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村位于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南部,汀江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全村地域面积39.7平方公里,辖12个自然村、3886 位村民在此繁衍生息,人口较多的为陈姓。 走进南塘,最先扑面而来的,是刻在骨子里的 “书香气”。南塘农耕书香 源于南宋,历史悠久。莳者,插秧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斛粮”,农耕节的举办,是重农的升华,能再度唤起人们对于农业的重视。为传承农耕习俗文化 南塘村每年在春耕时节举办农耕文化节。南塘村耕读文化浓厚,村民勤劳尚学,“崇文重教、耕读传家”早已在南塘村蔚然成风。 南塘村孕育了国学大师陈鼓应、书法家陈禹、科技人才陈林长等优秀人才,成立懿德慈善基金会,资助优秀学子。 南塘的耕读文化深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汀州米酒的历史悠久,据传: 唐代前汀州就有酿酒之作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而且酒质优良。 从历代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对酒的描述,可佐证汀州酒文化历史之久远。据汀州府志载:唐代名相张九龄,经过汀州登谢公楼饮酒,(谢公楼为古代汀州的著名酒楼)饮后极为赞赏,写下著名的《登谢公楼》,诗云:“谢公楼上好醇酒,三百青蚨买一斗。 红泥乍擘绿蚁浮,玉盌才倾黄蜜剖。“由此可见,古汀州酒历史之源长,酒质之优。<br> 汀州米酒蕴含了客家情意 ,体验到“家家客不断,樽中酒不空”的场面。客家酒的魅力和神奇的酿造技艺造成就了客家酒的美誉,有醉美汀州之称。汀州米酒及客家酿酒技艺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汀州客家酿酒技艺于2017年获得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长汀河田鸡。 于长汀已有一千多年,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已近三百年。据传:唐明皇喜好清明斗鸡,立鸡坊于两宫。李白诗有“……路逢斗鸡者冠盖何辉赫。鼻息干虹霓,行人皆惕……”之句。河田鸡原称鹿角鸡, 《汀州府志》卷八即有记载:“汀近有种鹿角鸡,冠生二角如鹿。”“鹿角”即朣为河田鸡“单冠直立后分叉”(角冠)的典型冠型 . 除了舌尖上的美味,南塘的庭院里还藏着 “绿色惊喜”:村民们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起了金银花、多肉植物和金桔 —— 金银花能泡茶,多肉能卖钱,金桔熟了挂满枝头,既装点了家园,又鼓了腰包,成了 “看得见摸得着” 的幸福。 我们一群太极拳爱好者专程来南塘打卡。我们 在小广场上缓缓起势 —— 太极的柔缓与书香南塘相映,晨光洒在白墙上,竟有了几分穿越时空的和谐。 <p class="ql-block"> 离开南塘时,夕阳正染红村庄, “书香南塘” 从不是一个抽象的标签: 是南塘人一代又一代 “崇文重教、勤劳尚学” 的坚守。这份坚守,比汀江的流水更绵长,比千年的古俗更动人。</p> 离开南塘时,汀江的夕阳正染红村庄, “书香南塘” 从不是一个抽象的标签: 是南塘人一代又一代 “崇文重教、勤劳尚学” 的坚守。这份坚守,比汀江的流水更绵长,比千年的古俗更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