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共育】 ‍一张书桌,两方守护:家校同心点亮孩子的成长星光

孙 颖

<p class="ql-block">  为落实分层教学要求、强化家校协同育人效能,初一年级自学期初便启动筹备工作,优先为9-12班推出“晚修延长半小时”与“周末到校研习”两项核心举措。此举旨在通过科学规划学习时间、深化家校合作、优化管理效能三大维度,为学生筑牢知识基础、为教育凝聚合力,具体推进情况与成效反馈如下:</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工作筹备:周密部署,夯实活动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确保活动安全、有序、高效落地,年级组以“前置动员、规范流程”为原则,分阶段完成筹备工作:</span><b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b></p> <p class="ql-block">  1. 思想动员先行:</p><p class="ql-block"> 10月19日全年级家长会后,年级组长专门为9-12班召开第二阶段专项家长会,向家长详细解读活动目的、流程与价值,消除认知误区,做好思想动员,为后续参与奠定共识基础。</p> <p class="ql-block">  2. 规范申请流程:</p><p class="ql-block"> 10月22日经分管领导余有才副校长审核后,制定并印发《初一年级周末到校研习申请书》,由学生带回与家长共同研读后提交学校,明确参与权责,保障活动开展的合规性与严肃性。</p> <p class="ql-block">  3. 精准组织报名:</p><p class="ql-block"> 10月27日,年级组长指导9-12班班主任在班级群发布“家长到校监管报名表”,当晚即有家长主动参与晚修监管,后续4个班的家长监管到位率持续保持100%,展现出极强的家校协同意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实施成效:双向突破,凸显育人价值</b></p> <p class="ql-block">(一)活动开展情况</p><p class="ql-block"> 晚修监管:</p><p class="ql-block"> 自10月27日起,9-12班家长每日按计划到校参与晚修管理,全程维持良好秩序,为学生营造了专注高效的学习环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周末研习:</p><p class="ql-block"> 第一周周末研习活动中,除了11班外,其他班级家长监管到位率达100%,但学生参与度呈现班级差异——10班、12班学生到位率超2/3,9班、11班则约为1/3。</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二)核心价值体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 深化家校互信:家长通过亲身参与课堂管理,直观了解学校的教学安排与年级管理细节,对教育工作的认同感显著提升,后续配合度大幅增强,真正实现“教育合力”的凝聚。</span></p> <p class="ql-block">  2. 挖掘优秀榜样:活动中涌现出一批责任心强、积极主动的优秀家长代表,不仅为其他家长提供了可借鉴的参与范例,更以实际行动成为学校声誉的“活广告”,为后续优秀家长表彰工作储备了候选资源。</p> <p class="ql-block">  3. 缓解管理压力:在不降低学生在校学习质量的前提下,家长参与监管有效分担了班主任及学科教师的工作负荷;同时,也为周末难以有效监管孩子的家庭解决了实际难题,实现“学校减负、家庭减压”的双赢。</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总结与展望</b></p><p class="ql-block"> 初一年级第一周家长到校监管工作虽存在细节待优化,但整体实现了“家校协同、安全有序”的目标,为分层教学背景下的育人模式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未来,年级组将始终秉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核心宗旨,以此次活动总结为基础,持续完善监管流程、提升活动实效,不断探索更贴合年级发展需求的育人路径,为学生的三年成长筑牢根基,推动初一年级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