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522709</p><p class="ql-block">作者: 李 斌</p><p class="ql-block">摄影: 李 斌</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我始终没做到如此,常常就低不就高,偶尔表现好些也是为了多挣人民币,却不是事业心。</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想借用一下这句话做个改装:人往四处走,水往低处流。我觉得人应该四处走走,读万卷书够不够数我没数过,万里路比较容易凑齐,我还想多走几个万里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冯骥才说:“只有在自己家里,身体才能自由自在,灵魂才能妥善安放。”而我在家总惦记着出去,在外却又常想着“该回家了吧”。其实这是一种不安的心理,能让自己心安的地方才是家。我一生过得比较孤独,梦想却总是拥挤在我生命的路上,所以,心难安。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处走走,常常会把我推向一个新鲜陌生的境界,会让我的生活展现出小小的波澜,同时,那些见闻也会常常让我有暂得的心安,就像树叶借助秋风挣脱枝头的束缚,在空中轻盈地飞舞,最终归于尘土。这让我默想:到底哪里才是它的家呢,是枝头还是泥土呢?如此,它完成了一次生命的轮回,却不算是尘埃落定,生命是没有这个词语参与其中的,树叶会与沉默的大地静静地相处一个冬天,待到春天它会重新上路奔波。</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游走四方,和这叶子一样吗?我走着走着,脚下一路莲花般,生出诸多故事。当世界的喧嚣还在空气中蒸腾时,我的文字是愿意在纸上落定的。多年过去,静心回想,竟仍是喜不自胜。</p><p class="ql-block"> 任何事物到了极致,或许都会生出这样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曾经很喜欢蒲公英,也喜欢那首关于蒲公英的歌,“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悲伤……” 曾经觉得,自己就是适合生长在野外的蒲公英,风一吹就能满世界飘荡,风停了就能随便在哪里扎根。年轻时的我很憧憬这样的生活,步入老年才明了,这样的想法是贪婪的。</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思想的触须抖了抖:有想法,未必非要完全实现;蒲公英的花语是停不了的爱,有爱的日子不管是飘荡还是扎根都是最好的。这就应了那句最俗套的话:最美的时光在路上,最好的自己在当下。</p><p class="ql-block"> 2025-9-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