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1月3日下午15:30,原安仁一中党总支书记何福汉受安仁县关工委“三项教育”宣讲团的委托,重返母校安仁三中,以<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在磨砺中绽放坚韧的光芒——与母校师生谈谈信心习惯和挫折教育”</b>为主题,为三中学子带来了一场兼具人生厚度与实践指导意义的专题讲座。县关工委执行主任陈和欢受邀出席,讲座尾声由安仁三中党总支书记李慧林作总结发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永乐江水清悠悠,三中儿女雄赳赳……”讲座开篇,何福汉以熟悉的校歌旋律唤起全场共鸣。随后结合自身与安仁三中的深厚渊源展开分享——46年前在此高中毕业,28年前回校担任校长与党支部书记,18年来始终关注母校发展。这份“双向奔赴”的情感,让整场讲座更添温度。他坦言,此次讲座主题的确定源于前期调研与自身经历:无论是求学时面临“高考资料匮乏、升学率仅6%”的困境,还是任校长期间遭遇“骨干老师流失、办学资金自筹”的难题,都让他对“信心、习惯、挫折”有着远超常人的深刻体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核心环节,何福汉围绕三大关键词层层递进,既有理论阐释,更有鲜活案例支撑。谈及“信心”,他提出“信心是‘我相信我能行’的内在声音”,并从五个维度给出实践路径:<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信心源于“先完成再完美”的微小成功,建立在“不比智商看习惯、不比基础看进步、不比成绩看刻苦”的自我认知上,需要积极语言与正向环境滋养,且可通过刻意练习动态重塑。</b>为让观点更具说服力,他分享了2004届刘雨龙、2005届段舒婕的故事——两人从其他学校转入安仁三中后,因持续获得老师关注与同学认可,信心不断增强,最终分别以全县第17名、第3名的成绩考入湖南大学与北京邮电大学;还有2005届谭建明“非清华美院不读”的坚定信念,最终成为中国雕塑界领军人物,用实例印证<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信心是成长的起点”</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习惯”板块,何福汉将其定义为“一以贯之坚持的行为方式”,并通过“好坏习惯对比表”直观呈现:生活中“按时就餐就寝”与“暴饮暴食、熬夜贪睡”的对立,学习中“提前预习、及时复习”与“上课走神、作业拖拉”的差异。他特别强调,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直接影响未来发展,尤其提醒高三学生“若未养成预习、听讲、复习等核心习惯,需尽快调整”。现场,他以2008届文科状元王志方为例——<b style="color:rgb(57, 181, 74);">王志方曾因家庭贫困从湖南大学退学打工,后凭借“坚持锻炼身体、高效听课、点滴积累、深度理解”的四大习惯,以免费师范生身份考入北京师范大学</b>;还分享了宇航员加加林因“脱鞋进舱”的细节习惯脱颖而出的故事,印证“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的真理,并给出“微习惯培养法”“环境设计法”等实用建议,如“每天背5个单词而非50个”“将书放在床头、手机放在另一个房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谈及“挫折”,何福汉打破认知误区:“挫折不是失败,而是人生成长的弯道,是能力的压力测试。”他以2022届段佑之同学为例——中考328分的他,顶住质疑选择钢琴赛道,每天4点起床练琴、艺考集训至凌晨2点,甚至用“针刺提神”,最终以文化402分、专业272分考入东北大学。还总结出<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应对挫折三步法”:接纳情绪(通过跑步、写日记消化负面感受)、理性分析(思考“发生了什么、原因是什么、接下来能做什么”)、聚焦行动(立即做一件靠近目标的小事)</b>。现场学生积极响应,2506班张欢同学分享自己通过“复盘学习方式、睡前巩固知识点”,将课堂小测正确率从低于50%提升至接近100%的经历,引发全场共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讲座尾声,安仁三中党总支书记李慧林作总结发言。他对何福汉“带着温度与情怀的分享”表示感谢,认为讲座中“信心、习惯、挫折”的辩证关系,为高一高二打基础、高三迎冲刺的学生提供了精准指导。他特别提及何福汉任职内推动的“特色教育、封闭管理、打卡就餐”等“五个一”工程,以及如今学校“4名清华美院、7名中央美院学子”的育人成果,勉励全体学生以校友为榜样,将“先完成再完美”“入室即静、入座即学”的理念融入日常,在磨砺中锤炼韧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成长指导课,更是一次母校精神的传承。何福汉同志用自身经历与校友故事,让<b style="color:rgb(57, 181, 74);">“信心是起点、习惯是路径、挫折是考验”</b>的理念深入人心,也为安仁三中进一步深化挫折教育、习惯培养提供了有力借鉴。现场学生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调整学习状态,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扎实的习惯面对未来挑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