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时进金秋,与邻里结伴同行,踏入浙江长兴八都岕的古银杏十里长廊。秋阳穿过杏林叶隙,在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倩影。我等漫步其中,感受千年古树、古村烟火的邂逅,愉悦之情在这里与各位共享。</p> 一 <p class="ql-block"> 车子进入长兴境内一会儿,矗立在路边的古银杏十里长廊石碑即印入眼帘,让人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迫切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 古银杏公园是古银杏十里长廊核心处,与小浦镇方一村相融共生,呈现“园即村庄、村庄即园”的独特格局。刚入园,我们便被那株1300年树龄的“银杏王”震住——树高30米,胸围需四人合抱,灰褐色的树干布满沟壑,伞状冠幅如华盖撑开,据说根系在地下绵延覆盖800余平方米。当地的老乡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如果再过半个月时间,银杏树叶子自然变黄,地上便铺就了层叠的“金色地毯”,风一吹,万千黄叶轻轻飘落,宛若细碎流星划过,那才壮观呢!</p><p class="ql-block"> 以银杏王为中心,36株五百年以上的古树呈放射状分布,与青梅、枫杨等伴生树种构成独特的混交林生态。游人不仅漫步观赏,亦有小火车穿梭于林间。村民在古树下摆着小摊,现炒白果的香气混着泥土气息漫开,让人感受到自然与人文的生动的交融。如果登上新建的高空玻璃观景台,俯瞰三万余株原生银杏沿谷地铺开,才懂得为什么这里被誉为“世界银杏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景区年龄最大的一株银杏位于景区内大岕口村,因其系雌性,而被人们誉为“银杏皇后”。相传是南朝陈武帝的皇后钱氏亲手所植,距今1500多年。“银杏皇后”的不远处就是景区最大佛教圣地——-空王教寺,建筑宏伟,礼佛参禅的香客众多。</p> 二 <p class="ql-block"> 若说古树是十里长廊的骨架,那方一村便是其鲜活的血脉。这个藏在银杏林中的村落,真正诠释了“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的意境。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分布,院墙爬着藤蔓,门前晒着笋干,不同时节的银杏叶落在瓦檐上、石阶间,恍若时光在此放慢了脚步。</p><p class="ql-block">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小浦镇的方一村的现实就是最好的例证。其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358户,人口876人。202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6万元。他们居住环境是名副其实的大花园,三万余株银杏成了村民致富的摇钱树。我们穿村而过,恰逢老人在古树下端着饭碗唤鸡、村妇在树阴下的小溪边淘果洗菜、还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村民们守着古树摆摊,白果、粉皮、竹笋干及吊瓜子等特产琳琅满目,</span>游人在公园里赏景漫步……手机便将这份古朴烟火定格成永恒。</p> 三 <p class="ql-block"> 长廊的银杏不仅让古村焕发青春,更催生了藏在林间的诗意栖居。新时期的当地人敏锐地发现了旅游商机,新建和修旧相结合,统一规划,自主经营,形成了独具特色且具有相当规模的民宿村落和民宿文化,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前往观光休闲。</p><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住的“茗杏阁”民宿,毗邻方一村村部,正处于古银杏公园核心区。木质院落被绿植包裹,绣球花与多肉相映成趣,夜晚串灯亮起,恍若童话世界。老板每天晚上都会详细计划第二天客人的三餐安排,大清早开着宝马SUV车去市场采购一天的所需食材。老板娘精心料理客人的一日三餐,价廉的食材在她的锅铲下总能翻炒出诱人的美味。当客人较多的时候,老板偶尔也会临时雇一两个人来帮忙。我们在闲聊间得知,许多民宿都是这样,将“柴米油盐”与“诗酒花茶”巧妙融合,使得游客流连往返,乐不思蜀。</p> 四 <p class="ql-block"> 在银杏长廊数日的休闲中,我们还发现长兴人另一种生活情趣:每个农家不论楼房建在哪里,楼房建多大,都会自觉地为古银杏让道并留下生长空间。与此同时,很多人家在家前屋后有限的空间里种上各种花草和果树。正值全秋时节,树上硕果累累,呈现的美感让人驻足,散发的香气让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 几天来,对古银杏十里走廊的探访,相机里存满了古银杏树的风采,我们邻里的脸上洋溢着最惬意的笑靥。长兴的秋,绝不是单纯的美景,而是千年银杏、古村烟火与田园诗意共谱的乐章,让人在离开时,仍会时时念起那十里金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