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邦 “派 出 所 长”起 家

桃花源(LKQ)

<p class="ql-block"><b> 刘 邦 “派 出 所 长”起 家</b></p> <p class="ql-block"><b>  刘邦(公元前256年1月一前195年6月),汉朝开国皇帝(前202年2月 一前195年6月1日在位),徐州人,有着“丰生沛养”记载</b>(生在丰县,长在沛县)<b>,举旗反秦时,是当地泗水亭亭长,相当于现在基层派出所所长。</b></p> <p class="ql-block"><b>△汉高祖刘邦</b></p> <p class="ql-block"><b> 秦 朝 实 行 “郡 县 制”</b></p> <p class="ql-block">  春秋战国末期,秦始皇兵推六国,实现统一。为加强集权,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p><p class="ql-block"> 将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为一级行政区,县为二级行政区,县下设乡、里等基层组织(边地设“道”与县平行,但内地均设县),<b>形成"中央→郡→县→乡”垂直管理体系。</b>郡设郡守(掌民政)、郡尉(掌军事)、监御史(中央监察);县设县令/ 长、县尉、县丞;<b>郡、县两级官员均由皇帝或中央任免, 不得世袭。</b></p> <p class="ql-block">△秦朝郡县制架构图</p> <p class="ql-block"><b> “泗 水 郡”名 称 由 来</b></p> <p class="ql-block"><b>  秦朝时,现今徐州市所在地区的行政建制为彭城县,隶属于泗水郡管辖。</b>(汉改沛郡), <b> 秦设泗水郡、泗水亭,皆是因当时古泗水河流经此处而得名。</b>古泗水河源自济宁泗水县,其水南流,经兖州、邹城、微山、沛县,流经下邳时沂水汇入。泗水再接着南流,经宿迁,在淮阴注入淮河。泗水曾是淮河重要支流,后因黄河改道导致河道废弃,泗水滞留微山湖。但泗水亭作为历史地名沿用至今,相关记载见于《水经注》等古籍。</p> <p class="ql-block"><b>△地图标红圈处约“泗水亭”地带</b></p> <p class="ql-block"><b> “亭 长”摇 身 变“沛 公”</b></p> <p class="ql-block"><b>  郡县制的机构组成除上述层级之外,还有一个治安组织,即“亭”。</b>《汉书》记载:“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b>亭属于秦汉时期的基层行政组织。</b>主要负责辖区治安、邮件传递及地方事务管理。其职能涵盖军事、行政、交通等多个领域,兼具准军事机构的性质,<b>亭长</b>一般由退役军人或武吏担任,就是主管负责人,是连接县乡两级行政机构的基层管理人员,<b>相当于现在设立的基层派出所所长。</b></p> <p class="ql-block"><b>△泗水亭</b>位于徐州市沛县泗水亭公园内,<b>是古泗水亭的遗址,</b>具有典雅别致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秦时,泗水亭位于沛县东部,是秦代基层行政单位“亭”的遗址。具体位置靠近现代微山湖区域(古时为湿地沼泽地带),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b>刘邦约公元前223年在此任职,成为泗水亭长,</b>负责乡下治安等。其任职期间,通过处理日常政务结交了萧何等地方官吏,为后续起义奠定基础。</p> <p class="ql-block"><b>△徐州沛县泗水亭公园</b>(1983年复建,占地9328平方米,含泗水亭遗址、 高祖碑及琉璃井等古迹。)</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209年,刘邦担任沛县泗水亭长期间,奉命押送数百名壮丁前往骊山服役。途中因雨天误时、加之部分壮丁逃亡,刘邦意识到即使到达骊山也会因失职被处死,遂决定私放剩余壮丁并带领自愿跟随者逃往芒砀山(今河南省永成市东北),在山中隐匿、避难。此时陈胜、 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已爆发,芒砀山距离陈胜起义根据地较近。刘邦在芒砀山休整队伍,招兵买马, 观察天下形势,等待起义时机。</p> <p class="ql-block">  秦末暴政引发民变,陈胜、吴广于公元前209 年在大泽乡起义。时任沛县泗水亭长的刘邦因曾放走囚犯逃亡,但沛县民众仍视其为反抗代表。沛县萧何、曹参等人劝说沛县县令召回刘邦联合反秦。因县令反悔,刘邦率兵出山直接攻占沛县,沛县民众杀死县令,拥立其为领袖,<b>因起义核心在沛县,故称刘邦为“沛公”。</b></p> <p class="ql-block">△徐州汉皇祖陵,<b>刘邦雕像,</b>高42.6米,象征两汉426年的历史,披风长24 米,代表汉朝24位皇帝。(网媒图)</p> <p class="ql-block">  “亭长”摇身变“沛公”,此事件是刘邦从地方官吏转向起义领袖的关键转折点,正式开启反秦事业,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最终开创了大汉王朝。</p> <p class="ql-block"> 2025年11月3日晚于山东济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