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竹园

冰灵🌸

<p class="ql-block">  本周六的午后,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在客厅的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我和孩子并肩坐在书桌前,电脑屏幕上是中队委竞选 PPT 的草稿,桌上散落着几张写满演讲思路的便签纸。这一下午,我们时而为一个演讲观点争论,时而为 PPT 上的一张照片挑选半天,空气中满是忙碌却温馨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此前,我常听到身边其他家长议论,说不想让孩子参与大队委竞选,怕占用学习时间,影响成绩。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都难以认同。在我看来,孩子的成长不该只有书本和分数,全面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这些看似和学习无关的技能,恰恰是他们未来立足社会的重要基石。而学校里的干部竞选,就是锻炼这些能力的绝佳平台。成为一名学生干部,不仅能在一次次公开演讲中提升表达能力,还能在处理同学间的小矛盾、组织班级活动时,学会如何协调关系、解决问题。这些宝贵的经历,是课本无法给予的。</p><p class="ql-block"> 可现实却给了我们一记重击。在第一轮大队委竞选中,孩子最终以第四名的票数遗憾落选。宣布结果的那天,我去学校接他,远远就看到他低着头,踢着路边的小石子,往日里亮晶晶的眼睛此刻黯淡无光。看到他这副模样,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疼得厉害。哪个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遭受失败的打击呢?那一刻,我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要不就让孩子专心学习吧,至少不用承受这样的失落。</p><p class="ql-block">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而过。我深知,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退缩,如果现在帮孩子逃避,他以后遇到困难只会更怯懦。我要做的,是陪着他一起面对失败,把每一次挫折都变成成长的考验。虽然我也清楚,这次竞选中队委,他仍有可能再次失败,到时候孩子所受的打击或许会更大,但我还是想让他试一试,让他明白,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再次尝试。</p><p class="ql-block"> 其实,关于如何面对孩子的失败与打击,我曾从张校长身上学到深刻的一课。那是去年,孩子参加社团课选拔,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英语社团和数学社团的选拔,他都因为一分之差被刷了下来。得知结果的那天,我既心疼孩子的努力付诸东流,又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情急之下,我找到张校长,带着一丝侥幸问他,能不能找学校的老师通融一下,走个 “后门” 让孩子进社团。</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听后,温和却坚定地摇了摇头,他对我说:“你知道吗?我的孩子在那所学校读书,学校里的校长甚至都不知道我是他的爸爸。孩子在学校的每一次选拔、每一次进步,都是靠他自己的努力得来的。我们做家长的,不能总想着帮孩子铺平所有道路。总有一天,孩子要独自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现在能做的,不是帮他解决所有问题,而是教会他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让他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p><p class="ql-block"> 张校长的这番话,瞬间照亮了我迷茫的内心。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坦然面对孩子的失败。无论是社团课选拔失利,还是这次大队委竞选落选,我都没有再抱怨或试图走捷径,而是陪着孩子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一次,面对中队委竞选,我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孩子。我们一起修改演讲稿,一起完善 PPT。在制作 PPT 的最后,我提议加上一句话:“我虽然在大队委竞选中失败了,但我更想竞选我们班级的中队委,因为我想扎根班级,为同学们服务。” 我想让同学们看到孩子的真诚,也想让孩子明白,失败不是耻辱,而是重新出发的契机。</p><p class="ql-block"> 今天,孩子自信地走上讲台,声情并茂地完成了演讲。当老师宣布投票结果,念出孩子的名字,并且告诉他票数十分靠前时,孩子激动地跑下台,开心极了。那一刻,老师说看到他眼中闪烁着成功的光芒,也看到了他在失败中收获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其实,每一次失败都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成功的阶梯。作为家长,我们不需要为孩子遮挡所有风雨,只需要在他们经历挫折时,给予他们鼓励和引导,陪着他们一起在失败中汲取力量,在成长中学会坚强。而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收获的勇气、毅力和责任感,将会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面对每次足球比赛的失利,面对每次孩子的成绩的不理想,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是这样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  最近的校园,被一股清甜的桂花香包裹着。道路旁、教学楼前、操场边,随处可见缀满枝头的桂花,金黄的、米白的,一簇簇挤在绿叶间,风一吹,便簌簌落下,在地上铺成一层柔软的 “花毯”。走在校园里,每一步都像踩在云朵上,鼻尖萦绕着化不开的香气,连空气都变得温柔起来。</p><p class="ql-block"> 今天课间,我刚走到操场附近,就被一群孩子围了过来,他们叽叽喳喳地拉着宋老师往不远处的桂花树下跑。“老师您看!我们弄的!” 顺着他们手指的方向,宋老师惊喜地发现,满地的桂花被精心排列成了一个我爱中国的造型,像是用画笔精心勾勒过一般。孩子们仰着小脸,眼睛里满是期待,还特意让宋老师把这一幕拍下来,叮嘱一定要发给我,让我展示在美篇里,好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 “桂花作品”。</p><p class="ql-block"> 本以为这已是今日份的小美好,没想到惊喜还在后面。下午路过操场时,我又看到了更动人的一幕 —— 六年级的孩子们,正蹲在桂花树下忙碌着。原来,他们在上午那个小造型的基础上,又有了新想法,正一点点把桂花重新排列,最终拼成了 “我爱竹园” 四个大字。阳光洒在他们认真的侧脸上,他们只顾着调整花瓣的位置,让字迹看起来更工整。不远处的足球场上,正进行着激烈的足球赛,欢呼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可这些孩子却能一边偶尔抬头看看比赛,一边专注地摆弄着桂花,那份从容与热爱,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p><p class="ql-block"> 看着这四个由桂花拼成的大字,我的心里满是触动。其实,孩子们对学校的这份爱,我早有察觉。前段时间和他们一起吃饭,席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聊起对学校的喜欢,话语里满是真诚。“我最爱我们班的张老师了,她讲课特别有意思!”“学校的足球赛超酷,上次我们班赢了,大家都快激动疯了!”“午饭的糖醋排骨特别好吃,我每次都能吃两大碗!”“还有社团课和艺术课,我在绘画社团学会了画水彩!” 他们细数着喜欢的老师、难忘的活动、可口的饭菜,眼里闪烁着光芒,那份对学校的喜爱,毫不掩饰地流露出来。我想,能在课间闲来无事,把满地桂花细心拼成 “我爱竹园”,这份举动无关任务,无关要求,纯粹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才会愿意花时间、花心思,用这样浪漫的方式表达对学校的爱。</p><p class="ql-block"> 这份对学校的热爱,还体现在孩子们积极参与各类活动的身影中。国庆假期前,学校举办了 “爱国爱校” 演讲比赛。听说其他学校的参赛名额大多是老师专门委派给指定老师负责,而我们学校,则是让家长带着孩子们自主准备。本以为这样的方式可能会影响参赛效果,可结果却出人意料 —— 今天书记见到我时,脸上满是笑意,开心地说我们学校有两名同学在比赛中获奖了,获奖比率在所有参赛学校里名列前茅。</p><p class="ql-block"> 听到这个消息,我一点也不意外。因为我知道,这背后是孩子们对学校深深的爱。正是因为爱这所学校,把 “竹园” 当成了自己的 “妈妈”,他们才会主动报名参加乒乓球比赛,在赛场上奋力拼搏;才会认真准备演讲比赛,一遍遍修改稿子,反复练习语气和动作,只为能在舞台上展现竹园学子的风采,为学校争光添彩。这份爱,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融入在日常的点滴里,是桂花拼成的 “我爱竹园”,是饭桌上的真心夸赞,是赛场上的全力以赴,是演讲台上的深情告白。</p> <p class="ql-block">  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校园运动会。这本该是按部就班筹备的常规活动,可让我没想到的是,家长们的热情比春日的暖阳还要浓烈,早早便投入到了筹备工作中,这份积极劲儿,着实让我既感动又有些 “应接不暇”。</p><p class="ql-block"> 从上周周末开始,微信消息更是一条接一条,几乎全是家长们关于运动会筹备的询问与提议。“老师,运动会拍照的事您别操心了,我认识专业的摄影团队,到时候让他们来给孩子们记录精彩瞬间!”“场地布置需要气球、彩带这些装饰品吗?”“家长们你一言我一语,从拍照记录到场地装饰,从道具准备到后勤保障,方方面面都考虑得细致周全,甚至还主动组建了临时筹备小组,每天在群里同步进度,生怕落下任何一个环节。</p><p class="ql-block"> 直到昨天晚上九点多,忙碌了一天的我刚想歇口气,手机屏幕又亮了起来,还是家长发来的消息:“老师,运动会当天的志愿者安排确定了吗?要是还缺人,我们家孩子爸爸也想报名,他力气大,能帮忙搬东西!” 看着消息,我想起还有几个关于运动会流程细节的问题没和书记确认,于是立刻点开与书记的对话框,一条一条梳理疑问。</p><p class="ql-block"> 其实,不止一次有人问我,为什么我们校区的家长总是这么积极,他们总能主动站出来,毫无怨言地付出。每次听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会想起孩子们用桂花拼成的 “我爱竹园” 四个大字。我想,答案或许就藏在这四个字里。家长们之所以如此上心,之所以急着筹备、催着推进,正是因为他们和孩子们一样,早已把 “竹园” 当成了自己的家。他们盼着孩子们能在运动会上尽情展现风采,盼着这所承载着孩子欢笑与成长的学校,能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如今,桂花的香气还在校园里萦绕,“我爱竹园” 的字样虽会随花瓣凋零,但那份刻在孩子们心里、融在家长行动中的爱意,却从未消散。从孩子为竞选挥洒的汗水,到他们用桂花拼出的赤诚,再到家长们为运动会奔波的身影,每一个片段,都是 “我爱竹园” 最生动的注脚。​</p><p class="ql-block"> 运动会的哨声即将吹响,我仿佛已经看到赛场上孩子们奔跑的身影,听到家长们响亮的加油声,那些彩色的气球会在阳光下起舞,专业摄影师的镜头会定格每一个难忘的瞬间。这一切,没有轰轰烈烈的号召,却有着细水长流的温暖 —— 因为大家都把这里当成了家,把 “竹园” 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p><p class="ql-block"> 其实,一所学校的温度,从来不是靠华丽的建筑堆砌,而是靠师生与家长之间这份双向奔赴的爱。孩子在这里收获成长,家长在这里传递信任,老师在这里守护梦想。未来,或许还会有更多的挑战与考验,或许还会有失败与失落,但只要这份 “爱竹园” 的心意还在,我们就会像一家人一样,携手并肩,为孩子们筑起一片温暖的天地,让 “竹园” 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生机与希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