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追寻红色记忆 探"柳堡”故事之乡</p> <p class="ql-block">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十八岁的哥哥坐在河边……",11月1日,我和孩子计四人驾车90余公里,在车载音乐《九九艳阳天》歌声的陪伴下来到了电影《柳堡的故事》发生地、拍摄地一一扬州市宝应具柳堡镇,开启了追忆红色记忆之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色经典电影《柳堡的故事》剧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柳堡的故事》是作家胡石言创作于1950年的中篇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副班长李进与少女二妹子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革命纪律与个人情感的冲突,最终以重逢圆满结局。 该作品取材于真实事件,1957年改编为同名电影后广受欢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九九艳阳天》是电影《柳堡的故事》的主题曲。这首歌曲由胡石言和黄宗江作词、高如星作曲,于1957年作为电影插曲发行。60多年来传唱至今,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己成为一首红色经典歌曲。</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家三口正兴致勃勃的观看《柳堡的故事》规划版图</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孩子在柳堡城头堡下兴奋的跳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柳堡镇原名留宝垛或留坝头,传说因古代武状元在此留下宝剑而得名。1943年新四军曾在此驻训,电影《柳堡的故事》以真实事件为背景,讲述了新四军战士与当地少女的爱情故事。1956年拍摄时,当地党组织因遍地柳树、形似堡垒,正式更名为“柳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该地因1957年电影而闻名,原名留宝垛,后更名为柳堡,现为红色文化地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柳堡镇柳堡村,这是一块被绿意包裹的土地,它像一本摊开的书卷,静静讲述着自然与人文交织的故事。这里没有喧嚣的城市节奏,也没有钢筋水泥的冰冷面孔,取而代之的是风吹稻浪的轻吟、水鸟掠过湖面的剪影,以及一段段深藏在岁月里的红色记忆。她不只是大地馈赠的一方净土,更是一条通往历史深处的小径,让人在漫步中感受时光的温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柳堡乡"风车园"景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电影《柳堡的故事》就发生在苏中宝应县柳堡镇,这里是水乡。而电影拍摄地选择邻近的大纵湖,素有“水乡泽国”之称,更具有水乡的代表性。</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柳堡"二妹子文化展览馆"是位于扬州市宝应县柳堡镇的红色教育基地,以弘扬“二妹子”精神为核心,主要展示柳堡民兵连的发展历程与革命事迹。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该纪念馆通过历史展陈、互动体验和多媒体教育等功能区,系统展示了柳堡革命斗争史及“二妹子”民兵连从成立到扩编的历程。展厅包含新四军在柳堡的抗战历程、民兵班的战斗故事等,并使用文献、照片、实物等还原历史场景。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观后感】电影《柳堡的故事》,使"柳堡”这个地名扬名全国。但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地名变更,它更承载着一段红色的历史记忆,一种精神的传承。它警醒着我们和平幸福生活来自不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柳堡的故事》必将继续传颂,激励后人铭记历史,珍惜当下。</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