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市实验学校高二美术绘画模块“寻我项目”——我的视觉说明书

若水

<p class="ql-block">高二(7)班第四次作业</p><p class="ql-block"> 这周的美术课格外特别,老师让我们开始“寻我项目”——用画笔讲述自己。翻开本子,前三页已经贴满了同学们交来的草图,有人画了戴着耳机听歌的自己,有人画了在球场奔跑的身影,而我,还在寻找那个最真实的“我”。</p> <p class="ql-block">  蓝色的短发、黄色的眼睛,笑起来脸颊上有几颗小红点——那天我画了一个卡通化的自己,围巾是妈妈去年织的橙色那条。画完后我盯着看了好久,突然觉得,原来我在别人眼里,可能就是这么一个色彩鲜明、总带着笑意的人。同学路过看了一眼,笑着说:“这就是你啊,像夏天的汽水。”</p> <p class="ql-block">  黑色短发,刘海整齐,穿蓝色上衣,领口有红边——这其实是我的日常穿搭。每天早上赶着上课,总是在镜子前匆匆一瞥,来不及多看自己一眼。可当它变成一幅画,我才发现,原来那个穿着校服、面带微笑的自己,早已在日复一日的平凡里,悄悄长成了温柔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  棕色短发,衣服上有“19”——那是我学号的后两位。我把这个数字藏在袖口的图案里,像一种隐秘的签名。那天画完后,我把它夹进课本,结果被同桌翻出来笑说:“你还真把自己当主角啊。”我笑着抢回来,心里却想:为什么不呢?每个人不都是自己生活的主角吗?</p> <p class="ql-block">  戴眼镜,蓝色镜框,粉色耳朵。画里的我表情有点严肃,像在思考一道解不开的数学题,又像在纠结明天要不要剪头发。其实我只是想试试,如果把“理性”和“童趣”画在一起,会不会就是真实的我?眼镜是知识的象征,而那对粉色的耳朵,大概是我心底还留着的一点天真吧。</p> <p class="ql-block">  蓝色连衣裙,绿色装饰,黑色长发——这是我记忆中某个夏天的自己。那天在公园,风吹起裙角,坐在长椅上画一朵蒲公英,结果整幅画都被风吹乱了线条。可就是那种不完美的瞬间,让我觉得特别真实。后来我把那天的感觉画了下来,温柔,不是刻意摆出的表情,而是风吹过时,自然流露的宁静。</p> <p class="ql-block">  戴眼镜的女生,背景是流动的云和一枝红花——这幅画让我想起语文课上读到的一句诗:“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画她站在云下,眼神温和,却带着某种坚定。就像我有时候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声音不大,但每一个字都经过思考。温柔不是软弱,而是一种选择。</p> <p class="ql-block">  站在花丛前的女孩,白色上衣,蓝色裤子,手托着脸颊——那天我其实是在教室外面发呆。粉色的花开了满墙,阳光正好,我脑子里什么都没想。后来老师说:“你这神情,像在等什么人,又像在等自己。”我愣了一下。也许,我们都在等一个更懂自己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黑色帽子,橙色背景,开心的表情——这幅画是我在心情最低落时画的。那天考试成绩出来,我躲在楼梯间吃了半包饼干。回教室后,我翻出彩笔,画了个戴黑帽子的自己,背景涂成像晚霞一样的橙。画完突然笑了:原来我还能给自己画一个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  橙色脸庞,蓝绿相间的衣服,写着“happy”——我把它贴在课桌角。每次低头看作业看到它,就像有人轻轻拍了拍我的肩。快乐不是非要发生什么大事,有时候,就是一节轻松的美术课,一支用顺手的马克笔,或是一句“你画得真像你”。</p> <p class="ql-block">  用望远镜看远方的人,背着包站在山峰上——这幅画还没完成。我只画了轮廓,背景的太阳才涂了一半。但它代表的是我想去的地方:不只是地图上的某个城市,更是未来的某个我。那个我或许会走很远的路,但一定还记得现在这个,坐在教室里,一笔一笔描摹自己的少年。</p> <p class="ql-block">  蓝白运动服,背景写着“GAO Lan HUA Lian Wen Lu Bing Si Qi”——这串名字是班里同学的缩写拼成的。我们开玩笑说这是“神秘组织代号”,可画出来却莫名感人。每个人的名字都亮着不同的颜色,像我们各自的性格,在同一片天空下奔跑。原来“我”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在这群人中间,才真正清晰起来。</p> <p class="ql-block">  闭眼微笑的女生,背景是草地和粉花——画她时闭上了自己的眼睛。风吹过画纸,我仿佛闻到了青草香。有时候我觉得,真正的“寻我”,不是盯着镜子看,而是闭上眼,感受风吹过皮肤,听见心跳,知道——我就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  戴眼镜的女生,背景是红斜线和彩色圆点——这幅画用了最鲜艳的颜色。她说不出具体在笑什么,但就是快乐。就像某节美术课结束,我们全班一起把画挂上墙,七歪八扭,却没人嘲笑谁。那一刻的快乐,不需要理由。</p> <p class="ql-block">  穿着蓝色运动服的人,周围写着“作业怎么这么多”“怎么还不回家”——这幅画一贴出来,全班都笑了。字是潦草的,像随手写在草稿纸上的抱怨。可笑完之后,有人小声说:“其实……我也这么想过。”原来我们都一样,在疲惫中坚持,在琐碎里寻找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本视觉说明书越画越厚,每一页都不是完美的作品,但都是真实的“我”。在遵义市实验学校的这个春天,我终于明白:“寻我”不是找到一个答案,而是愿意一笔一笔,把那个还在成长的自己,画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