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月8日</p><p class="ql-block">北京之行的第一站: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次北京之行,是二宝10月3日回家后就开始做攻略,做得非常详细,安排的时间也很紧凑,没有浪费时间。</p><p class="ql-block">这次北京之行,是退休后的第一站,以前来北京多次,都没有把天安门广场周边的景点看过,这次有时间,一定完成这个心愿~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最重要的是故宫百年大展,是大宝抢到的票,因为人太多,不好抢,真是太不容易了。</p><p class="ql-block">因此这次在二宝安排下,旅游攻略从住宿→吃饭→游览景点的先后顺序,甚至换酒店的时间都具体到了每一天的具体时间,这样周密的安排实在是费心,费时,费脑筋,这样效率确实高,但也很累,我一定尽力跟上。</p> <p class="ql-block">这不10月8日我们搭乘大侄子的车一起来北京,顺便去涿州参观了他的家,家里很干净,一个男孩子能把家里收拾得干净整洁,真不错!到了北京又请我们吃了饭,有一个大菜叫翘嘴鱼,味道鲜美,真不错,谢谢大侄子的安排。</p> <p class="ql-block">随后,在入住酒店前还有一段时间,二宝安排了去附近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我们参观了一圈。对建筑尤其是古代建筑我们有些陌生,陌生的是建筑方面的文化,只是了解历史的年代,而对于每个朝代的建筑风格,特点不了解,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过还好,正赶上导游开始讲解,这里是公益老师讲解,水平很高,值得一看。我们正赶上下午的讲解,就紧紧跟上,做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导游知识面很广,讲解很详细,大家都收获满满,表示感谢,为导游的博学点赞,还给大家推了她的小红书,有时间多听听她的讲解,增长一些建筑方面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镇馆三绝必看:</p><p class="ql-block">①蟠龙藻井(拜殿)</p><p class="ql-block">②天宫藻井(太岁殿)</p><p class="ql-block">③神仓建筑(神仓)</p> <p class="ql-block">蟠龙藻井(拜殿)</p><p class="ql-block">中心处整块金丝楠木雕琢的五爪金龙,龙身盘旋,龙首昂然,每片龙鳞,每道龙爪都栩栩如生,把古代皇权的威严与霸气,演绎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这是明代建筑艺术的璀璨之作。</p> <p class="ql-block">天宫藻井(太岁殿)</p><p class="ql-block">明代藻井,六层金丝楠木嵌套,雕出天宫仙阁,云中仙人,顶部星象图嵌1427颗金星,完美复刻唐代星河抬头瞬间,苏轼词里“天上宫阙”有了具象!</p><p class="ql-block">它堪称藻井天花板,极致华丽。</p><p class="ql-block">寓意:外圆内方的结构,暗含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观。</p> <p class="ql-block">神仓建筑(神仓)</p><p class="ql-block">作为皇帝亲耕谷物的“天下第一仓”,这里承载着古代农耕祭祀的厚重历史。储存帝王亲耕收获的谷物,尽显对农耕文化的敬重。</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太岁殿除天宫藻井以外的浏览照片,有斗拱榫卯结构,故宫房顶上的神兽,及琉璃构件……还有很多很多,只是选择了好看的拍下几张。</p> <p class="ql-block">“藻井”这个词:</p><p class="ql-block">名字的由来,井里有水,水能克火。</p><p class="ql-block">“藻井”最早其实是“绮井”或“天井”。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火灾风险很高。聪明的古代人就在屋顶中间做出一个"井”字形的结构,寓意着这里有水井,可以用水来压火灾,起到镇火的作用。</p><p class="ql-block">后来,人们觉得光有“井”还不够,就在这个“井”里面画上水草、海藻等水生物,既美观又有“以水克火”的美好寓意,于是“天井”就变成了“藻井”,它是建筑里的天花板。</p> <p class="ql-block">户外建筑还有:</p><p class="ql-block">先农坛祭坛:</p><p class="ql-block">祭祀先农神的祭坛,是建筑群的核心祭祀场所。</p><p class="ql-block">观耕台:</p><p class="ql-block">皇帝观看群臣耕作的汉白玉高台,台周饰以谷穗图案。</p><p class="ql-block">一亩三分地:</p><p class="ql-block">皇帝亲耕的“耤田”,位于观耕台前,是“一亩三分地”俗语的由来。</p><p class="ql-block">由于天气下雨,只是远观,重点是室内的参观,跟着导游讲解,了解古代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尤其是天宫藻井,真得太美了,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审美!</p><p class="ql-block">下一站:天安门广场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