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霞山古村

爱国爱家

<p class="ql-block"> 七绝·秋游霞山古村</p><p class="ql-block">钱江源畔古村深,一水环抱秋自澄。</p><p class="ql-block">石巷苔痕温旧梦,宗祠匾影续文心。</p> <p class="ql-block"> 游霞山古村</p><p class="ql-block"> 十一月二日,秋意渐浓,我们户外活动群一行前往开化县,探访坐落于钱江源头、静倚马金溪畔的霞山古村。</p><p class="ql-block"> 霞山村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其先民为避战乱自徽州迁徙至此。村名“霞山”二字,源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每至霞光蒸腾,丹山之上紫气缭绕,久久不散,因而得名。南宋时期,郑姓族人已在此形成庞大的家族体系,而霞田自然村中的汪氏一族,系唐代越国公汪华的后裔,与我县常山诸多汪姓同出一源。</p><p class="ql-block"> 这里盛产木材及各类山货,村民除农耕外,多从事放筏、经商等营生,逐渐形成以古驿道与商埠为依托的典型村落。民国时期,此地曾是名振一方的霞山乡,解放初期,又一度作为马金区政府所在地,如今,霞山虽为马金镇下辖的行政村,却因交通便利与文化底蕴深厚,成为游人纷至沓来的旅游胜地。</p><p class="ql-block"> 村里的老支部得知我们要去,特意联系了水库管理处,安排参观新建的开化水库。作为国家级重点项目,高大的堤坝栏蓄出一片“高峡平湖”,站在坝顶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我们也因此对水库的宏大规模和战略价值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参观结束后,村干部郑美霞又带着我们游览古村,她那如数家珍般的讲解,让大家感受到了霞山深厚的历史底蕴。</p><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卵石镶边的青石板路上,穿行于深深巷陌,但见众多老宅门楼砖雕极为精细,村内至今仍保留着百多幢明清建筑,更拥有三处省级文保单位——爱敬堂、永锡堂与启瑞堂。那些砖雕、木雕和石雕做得十分精巧,走近细看门楼、窗户和梁柱,上面刻着象征富贵的牡丹、代表吉祥的蝙蝠、寓意祥瑞的麒麟,另外还有戏曲里的书生小姐、英雄将领,个个眉眼生动,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据村干部介绍,村中还留有朱熹、吕祖谦等文人墨宝,每年正月廿二,这里都会举办板龙灯、高跷竹马等传统民俗活动,场面热闹非常。村内老街昔日商铺林立,酒店、饭铺、杂货店、豆腐坊比邻而居,据说鼎盛时光肉铺就有八家之多,可见当时商贸之盛。如今虽盛景不再,旧日商号字迹已斑驳不堪,但却仍在无声诉说着古村绵长而深沉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从村里出来,我们又踏上马金溪上那座长窄的木板桥,脚下溪水潺潺,清澈见底,溪畔芦苇成片,随风摇曳。还有不少游客自驾而来,在停放的绿皮火车旁游玩嬉戏,在草地上悠闲野餐,这里成为霞山古村又一处颇受欢迎的休闲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霞山,已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3A级旅游景区,也是浙江省首批“慢生活休闲旅游示范村”。村中的新老民居错落有致,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既保留了传统村落的古朴韵味,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的巧思,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我想,若能居于这般山水灵秀之地,度一段恬淡如桃源般的岁月,该是何等的惬意。</p><p class="ql-block"> 2025.11.3日</p><p class="ql-block">(感谢驴友提供部分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