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脚下追秋之旅--(60)秋驰妫川

L宁静致远

编摄:宁静致远<br>ID: 33720858<br>地点:北京 延庆 妫川水畔溯千年,夏阳川古韵悠然。<br>  阪泉三战炎黄合,山戎牧马过幽燕。 2025年10月的最后一周,从天津出发自驾北京延庆。秋意正浓,想必百里山水画廊的红叶黄叶,应绚烂如画了。 9:37 京津塘高速大羊坊收费站。 <div>  自驾穿行北京市区,始终是场考验。且不提安检,无论途经四环、五环还是六环,都会车流如织,寸步难行。我们在四环路上滞留一个多小时后,疲惫的车轮终于抵达清河收费站。</div> 11:29 京藏高速在南口附近与京张高铁立交。此刻,远方的群山已依稀可见。 <div>  继续向北,当京藏高速切入燕山山脉的脊线,居庸关以南至八达岭一带便迎来最险峻的攀升。六年前自驾去张家口,恰逢八达岭隧道限流,蜿蜒的山道瞬间化作钢铁洪流的堰塞湖。当年的那辆手动挡东风标致307,离合器在脚尖颤抖着反复啮合,以一档之姿于陡坡上寸步丈量时光。每一次油门与刹车的交替,都似在与地心角力,引擎的低吼混着焦灼的气息,将这段盘山之路烙印成驾驶生涯里最笨拙的跋涉。</div> 每次驾车经过居庸关,总会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城墙的巍峨与地形的险峻会瞬间唤起对古代战争的想象,感受冷兵器时代的战略智慧。 “天下第一雄关”见证了多少杀杀伐伐,也见证了元明清三代多元文化的交融。车轮碾过这片土地时,仿佛穿越时空隧道,与千年的历史对话。 车辆驶过八达岭隧道最高处,虽仍穿行于重峦叠嶂之间,前路却已平缓了许多。 时间还早,首先造访延庆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 公园位于延庆区西北部的康庄镇刘浩营村西,地处华北平原向山西高原、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地带。 走进公园核心区域,野鸭群摇着尾巴追着游客的面包屑,天鹅掠过水面留下一串涟漪,候鸟在天际排成灵动的队列,人与自然的亲近感在喂鸭、观鸟的互动中悄然流淌。 远离都市的喧嚣,湿地的静谧裹着芦苇香扑面而来,生态之美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像一场心灵的洗礼,让浮躁的心在水天一色中慢慢沉淀。 12:59 进入延庆城区吃午饭。久违的人民商场字样如今也只能在三四线小城里方能见到。 麻辣烫曾是我心中“垃圾食品”的代名词,如今却成了兼顾膳食多样性与经济性的宝藏选择。 <p class="ql-block">  午饭后离开延庆城区,延兴阳线(G234)向东北方向前进。</p> 14:54 永宁古镇。京郊深处,一座六百年古城静卧山间,玉皇阁飞檐刺破晨雾,如时间之笔勾勒苍茫。 古镇始于唐、筑于明,曾为京北军事要塞,今为“京郊文化第一镇”,城如棋盘,四街辐射,古韵悠长。<br> <p class="ql-block">  玉皇阁居中耸立,晨钟暮鼓虽逝,余韵犹在;东西南北四门巍然,迎晖、宣恩、镇宁、威远,每块砖石都刻着边塞风云 。 </p> 午后阳光下的玉皇阁,是千年时光的守望者;青石古道上的钱币浮雕,铺展着“招财进宝”的古老祈愿;一口酥脆的火勺,一碗细嫩豆腐,舌尖上的烟火,正是永宁不灭的魂。 车轮碾过昌赤公路的蜿蜒曲线,窗外交替掠过赤橙交织的林海与苍黛山脉。 此行目的地——延庆百里山水画廊,正以「北京自驾线路之首」的盛名,在深秋时节泼洒出油画般的层林尽染。若说山水是延庆的形,那深植其间的历史魂魄,便如后排座椅上那本《妫川脊梁·时代荣光》展览图册所诉:从开荒垦殖的杨进福、指挥交通十七载的孟记来,到冬奥赛场边的"柠檬黄"贾庆华,无数身影将奋斗铭刻于妫川大地。 <p class="ql-block">  峡谷的断崖峭壁间,飞瀑轰鸣坠入深潭,溅起的水雾折射出虹光;湖面倒映着斑斓山色,清澈如碧玉镶嵌谷底,芦苇丛随风摇曳,勾勒出「北方小九寨」的空灵意境。</p> 秋风拂过百里画廊的山谷,落叶松林褪去苍翠,化作蜿蜒的金色绸带缠绕群峰,枫叶似火点缀其间,红、黄、绿泼洒成一场「色彩的极致盛宴」,远眺如巨幅油画倾泻天地。<br> 蜿蜒的滦赤公路穿行于寂寥群山,薄雾轻笼的村庄炊烟袅袅,落叶铺就的小径延伸向云雾深处,每一帧景致都似「品不尽的诗篇」,让人在都市喧嚣外邂逅一片「江山如画的壮美」。 16:19 车至干沟游客服务中心,这里是整个画廊的起点,眼前出现“百里山水画廊”六个大字。 路两旁的白杨树犹如一列列威严的哨兵,傲然挺立。此刻,我们要继续延白河谷地蜿蜒行进,今晚的住宿地在6公里以外的六道河村。 六道河村的玉龙农家院位于延庆百里画廊中心地带,是一家挺不错的山间民宿。老板夫妇非常热情,老板见我在永宁古城买了一个青萝卜,不仅借我一把刀,还热情送上了他家自己种的萝卜,“尝尝咱家的萝卜,纯天然没化肥,肯定比你买的好吃……” 放下行装,安排好住处。在老板娘的指引下,来到村边的白河旁。河水清澈刺骨,从山间流过,河两岸的白桦树已经落叶,苍白而笔直的树干直刺苍天,松树等耐寒树种依旧苍翠。眼前的景色如一幅幅油画般,这里是久违的儿时记忆里的深秋。 当夕阳的余晖漫过燕山脊线,六道河村的白河畔便坠入一场灰白与蓝绿的交响。作为百里画廊的西起点,这里群峰如黛,将蜿蜒的河谷揽入怀抱。河水并非奔腾的急流,而是以琉璃般的质地缓缓淌过卵石滩,倒映着被秋色浸透的山峦——远处赭红的榉树、鎏金的杏叶与苍翠的松林在波光中碎成流动的油彩。<br> 河岸的幼杨林褪去青涩,枝干纤细却挺拔,叶片筛下缕缕斜阳,在栈道上投下颤动的光斑。风掠过时,几片早凋的叶如蝶旋落,轻吻水面漾开的涟漪,倏忽随清流远去。对岸峭壁的岩层褶皱在暮色中愈发深邃,那些经亿万年雕琢的嶂石岩地貌,此刻化作巨幅水墨屏风,以嶙峋的剪影切割着渐变的天空。<br> 最是河湾处的静谧教人驻足。一泓碧水在此回旋成镜,将穹顶的霞云、孤飞的鹭影尽数收纳。偶有村民撑筏而过,木桨划破倒影,碎金般的粼光便追逐着波纹跳跃,直至融进岸边芦苇的朦胧轮廓。当最后一缕暖光隐入山隘,河面浮起淡蓝的雾霭,远村灯火次第亮起,恍若星子坠入凡间。此刻的六道河,成了天地缝合处一道温柔的缝隙。 <div>  天色渐暗,山寒料峭,溪畔红叶在余晖中如焰跃动,不单是目光所聚,更似与命运倔强对峙。</div> 回到农家院,见大门附近有个久违的中国邮政信箱,忽然想起老板娘刚刚还拿了一叠报纸和邮件去派送。原来他家是村里邮件的中转站。<div>  我伸手摸了摸信箱,糙得扎手,却像奶奶的手、钟同学的肩膀、爸爸的后背,带着熟悉的温度。风里传来一声鸟鸣,像当年奶奶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像钟同学喊我打球的声音,像爸爸喊我“慢点儿跑”的声音……</div> 原来绿信箱不仅可以装信,也可以用来装时光。它站在老巷口,站在秋风里,站在每一个想你的瞬间,等着我们回来,把那些被风吹散的话,再捡起来,吹一吹灰尘,说给春天听。就像当年,我踮着脚,把信塞进信箱,听见春天的声音,从里面传出来:“我在呢。”<div> 来延庆的第一天即将结束,六道河村的傍晚唤起我很多久违的记忆。真是美好的一天。</div> 取景地 : 北京 延庆<div>拍摄时间:20251024</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