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商丘,就心心念念着睢阳区的汉梁文化园。它的蓝本是西汉梁孝王刘武的皇家园林“梁园”,通过亭台楼阁、河湖水系等景观元素还原汉代皇家园林风貌,集中呈现司马相如、李白等文人雅士相关的梁国文化意象。</p> <p class="ql-block">《汉书》里那句“梁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壮阔的“梁园”,如今缩作这一方园林,却把三百里的文气,都凝进了亭台的翘角、湖水的涟漪里。导示图上“曜华宫”“忘忧馆”的名字牵着眼,恍惚看见两千年前的车辙碾过睢阳的地面:梁孝王刘武的辇驾曾停在这宫前,身后跟着衣袂翩然的枚乘、邹阳等,那是西汉最耀眼的文人群体,他们把梁园的草木风露,织成《梁王菟园赋》的辞章,让汉赋的铺陈里,多了几分睢阳的温润。</p> <p class="ql-block">沿鸿雁湖行,垂柳的丝绦垂进水里,搅碎的倒影里浮着天宝年间的酒盏。我总疑心这湖边的柳,是李白、杜甫、高适同游时倚过的那株。那年秋阳正好,三人把“平台为客忧思多”的喟叹浸在酒里,让荒圮的梁园,在诗里重活了一次。如今湖面上飘荡着游船,孩童的笑闹漫过舷边,倒与当年文人的歌吟叠在了一处。原来园林从不是静止的遗迹,是岁月把不同时代的声息,都藏进了同一汪水里。</p> <p class="ql-block">“忘忧之馆,垂条之木。枝逶迟而含紫,叶萋萋而吐绿”。忘忧馆,这名字该是梁孝王的心意吧——他想在园子里逃开宫廷的机锋,可馆外的风,终究裹着枚乘《七发》里的警醒,吹了两千年。阶前的石塑文人仍捧着竹简,指尖似还沾着当年的墨香;观星台的栏杆凉得沁骨,恍惚能看见司马相如年轻的眼,曾在这里望过睢阳的星,把辞赋的气象,铺得和星空一样辽远。</p> <p class="ql-block">石桥拱过湖面时,桥栏的纹路里嵌着唐宋的诗痕。王勃写“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把梁园作了文人雅集的图腾;岑参叹“梁园日暮乱飞鸦”,又让这园林成了盛衰的注脚。如今桥上游人往来,有人举着相机拍柳色,有人坐在石凳上剥橘子。他们未必识得枚乘的赋、李白的歌,却在不经意间,踩过了文学史上最柔软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阙楼的重檐衔着薄暮,卖糖画的摊子飘着甜香。三百里梁园早已不是地理的疆界,它是枚乘笔底的草木、李白樽中的酒意、杜甫眼底的秋光,是每个踏进来的人,衣角沾到的文化余韵。</p> <p class="ql-block">原来所有的园林,都是历史写给当下的信,拆开时,墨香里全是岁月的回声。那些曾在梁园挥毫、放歌、凝思的人,从未走远,只是化作了亭台的一角、柳梢的一缕风,等着后来者,再听一次两千年前的文心。</p> 汉梁文化园图片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