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塔

胡彭生

<p class="ql-block">  定县开元寺塔,又名料敌塔,因塔建于开元寺内,故通称“开元寺塔”。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南城门内东侧开元寺内。</p> <p class="ql-block">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为了供奉开元寺僧令能从古印度取回的佛经、舍利而下诏建寺筑塔,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建成,历时55年。因定州为辽、宋双方接近的军事要地,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故名“料敌塔”(或“瞭敌塔”)。</p> <p class="ql-block">  定县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建筑,是中国现存较高的古砖塔,造型端庄威武,塔身十一级,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塔内结构为外塔体环抱内塔体,楼梯从内塔体穿心盘旋到达塔身顶部。塔身由内外层衔接,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是一座集建筑艺术、佛教文化、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佛塔,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宋真宗为了供奉开元寺僧令能从古印度取回的佛经、舍利而下诏建寺筑塔。</p> <p class="ql-block">  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定县开元寺塔建成,历时55年。因塔建于开元寺内,故通称“开元寺塔”。因定州为辽、宋双方接近的军事要地,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故名“料敌塔”(或“瞭敌塔”)。</p> <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五年(1666年)的雷电,康熙十八年(1679年)和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的大地震,定县开元寺塔塔身遭受到一定损害,几经修葺,开元寺塔维持原貌。</p> <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十年(1884年)6月,定县开元寺塔的东北面从上到下自然塌落,破坏了这一古代建筑的完整。1986年开始,国家文物部门对定县开元寺塔进行维修。2001年,定县开元寺塔维修整体工程竣工。2002年,定县开元寺塔重新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塔塔顶刹座上为铸铁莲纹覆钵、仰莲,再上即为铜制宝瓶,俗称“塔葫芦”。塔刹是在刹座上施以巨大的忍冬花叶,覆钵上置铁制相轮和露盘,最上有青铜宝珠两个。</p> <p class="ql-block">  定县开元寺塔也是葬佛骨墓。“佛骨”即所谓“舍利”,一般是埋在塔基地宫内。不过定县开元寺塔的“舍利”,已不是释迦牟尼的骨殖,而是以金、银、琉璃、水晶、玛瑙、玻璃众宝造作的舍利。</p> <p class="ql-block">  门票价格,30元(不可登塔)。现塔内正在维修,不对游客开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