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砖木桥:小周桥的幸和大悲桥的悲。

君羊悠悠

<p class="ql-block">嘉兴市文物保护点;小周桥;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二OO九年一月公布。本文现场照片分別拍摄于2025年10月23日(农历霜降日)及29日。</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位于凤桥镇茜柳村。南北向,跨陆家浜,系三孔梁式砖木桥,小周桥不见于地方志,建造年代不详。该桥南北端分别有石阶各5级。桥长13.35米,底宽1.70米,顶宽1.50米,三跨总长13.35米,中跨净空2.40米。东西两侧无桥联。南北端桥墩分别由二块、三块石板组成。从桥底侧看,桥梁是由圆松木构成,上面平铺一层木板,木板上平铺方砖,方砖上面铺有小青砖。每个桥孔都有6根圆松木支撑。小周桥在《嘉兴地名志》“新篁公社”地图则标明“万安桥”。此桥的构造、用材在嘉兴比较罕见,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科学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正东面。</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东南侧。</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西侧(向南)。</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西侧(向北)。</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南侧。</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南侧台阶(上行)。</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南侧台阶(下行)。</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北侧。</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北侧台阶(上行)。</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北侧台阶(下行)。</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桥面(向南)。</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桥面(向北)。</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桥面(细节)。</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桥面和桥耳石。</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桥面构成:由低层六根圆松木,上面平铺一层木板,木板上平铺方砖,方砖上面竖铺有小青砖。</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桥面构成:由低层六根圆松木,上面平铺一层木板,木板上平铺方砖,方砖上面竖铺有小青砖。</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桥耳石为素面,桥墩石板东西侧无桥联。</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桥耳石为素面,桥墩石板东西侧无桥联(也有可能风化了)。</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中孔南侧桥墩由二块长条石拚接,岸边桥墩由块石堆砌。</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中孔北侧桥墩由三块长条石拚接,岸边桥墩由块石堆砌。</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两侧有青砖铺设的短短的小路(北侧)。</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两侧有青砖铺设的短短的小路(南侧)。</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所跨的陆家浜(东侧)。</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所跨的陆家浜(西侧)。</p> <p class="ql-block">小周桥视频资料。</p> <p class="ql-block">《古桥风韵》序中的部分内容:嘉兴市本级现存的古桥,有时间可考的最早建于500多年前,绝大多数重建于清朝至民国时期,以梁式结构为主,少量拱型结构。这些古桥工艺精湛、古朴典雅,桥板、桥墩和望柱上雕有龙、鱼、蝙蝠、狮子等吉祥图案,栩栩如生,有着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所镌楹联更是脍炙人口,凸显江南文化特色。在嘉兴众多的桥梁中,<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有小周桥、大悲桥等两座江南少见的砖木结构桥梁,至今保存完好,堪称一绝,是嘉兴文化遗产的瑰宝,极具研究价值。</span>这些巧思迭出,形态各异的大小古桥,不仅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灵动之气,更见证了嘉兴的发展历史。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相当数量的古桥已泯灭、拆除,或改建、迁建。值得欣慰的是还有300多座古桥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嘉兴市档案局将其查实,拍摄照片,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编纂出版《古桥风韵》奉献给读者,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相信此书的出版,定能给老嘉兴人带来回忆,让新嘉兴人了解嘉兴历史。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投身“保护古文化、建设新嘉兴”的热情,使嘉兴的文化遗存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开发。</p><p class="ql-block">中共嘉兴市委常委、秘书长蒋唯民</p><p class="ql-block"> 2009年9月</p> <p class="ql-block">同类型的砖木石桥嘉兴仅有二座,另一座在秀洲区王店镇大桥村,由于种种原因,在2011年倒塌,故小周桥成了嘉兴唯一。可叹的是,《古桥风韵》书是2009年出的,大悲桥是2011年倒的,所幸大悲桥列入了该书,也算留下了痕迹。更幸运的是小周桥在2009年初被列入了嘉兴市文物保护点名录,得以保存到现在。</p> <p class="ql-block">秀洲区王店镇大桥村原大悲桥的具体位置,在大桥村港闸站东面约100米左右。希望王店镇有关方面在原位置上树碑立传以使后人能了解这段历史。</p> <p class="ql-block">秀洲区王店镇大桥村的原大悲桥,目前桥的痕迹已基本没了,只剩下河南岸边的几个小木桩,还能准确的标示出桥的位量。</p> <p class="ql-block">岸边极少量大悲桥废石及河中隐约可见的小木桩。</p> <p class="ql-block">大悲桥的桥石等材料目前均已被运走,在原桥位置南侧有很少部分材料被遗弃。</p> <p class="ql-block">嘉兴市档案局2009年出版的《古桥风韵》对大悲桥所拍的照片(2006年摄)及介绍:大悲桥位于王店镇大桥村(原蚂桥乡一联村)。南北向,系三孔无栏梁式砖木桥。东西桥额上镌有“重建大悲桥”。南北端均剩石阶5级。</p> <p class="ql-block">大悲桥青砖桥面。该桥长17.65米,宽2.10米,桥面三层砖厚0.20米。东西两侧无桥联。从桥底侧看,桥梁是由圆松木构成,上面平铺一层木板,木板上平铺二层方砖,桥面为竖铺小青砖。</p> <p class="ql-block">大悲桥木刻桥名。此桥整体保存比较完好,但南桥面有二根木梁已经掉落水中。桥身缠有枝蔓。此桥的构造、用材在嘉兴比较罕见,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科学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大悲桥侧景。该桥不见于地方志,建造年代不详。</p> <p class="ql-block">大悲桥桥面结构。该桥在2011年先始南孔倒塌,后被拆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