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问道运河畔 星火燃灯育人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中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纪实

Stella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运河畔扬州丹桂盈香。10月30日至11月3日,第七师中小学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提升培训班的老师们,开启了一场科技、文化与红色精神深度交融的家庭教育研学之旅。这场跨越山海的奔赴,既是地理空间的跨越,更是教育思想的碰撞与育人初心的升华。</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科技馆——探索未来,点燃教育新引擎</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30日下午踏入扬州科技馆,前沿科技与人文科普的碰撞扑面而来。在这里,老师们卸下讲台的严肃,化身求知的“学生”,在互动中感受科技的脉动。🌌 “宇宙奥秘”展区:戴上VR设备,老师们“漫步”太空,穿越星河,直观感受星系运转的壮丽奇观;🤖 “智能科技”展区:与机器人对话、观看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演示,亲身体验科技如何悄然改变生活;🔬 从基础物理实验到现代创新成果,一个个生动展项激发了老师们对科学教学的全新思考。“原来抽象的物理公式,可以这样‘活’起来!”一位老师感慨道。此次参观,不仅拓宽了教师的科技视野,更引发深度反思:如何将科技融入课堂?如何让知识“看得见、摸得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老师们纷纷表示:要把科技馆的体验转化为教学资源,让科学不再遥远,让探究成为习惯,助力学生成长为具备科技素养的新时代少年。</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扬州文化馆——浸润非遗,厚植育人底蕴</p><p class="ql-block"> 2025年10月31日上午步履未停,心向文脉。第二天,老师们走进扬州文化馆,开启一场沉浸式的文化熏陶之旅。✂️ 非遗展区:扬州剪纸的精巧、玉雕的温润、漆器的流光、评弹的婉转,无不展现着千年匠心的传承;🚤 民俗文化板块:古运河畔的生活场景复原、传统节庆习俗展示,仿佛让人穿越回“二分明月”的诗意扬州。老师们驻足细赏、聆听讲解、交流感悟,在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中,深切体会到:文化自信,源于点滴传承;美育德育,融于生活细节。大家一致认为:要将这些文化元素融入班会课、综合实践课,让边疆的孩子也能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红色圣地——赓续血脉,坚定育人初心 </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扬州革命烈士陵园与三江营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在“江苏省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碑前,大家肃立瞻仰,聆听江上青等先烈“秋山红叶违征途”的英勇事迹;🎖️ 在纪念馆内,退伍军人志愿讲解员深情讲述新四军渡江北上的革命足迹,一幅幅历史图片、一件件珍贵实物,让老师们仿佛置身烽火岁月。在红色精神的洗礼中,老师们深刻认识到:红色基因,是家庭教育的宝贵财富;爱国情怀,应从小在孩子心中扎根。“我们要把革命先辈的信仰力量融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让红色精神代代相传。”一位学员坚定地说。</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扬州市博物馆——穿越千年,对话文明之光</p><p class="ql-block"> 老师们走进扬州市博物馆与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 “流光溢彩——馆藏明清瓷器精品展”:细腻釉色、精美纹饰,尽显古人匠心与东方审美;🖨️ 雕版印刷博物馆:一块块雕版、一页页古籍,诉说着汉字传播的千年智慧,串联起中华文明的多元交融。老师们认真观展、拍照记录、热烈讨论。他们说:“这些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未来教学的‘活教材’。”此次参观,为老师们今后将传统文化融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与深刻的启发。</p> <p class="ql-block">  研讨赋能:分组聚力,碰撞育人智慧</p><p class="ql-block"> 每日研学之余,参训的老师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围绕《家校共育的有效路径》《如何赋能家校沟通》两大核心议题深入交流。🗣️ 各小组围坐研讨,结合一线教育实践,从搭建线上沟通平台、开展亲子共育活动、强化家校信任纽带等方面各抒己见;💡 有老师提出:“要建立‘家庭成长档案’,记录孩子与家长的共同进步”;🤝 也有老师分享:“用‘家长微课堂’形式,邀请有特长的家长走进班级。”思想在小组碰撞中升华,智慧在深度交流中闪光。这场分组研讨,不仅精准提升了家庭教育指导能力,更凝聚了协同育人的共识与合力。</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场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一次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更是一次教育初心的回望与升华。来自边疆的教育者们,带着运河畔的科技启迪,携着扬州城的文化底蕴,怀着革命先烈的精神感召,即将重返讲台,回到那片他们深爱的教育沃土。他们说:“我们要把这份收获化作春泥,播撒创新的种子;把这份感动化为动力,点亮更多孩子的未来。</p><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双向奔赴南北相隔千里,但教育的心始终相连。这场跨越山河的研学之旅,不仅连接起扬州与新疆的情谊,更在每一位老师心中,种下了创新、文化、信仰与责任的种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种子将在边疆的课堂上生根发芽,开出属于新时代教育的绚丽之花。</p><p class="ql-block">图片:第三小组</p><p class="ql-block">编辑:王录花</p><p class="ql-block">初审:牛彩云</p><p class="ql-block">二审:贺珍娜</p><p class="ql-block">终审:李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