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古道位于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了帮助帕米尔高原上的农牧民们能够走出高原,修建了这条盘山公路。 图片分别是我在高德导航地图和谷歌地图上查到的。 此图片由老同学海燕提供,在此表示感谢。<div>古道的修建很困难,山体是沙土岩石,质地松散,不能够穿山打隧道、也不能够建设高架桥,只能依山势修建盘山公路。这条原是一条方便民众来往的便道,于2019年6月新铺了柏油路面,方便通车后,迅速成为一条网红路。由于公路穿行于昆仑山脉之间,在仅30公里的山路就有600多个S形弯、U形弯,沿途雪山巍峨、沟壑纵横,海拔由3000米攀升至最高点4216米,落差高达1200米,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br>一开始,我们沿着宽阔的马路疾驶,远处是皑皑雪山,近旁是成排颜色渐变的树木,一晃而过的标识牌在提示我们,距盘龙古道越来越近了。<br>承蒙大家厚爱,我坐在了副驾位置,因此不能枉费大家一片好心,一路抓拍,只听见相机的喀嚓声不绝于耳,生怕遗漏了路上的美景。</div> 终于看到了盘龙古道入口处的“今日走过了人生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打卡点。 我们本想让司机停车,维族小伙告诉我们,前面会有正式的打卡点。<br>不知有多少人,跋山涉水,翻过天山,穿越沙漠戈壁,只为走过这条盘龙古道,一睹世界屋脊上盘龙古道这块牌子的真容,只为这一句“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div>这句既应风景又慰愈心灵的十八个字,究竟出自哪位高人之手?不管它出自何处,这短短的一句话,给人们带来的慰藉与力量,远胜于那些长篇大论的空洞说教。它像一束穿透阴霾的光,直抵心灵最柔软的角落,在绝望时点燃希望,在迷茫时指明方向。无需华丽的辞藻堆砌,却以最质朴的真诚,唤醒沉睡的勇气,让疲惫的灵魂重新挺起脊梁。<br>公路逐渐呈弯曲盘旋的走势,与周边雄浑壮丽的昆仑山风光显得格外壮观,柏油路和灰黄色的山体形成鲜明对比。<br></div> 在盘龙古道上,凡是有停车场+标志牌的地方,我们总共有五次下车拍照的机会。当终于来到盘龙古道最高点,我们一行六人下了车,向着打卡标志牌走去。 以上两张照片为老同学兼同事建华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此照片为好友刘大姐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以下两张照片为旅友武女士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div>继续乘车,继续欣赏路边的风景,继续感受在盘龙古道上的惊险和刺激。</div> 反复几次上下车,我们先后来到了望龙亭观景台,据称来此地可以寄托与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 有人仍嫌太低,居然爬上车顶俯视众生。 此照片为我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以下两张照片为旅友武女士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以上两张照片为老同学海燕夫妇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以上五张照片为老同学兼同事建华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以上三张照片为好友刘大姐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我们一行六个人与司机的合影</h3><div>此照片为旅友武女士拍摄,在此表示感谢。</div> 以下两张照片为我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回望大盘龙</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面依旧是蜿蜒的山路</h3> 来到小盘龙打卡点,站在此处,既可俯瞰从山脚平面蜿蜒盘升的小盘龙路面,还可远眺风景别具一格的整个瓦恰雅丹地貌。 似乎还没有看见官方给出的数字,网上常用“600”多道弯表示。 此照片为我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此照片为泰康丽丽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以下四张照片为旅友武女士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此照片为我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div>“今日走过了所有的弯路,从此人生尽是坦途”。盘龙古道蜿蜒30公里穿越帕米尔高原,600多个S弯串联起壮丽昆仑风光与牧民新生活,这条“天路”既是地理奇观,更是改写命运的奋斗象征。</div> 此照片为老同学兼同事建华拍摄,在此表示感谢。<div>以下六张照片为我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div><div>因我们到此已将近18点,逆光拍出来的效果欠佳些。😭</div> 借用我大学同班杨同学2025年5月自驾旅游途中拍下的视频👍在此表示万分感谢。<div>海拔约3050米的班迪尔蓝湖,是一个由冰川融水形成的美丽湖泊,并因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蓄水形成了人工水库。水库地处帕米尔高原腹地,坐落于塔什库尔干河中游段,因主要库区位于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班迪尔乡境内,民间多称其为班迪尔蓝湖,另因毗邻坎尔洋村,亦有坎尔洋龙池的别称。613县道贯穿库区,使其成为盘龙古道旅游线路的必经景点。<br></div> 图片分别是我在高德导航地图和谷歌地图上查到的。<div>班迪尔蓝湖,以其冰川融水形成的独特蓝色湖水和壮丽的高原风光而闻名,湖水的颜色会随着天气、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梦幻的淡蓝色和孔雀绿。尤其在晴天时,湖水与蓝天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仙境。被誉为帕米尔高原的“蓝宝石”或“蓝眼睛”。</div> 班迪尔蓝湖的湖水因为含有高浓度的矿物质,常年呈现出深邃的蓝色,与周围的灰白岩层和雪山相映成趣,形成了一种冰冷而神秘的美感。 相信每位路过的人,都会因这一片被世人遗忘的净土而震撼。湖水的颜色会随着光线和角度的变化而变化,有时是深蓝色,有时是浅蓝色,有时是紫色,有时是绿色……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确实,每一道光线都像是被湖水精心雕琢,折射出千变万化的色彩。 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风景能够让我们不得不驻足,让我们在忙碌与喧嚣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与安详,而班迪尔蓝湖,无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br>四周环绕灰白岩层和雪山,湖面倒映山景,形成“水天一色”的壮丽画面。 横贯湖面的银链大桥连接两岸,将人工工程融入自然。<div>在去塔县的途中,道路似乎也变得平坦不少。</div> 以上四张照片为我先生拍摄,在此表示感谢。<div>“帕米尔之眼”通常是指位于新疆克州阿克陶县木吉乡的木吉火山口,也被称为喀日铁米尔火山群。这个火山口群形成于大约1500年前,是中国新疆境内海拔最高的火山口群。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和自然景观,被誉为“帕米尔之眼”,是一处集科学考察、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型地质景区。</div> 此图片来自网络,在此向原创表示感谢。<div>不过我们经过的却是另外一处美得怪诞而又荒芜的帕米尔之眼。位于塔县的“帕米尔之眼”,是一处倾泻的山体,由不同颜色的砂石汇聚成一道独特的景观,成为了盘龙古道、班迪尔兰湖游览后必经过的景点——帕米尔之眼。可惜我们乘坐的商务车并没在此停车,司机只是放慢了车速,让我们能够看到这只令人印象深刻的眼睛。</div> 此照片为好友刘姐拍摄,在此表示感谢。 借用我大学同班熊同学2025年10月自驾旅游途中拍下的视频👍在此表示万分感谢。<div>沿着蓝湖支流,一路都是迷人的风景。</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具有美誉之称的“雪山倒影”</h3><div>上面两张照片为老同学海燕拍摄,在此表示感谢。</div> 晚餐在塔县的“牛魔王”用餐,这是今年四川、甘青和南北新疆之行吃的最可口的一顿火锅。 饭后出来,暮色苍茫中,发现这里全是火锅店。(❁´◡`❁) 今晚入住塔县。明天可以近距离游览白沙湖+喀拉库勒湖,远眺慕士塔格峰,欣赏另一番风景,对此,大家都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