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腊月刚过,年味还浓,我们这群从独立师三团走出来的老兵,终于在阔别多年后重聚于盈欣大酒店门前。电子屏上滚动着“蛇年新春贺年”的字样,红灯笼高挂,映得每个人的脸都泛着暖光。大家站成三排,挺直腰板,笑声像春风一样在楼宇间回荡。那一刻,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操场上列队点名的清晨。</p> <p class="ql-block"> 在酒店走廊那幅巨大的山水画前,三位老战友停下脚步。画中山势起伏,水流蜿蜒,像极了我们曾经驻守的南岭山脉。三人并肩而立,衣着不同,神情却如出一辙:平静中带着骄傲。有人轻声说:“那时候翻山越岭执行任务,现在走平地都喘。”话刚出口,三人同时笑了。岁月带走了体力,却没带走那份并肩而行的默契。</p> <p class="ql-block"> 包厢里的圆桌摆满了菜,战友们围坐一圈,酒杯还没满,话 already 满了,有人说军营中有趣的一个个故事……,有人说起退伍那天抱着班长哭得像个傻子,语气里却全是怀念。空调轻轻吹着,可桌上的热气一层层往上冒,像极了我们心头那股滚烫的情谊。这顿饭不吃山珍海味,吃的是记忆,是时光,是再也回不去却永远在心里的军旅岁月。</p> <p class="ql-block"> 饭后移步到休息区,六个人随意坐在沙发上,茶壶冒着白烟,茶香混着笑声在屋里流转。没人再提军衔、职务,只说谁家孩子考上了大学,谁退休后开始学书法。一杯清茶,几句家常,比当年的嘉奖令还让人踏实。我们不再是谁的首长、谁的兵,只是彼此生命里不可或缺的老兄弟。</p> <p class="ql-block"> 临别前,大家在大厅合影。浅色墙壁衬着一张张笑脸,有人蹲下,有人站着,姿势随意却整齐划一。</p> <p class="ql-block"> 路过一棵挂满果子的树,有人停下来说:“这果子像不像咱们当年在营地后山摘的野果子?”一句话勾起一片回忆。有人笑着说那果子酸得咧嘴,可还是抢着吃。如今树下不再有口令声,只有笑声随风飘散。但我知道,那份属于三团的野劲儿,一直没丢。</p> <p class="ql-block"> 窗外人来人往,没人知道这群老人曾把青春钉在粤北山区的军营。可我们知道——我们记得每一次点名,每一次出征,每一次在风雨中互相喊着名字前行。</p> <p class="ql-block"> 最后清点人数时,我发现少了两个老伙计,一问才知他们已安睡在青山那边。我们默默举起茶杯,朝天一倾:“敬没到场的兄弟。”然后继续说笑,因为活着的人,更要热热闹闹地活。这一场集会,不只是重逢,更是一次确认:无论岁月如何冲刷,独立师三团的魂,还在我们身上跳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