持稳定或走强。</p><p class="ql-block"> “对于‘十五五’规划,预计‘隐性’GDP增长目标有所放缓但仍稳健,在4.5%至5%。</p><p class="ql-block"> 同时,新5年规划将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幅推进科技自立,持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花旗:维持对港股、中国市场积极观点</b></p><p class="ql-block"> 花旗称,“十五五”规划提出12项目标,前3大目标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巩固实体经济、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强大国内市场,这与“十四五”前3大目标相近。</p><p class="ql-block"> 由于海外关税壁垒增多,更强调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目标上升幅度最大(由第9位升至第5位),预计受益关键行业包括科技、旅游、医疗保健等,并维持对港股、中国市场的积极观点。</p><p class="ql-block"> 花旗称:“两个5年规划的目标数量同为12项,但排序有所调整,体现出政府优先级的变化,这将对相关板块形成支持。”</p><p class="ql-block"> 该行总体上继续看好科技、旅游、医疗保健、保险与新能源等行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高盛:今年GDP增长预测存轻微上行风险</b></p><p class="ql-block"> 高盛表示,公报显示国家将延续目前政策方向,整体符合市场及该行预期。中央领导层将科技、国家安全与民生确立为“十五五”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优先事项,体现对“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的长期追求。</p><p class="ql-block"> 高盛指出,除了中期社会及经济规划外,公报亦涉及对近期经济管理的表述,明确指出“要坚决实现全年经济发展目标”,该行认为中国今年实质GDP增长预测4.9%有轻微上行风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野村:料财政扩张加大,政策利率适度下调</b></p><p class="ql-block"> 野村表示,决策者呼吁“坚决完成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意味他们将确保今年GDP增长达到“5%左右”的增长目标。</p><p class="ql-block"> 相信全会结束后,北京将重新聚焦短期稳增长,并只需在第四季度实现4.2%左右的GDP增长即可实现这一目标。</p><p class="ql-block"><b> “从统计数据来看,这个目标很容易实现,但真正的挑战要大得多。尽管第三季度4.8%的经济增长看似坚韧,但北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经济增长的阻力一直在积聚,几乎肯定会在第四季度加剧。”</b></p><p class="ql-block"> 四中全会后,政策重点可能再次转向确保短期增长稳定和消除通货紧缩。财政扩张可能加大,政策利率可能适度下调,拖欠款项也可能进一步清偿,预计今年底人民银行很可能会实施一次10个BP的政策性减息。</p><p class="ql-block"> 北京最好的策略是避免过度依赖货币政策刺激股市,避免出台收缩性政策,清理房地产领域的烂摊子,并着手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例如社会保障体系不均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渣打:十五五平均增速需达4.7%</b></p><p class="ql-block"> 渣打预料,要实现“到2035年翻一番”目标,“十五五”期间平均增速需要有4.7%,“十六五”期间要达到4.3%。</p><p class="ql-block"> “十五五”前期年度增速目标在5%、后期4.5%左右,“十六五”前期目标4.5%、后期在4%左右。</p><p class="ql-block"> 对未来5年中国经济潜在增速的预估是4.3%。</p><p class="ql-block"> 对于全会提出“坚决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再表示“宏观政策要持续发力、适时加力”。</p><p class="ql-block"> 认为,接下来还是有小的部署,政策面会有边际的加力,但不会有大的刺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麦格理:未来10年平均增长目标约4.5%</b></p><p class="ql-block"> 麦格理指出,此次公报重申的目标意味未来10年的平均年增长目标大约为4.5%,核心挑战在于居民消费持续疲软,去年居民消费仅占GDP的约40%。</p><p class="ql-block"> 预计,中国的双速增长模式将持续,直到出口再次下滑,届时北京方面将转向国内需求来实现经济扩张目标。</p><p class="ql-block"> “这种转变的时机更多取决于华盛顿制定的政策,而非北京制定的5年计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ING:加强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b></p><p class="ql-block"> ING指出,全会重申,目标到203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与此前提出的“2020年至2035年经济规模翻一番”的目标相结合,意味着未来10年要保持4%至5%的经济增长率。</p><p class="ql-block"> 在优先事项方面,与“十四五”规划相比,顺序有所变化。第一大类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第二大类是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第三大类是建设强大国内市场。考虑到目前的紧张局势,技术自给自足理所当然地更加突出,同时会继续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经济学人智库:短期仍需政策托底</b></p><p class="ql-block"> 经济学人智库(EIU)指出,若要实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中国未来10年需保持约4.4%的年均增速。</p><p class="ql-block"> “鉴于下行趋势明显,中国短期内仍需政策托底,为后续增长创造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四中全会之后的政策展望,世界各大投行似乎更注重短期分析且谨慎:</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1)12月中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成为下一个关键节点。</b></p><p class="ql-block"><b> 投资者关注增长与财政目标、消费支持以及楼市政策。</b></p><p class="ql-block"><b> 实际GDP增速目标可能设定在5%左右,以兼顾短期稳就业与长期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b></p><p class="ql-block"><b> 广义财政力度或与今年相似,同时视外需情况来决定是否增加债券额度以及准财政工具。</b></p><p class="ql-block"><b> 中央救助房地产或出现曙光,但实际执行层面仍面临挑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2026年3月召开的全国两会将公布量化目标的十五五规划全文。</b></p><p class="ql-block"><b> 规划全文将设定中期目标,涵盖GDP增长、研发强度(增速或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碳排放、社会福利以及重点产业的发展目标。</b></p><p class="ql-block"><b> 届时市场方能判断是否有明确的改革来支撑可持续的再平衡。</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