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下午,应邀走访了湖州市仁与社会创新发展中心(简称"仁与社发中心")。臧培峰主任热情接待。</p> <p class="ql-block"> 湖州市仁与社发中心深度参与湖州市社会服务与基层治理工作,围绕社会组织培育、第三方评估、标准化工作、社会治理研究等方面,在公益创投、多元共治及专业服务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p> <p class="ql-block"> 该中心发挥专业优势,助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连续多年与政府和群众团体合作开展社会组织公益项目创投活动。作为专业机构,受邀担第三方评估机构,从组织能力、实施方案、项目管理措施等方面对入围项目进行专业评审和督导。通过这公益项目平台,中心有效推动社会组织服务一老一小、妇女儿童、助残扶弱、社区服务等的公益服务发展。</p> <p class="ql-block"> 他们深化标准牵引、多元共治,赋能基层治理。中心深入践行湖州"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理念。通过参与构建"党建+服务"红色矩阵,助力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惠民实效。中心联合多个单位和村社区开展"党建引领 便民同行"等主题实践活动,整合民政、卫健、公安、通信等多方资源,搭建了"健康守护""数字赋能""安全宣教"三大服务模块,形成多维惠民矩阵,把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共同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p> <p class="ql-block"> 他们重视整合社会资源,提升服务效能。中心注重资源整合与专业服务能力建设。通过联动政府部门、社区及社会力量,建立起有效的跨部门协作机制。在服务中,中心特别关注将"单次服务"升级为"长效陪伴",通过建立社区"达人工作室",由党员志愿者、在职党员牵头,定期在小区内提供便民、烹饪、艺术等公益服务,实现了社区资源的有效盘活与居民参与的良性互动。</p> <p class="ql-block"> 臧培峰说,下一步,仁与社发中心将继续秉持"专业赋能、服务民生"的宗旨,进一步深化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路径探索,持续助力湖州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湖州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专业力量。</p> <p class="ql-block"> 作者汪俊国,浙江省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正局级领导干部,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浙江生态文明学院、湖州市委党校、湖州学院附属南太湖医院特聘教授,中国自然资源重点实验室特邀研究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法学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公开发表文字500余万字,著有《我心中的香格里拉》《成功的合作》《今日竹乡》等书,编导《丝绸城》《百鱼宴》《竹乐》《南浔古镇》《长兴紫砂》《莫干山》《湖州医生在马里》《织里人在北京》等10余部电视片在央视和欧美十四国播出。曾任安吉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湖州市委宣传部外宣科长、湖州市委外宣办主任、湖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主任、湖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湖州市政协办公室副主任(主持工作)、市政协机关党总支书记。退居二线后,担任吴兴区人民政府顾问、国家级湖州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顾问、浙江南太湖集聚区管委会经济发展顾问,湖州市委派驻谱拉歌世服饰有限公司党建指导员兼党委书记、浙江泰普森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党建指导员兼党委书记、湖州市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党建指导员,当选为湖州市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被评为优秀党建指导员、“两新”好书记,优秀共产党员,获得企业文化突出贡献奖。退休后,又被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中国再保投资集团、浙江格尔泰斯环保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祉数科技有限公司、谱拉歌世服饰有限公司、浙江新京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仲湖服饰有限公司、浙江新京福染整有限公司、浙江新郎利电工有限公司、浙江泰普森|外用品有限公司、南太湖医院等单位聘为党建顾问(顾问、战略顾问、高级顾问)和红色CEO。先后到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浙江传媒大学、浙江省委党校,国土资源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新疆、西藏、青海、甘肃、四川、重庆、贵州、广西、广东、深圳、海南、福建、厦门、浙江、宁波、湖北、上海、江苏、安徽、河南、北京等地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交流和授课二百余场。汪俊国的事迹先后被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非公党建网和各级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采访报道。 </p><p class="ql-block"> 汪俊国爱好学习,恢复高考时,考取首届浙广新闻系(今浙江传媒学院),后又先后到省委党校理论系(哲学)、杭州大学国际政治与经济(国际法硕士研究生课程)、澳科大(MBA)、复旦大学(新闻发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应急与舆情管理)进修或就读,取得研究生学历,获得工商管理硕士学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