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游古镇——江南水乡:南浔古镇

GJ

<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29日(周三),农历9月初9,重阳节。</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苏州——南浔,60余公里。下午3点,夫妇俩驾车一个多小时抵达浙江湖州南浔古镇北门。之前到过、路过南浔多次还从未静心游览过古镇,值此重阳节前往,共度我们的老年节也算是个留念。</span></p><p class="ql-block"> 重阳踏秋,最宜寻一处古镇!青石板路上落着零星桂子,老屋檐下挂着红灯笼,走进去就像把秋天的慢时光攥在了手里。</p><p class="ql-block"> 今日重阳,不追远山,只恋古镇烟火!踩着微凉秋风逛老街,看手艺人捏糖人、闻巷口飘来的糕香,每一步都是岁月的温柔回响。</p><p class="ql-block"> 重阳寻幽,古镇正好!斑驳的砖墙藏着旧故事,潺潺的流水载着秋意,在这里慢下来,才算不负这重阳好时节。</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明清时期为江南蚕丝名镇,是一个人文资源充足、中西建筑合璧的江南古镇。</p><p class="ql-block"> 旅游景区共分三大区块。第一块是南浔旅游景点富集区,张石铭故居、刘氏梯号等景点分布其中。第二块是由小莲庄、嘉业堂、文园等景点组成的中心景区。第三块是以东大街以东的张静江故居和百间楼为主的东北区块。</p><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素有“文化之邦”和“诗书之乡”之称,出现过许多著名人物,如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发起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2001年6月南浔张氏旧宅建筑群被评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南浔古镇获评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7月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成为湖州市首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黄昏时分的百间楼。</p> <p class="ql-block">  入住百间楼河东——意•百间精品民宿。</p> <p class="ql-block">  百间楼老码头餐厅晚餐。</p> <p class="ql-block">  夜游百间楼、张静江故居、宜园。</p> <p class="ql-block">  尊德堂为张静江故居,建于清末,总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尊德堂坐北朝南,建筑分列3条轴线,中轴线为3进,东西轴线为4进。尊德堂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每进连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p><p class="ql-block"> 2013年3月5日,尊德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张静江(1877年9月19日-1950年9月3日),名增澄,字静江,又名人杰,浙江湖州南浔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被誉为孙中山的“革命圣人”和蒋介石的“革命导师”,曾资助辛亥革命、支持孙中山革命事业并提携蒋介石,后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等职,其故居尊德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庞氏宜园由南浔巨商庞莱臣于民国7年(1918年)在“鹿门旧德”遗址扩建而成,总面积近20亩,坐北朝南布局,西邻张静江的东园。园林分前后两区,前部嵌有《宜园记》等石碑,后部以荷花池为核心,建有保静山房、九曲石桥等景观,体现民国时期江南园林特色。</p><p class="ql-block"> 该园上世纪三十年代遭焚毁,后经复建,现保留万芙蓉、鱼戏亭等建筑群,作为南浔古镇重要景点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夜幕下的百间楼廊桥及沿河两岸景色。</p> <p class="ql-block">  民宿石窟门。</p> <p class="ql-block">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年糕、重阳糕(或称撑腰糕)是必须吃一点的。</p> <p class="ql-block">  10月30日,周四,凌晨6时早起沿百间楼东、西两岸走一圈,颇具水乡特色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百间楼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由礼部尚书董份主持建造,初衷是为安置家族女眷及家仆,其名称源于初建时约百间楼屋的规模,并通过长板石桥相连,形成沿河民居建筑群。‌</p><p class="ql-block"> 董份在嘉靖朝曾任高官,后返乡致力于家族事务。建造的直接原因与董份孙子的婚事相关:其孙与进士茅坤的孙女结亲时,女方提出陪嫁婢女众多,需解决居住问题。董份遂沿百间楼河两岸兴建约百间楼屋,专供女眷及婢仆居住。这一举措既体现了家族实力,也反映了当时江南士绅的社会责任。‌‌</p> <p class="ql-block">  可爱的猫咪。</p> <p class="ql-block">  民宿门口河岸走廊景观(人物Al合成)。</p> <p class="ql-block">  民宿内部环境、小景造型等都很优雅别致,与外部水乡很协调(人物Al合成)。</p> <p class="ql-block">  入住民宿的含早相当丰盛且营养搭配合理,餐食口感亦很好,从精心准备的早餐能感受到经营者的用心。</p> <p class="ql-block">  早餐后下起了小雨,准备出发往南门游览古镇南区。</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将刚刚拍摄的两岸风光照片通过Al修饰处理的《古镇晨曦》。</p> <p class="ql-block"> 《水墨江南》。</p> <p class="ql-block">  油画《水乡•古镇》。</p> <p class="ql-block">  南浔古镇南门。</p> <p class="ql-block">  南门入口处。</p> <p class="ql-block">  小莲庄,又称“刘园”,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位于湖州市南浔镇鹧鸪溪畔,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为南浔首富刘镛家族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该园由刘镜和次子刘锦藻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始建,历时四十年至1924年落成,因仰慕元代赵孟頫的“莲花庄”而得名,总占地面积17399平方米。园林由家庙、义庄及园林三部分组成,分内外两园:外园以十亩荷池为中心,沿岸建有退修小榭、碑刻长廊等建筑;内园以太湖石假山为主体,仿杜牧《山行》意境布局,山顶放鹤亭可俯瞰全园。刘氏家庙现存“承先睦族”九龙金匾及馨德堂,西侧义庄保留桂花厅、忠孝祠,入口处有明清砖牌坊及御赐“乐善好施”“钦旌节孝”牌坊。园内融合中西建筑风格,东升阁采用欧式红砖门窗,荷池周边设有铁艺栏杆、彩色玻璃等西式元素。</p> <p class="ql-block"> 刘墉书法真迹。</p> <p class="ql-block">  南浔文园占地面积近60亩,其中湖面20亩,园区建筑分南北两部分,由天桥相连,南园以江南园林为主,北园以湖心文昌阁为核心。</p><p class="ql-block"> 景区集园林景观与红色教育功能于一体,被列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湖州市十佳景点”。</p> <p class="ql-block">  张石铭旧宅,又名懿德堂,由清末富商张均衡(字石铭)于1899年至1905年建造,占地面积65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群坐西朝东,布局为五落四进,包含150间房舍,融合江南传统建筑与法国文艺复兴风格,设有轿厅、懿德堂、女厅、芭蕉厅及欧式舞厅等空间单元。宅内正厅懿德堂匾额为张謇所题,女厅采用法国进口彩色玻璃,第四进舞厅配备进口地砖和克林斯铁柱。旧宅保存砖雕门楼、英德石等构件,后花园碑廊藏有东晋至清代名家碑刻。张石铭为南浔“四象”之一张颂贤之孙,光绪二十年举人,参与发起杭州西泠印社,以收藏古籍碑刻闻名。</p> <p class="ql-block">  刘氏梯号是中西合璧建筑群,俗称“红房子”,为清末南浔丝商刘镛第三子刘安泩(号悌青)于1908年所建,正厅名“崇德堂”,现为南浔古镇核心景点,永久免费开放。‌建于清代“庄氏史案”涉案庄园旧址上,以红砖砌筑的欧式部分镇压“凶地”风水。建筑群呈长方形布局,分南、中、北三部分:‌中部‌:传统中式厅堂,悬挂“崇德堂”匾额,装饰鎏金图案及精美木雕、石雕。‌‌南北部‌:融入西欧罗马式风格,北部红砖立面以砖雕、石雕为特色,徽派封火山墙内设洛可可风格券顶。‌‌</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返苏到家,南浔古镇往返23小时一日游圆满结束,度过了个颇有意义的重阳节。</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与欣赏!谢谢!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