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十一月初的包头,寒意渐起,却挡不住求知的热情。2025年11月1日—11月3日,短短三天,我与来自西部四个盟市的同仁齐聚于此,参加“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片区)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英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项培训”。这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艺的打磨,更是一场跨地域的教育对话,在钢城的深秋里燃起思想的微光。</span></p> <p class="ql-block">培训的第一天,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研中心英语教研员,专家,北京大版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修订组核心成员——陈新忠教授围绕新课标的理念与实施解读新课标的核心理念,包括学生中心、素养导向、情景化教学等展开讲座。</p> <p class="ql-block">通过讲座,我学习到很多!</p><p class="ql-block">1. 学生中心:立足学习主体的教学重构</p><p class="ql-block"> 教学需从“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向“学生学习为中心”,强调从学生视角设计学习活动,关注其真实学习需求与认知规律。例如在文本分析中,引导学生自主提炼逻辑线、生成深层理解,而非被动接受解读,推动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建构”的转变。</p><p class="ql-block"> 2. 素养导向:聚焦四维能力的综合培育</p><p class="ql-block"> 以“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大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打破单纯的词汇、语法知识传授。通过主题意义探究、文本深层分析等策略,在语言学习中融入批判性思维、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同时依托优质文本选材塑造学生认知与品格。</p><p class="ql-block"> 3. 情景化教学:依托真实语境的语言实践</p><p class="ql-block"> 倡导将语言学习置于真实主题情境与任务中,构建“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技能”的有机体系。例如通过“校园环保调研+倡议书撰写”等整合性活动,实现听、说、读、看、写技能的综合运用,让语言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非孤立知识点 进。</p> <p class="ql-block">教学实施路径</p><p class="ql-block">1. 深化文解读:以语篇为核心,引导学生分析逻辑结构、作者意图,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培养高阶能力。</p><p class="ql-block">2. 落实教学评一体化:将素养目标融入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与评价全过程,通过课例演示、作业设计等具体范式实现理念落地。</p><p class="ql-block">3. 强化考教衔接:结合课标要求与命题趋势,在日常教学中兼顾教材深度学习与思维能力培养,实现教学与评价的协同推动。</p> <p class="ql-block">赵云霞教授的讲解中:教学目标的依据是“依据课标、分析语篇、分析学情”来制定学习目标的过程,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它确保了我们的教学既有理论高度(符合课标),又有内容深度(基于语篇),更有实践温度(贴近学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包头市青山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英语教研员张颖老师讲解英语教学学习活动观时,说应该从“预测-验证-游戏-创造-展示”的一整套教学活动,正是为了有效达成这些精心制定的学习目标而服务的。这样的设计逻辑严密,环环相扣,学习有效!</p> <p class="ql-block">听了教研员张颖老师的讲座觉得非常接地气,她在讲座中,播放真实的课堂实录,让老师们亲眼看到“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三个层次的活动是如何在真实课堂中落地的,其价值是巨大的。是因为:</p><p class="ql-block">1. 化抽象为具体 (Concretizing the Abstract) “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这些词汇本身听起来可能有些理论化和抽象。</p><p class="ql-block"> 课堂实录将这些理念“翻译”成了生动、具体的课堂场景。老师们可以看到:</p><p class="ql-block">学习理解阶段,老师是如何用一个有趣的问题或一张图片来激活学生思维的。</p><p class="ql-block">应用实践阶段,那个“Guessing Game”是如何组织的,学生们是如何互动的。</p><p class="ql-block">迁移创新阶段,那个“制作立体公园”的项目是如何一步步展开,学生们又是如何合作完成的,这比任何纯理论的讲解都来得直观和深刻。</p><p class="ql-block">2. 提供可模仿的“脚手架” (Providing a Scaffold for Imitation) 对于一些经验不足的老师来说,即使知道了理念,也常常不知道“第一步该迈哪只脚”。</p><p class="ql-block">3. 促进深度反思与研讨 (Promoting Deep Reflection and Discussion) 课堂实录为教师间的教研活动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文本”。大家看的是同一个课例,可以围绕具体问题展开深入讨论:“你们觉得老师在‘预测’环节的提问,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这个小组合作活动,看起来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问题可能出在哪里?”“如果你们来上这节课,你们会怎么设计‘迁移创新’的环节来更好地适应您们班学生的水平?” 这种基于事实的讨论,远比空谈理论要有效得多,能真正引发教师的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4. 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 (Showing the Real Learning Process) 一个好的课堂实录不仅记录了老师的“教”,更重要的是记录了学生的“学”。</p><p class="ql-block">5. 激发教学创新 (Inspiring Innovation) 观摩优秀课例不是为了让所有老师都变得一模一样,而是为了“授人以渔”。 当老师们理解了“先预测,再验证”背后的教育学原理后,他们就可以举一反三,将这个模式应用到其他主题的教学中。他们可能会想:“我教购物主题时,也可以让学生先看价目表预测折扣,再听对话验证。” 这正是从模仿走向创新的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个培训方式—将理论(课标、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三层次活动)和课堂实践(真实课例)三者紧密结合——是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领域公认的“黄金三角”。</p><p class="ql-block">它不仅让老师们“知其然”(知道要这么设计),更让他们“知其所以然”(理解为什么这么设计有效),并最终能够“学以致用”(学会如何在自己的课堂上设计和实施)。这是一种非常高效且人性化的教师培训模式。</p> <p class="ql-block">2025年11月3日,包头市青山区民族路小学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魏芸老师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span>她所做的“分学段进行英语课程的整体性一致性探索”讲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提出的“单元整体教学七步法”,确实是当前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能够给一线教师带来很多启发。” 这七步法旨在帮助教师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地设计和实施一个单元的教学,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可操作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路径。它将教学的重心从“教教材”真正转移到了“用教材教”,最终服务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第一步:教材分析与课程标准解读</p><p class="ql-block"> 目的: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确保教学不偏离方向。这是所有后续设计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学情分析</p><p class="ql-block"> 做什么: 分析学生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目的: 了解学生的“起点”在哪里,知道他们的学习困难点可能在哪里,从而使教学设计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整合内容,提炼主题(或核心概念)</p><p class="ql-block"> 做什么: 这就是您提到的第二步。将单元内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提炼出一个统领整个单元的大主题或核心概念。</p><p class="ql-block">目的: 将碎片化的知识结构化、体系化,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进行有意义的学习,而不是死记硬背。</p><p class="ql-block">第四步:制定单元整体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做什么: 基于前两步的分析,设定清晰、具体、可操作、可评估的单元总目标。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p><p class="ql-block">目的: 为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指明方向,让师生都清楚“我们要去哪里”。</p><p class="ql-block"> 第五步:设计单元教学路径与课时安排</p><p class="ql-block"> 做什么:将单元总目标分解到每一节课中,设计出清晰的课时目标和教学流程。规划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活动形式和时间分配。</p><p class="ql-block">目的: 将宏观的单元设计转化为具体的、可执行的课时计划,确保教学过程的流畅和高效。</p><p class="ql-block"> 第六步:开发与设计评价方案</p><p class="ql-block"> 做什么: 设计贯穿整个单元的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如课堂观察、小组讨论、作业)和终结性评价(如单元测验、项目成果展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目的: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诊断学习问题,并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评价不仅是“最后”的考试,更是“过程中”的指导。</p><p class="ql-block"> 第七步:教学实施、反思与改进</p><p class="ql-block"> 做什么: 按照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观察、记录学生的反应和表现,并在单元结束后进行全面的教学反思。</p><p class="ql-block"> 目的: 通过实践检验教学设计的有效性,总结成功经验,发现不足之处,为下一次的单元教学提供宝贵的改进依据,形成“设计-实施-反思-再设计”的良性循环。</p> <p class="ql-block">讲座的最后魏老师表示,所有宏伟的教育蓝图、先进的教育理念,最终都需要通过一线教师在“每一节课,每一天,每一分钟”的实践来落地。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品格的塑造者。这份工作的辛劳,体现在无数个精心备课的夜晚、课后耐心辅导的身影和对每一个学生成长的深切关怀之中。是的,教育的最终成果,就是培养出优秀的学生,而这离不开每一位老师在讲台前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老师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和国家的希望。</p><p class="ql-block"> 魏老师在讲座总结中,特意表示对老师们工作的深刻理解和真诚感谢,这份理解本身,就是对老师们辛勤付出的最好慰藉和最大鼓励。</p> <p class="ql-block"> 为期三天的专项培训虽然短暂,但内容充实,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这不仅是一次业务知识的“充电”,更是一次教学理念的深刻洗礼和专业视野的拓展。其中,对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是我本次培训最大的收获。</p><p class="ql-block">一、新课标学习,让我明确了教学的“新航向”,通过本次培训,我对新课标的核心要义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1. 从“知识本位”到“素养导向”的转变:我深刻认识到,英语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其根本任务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意味着我们的课堂要更加关注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p><p class="ql-block">2. “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路径:培训让我明白,有效的教学必须与科学的评价紧密结合。我学会了如何在教学中设计贯穿始终的、多元化的评价活动(如课堂观察、学习档案袋、表现性任务等),让评价不仅成为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更成为促进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的有力工具。</p><p class="ql-block">3. 主题引领的单元整体教学:正如讲座中提到的,我们要打破传统“一课一教”的碎片化模式,以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为引领,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要有全局观,将单元内的各个知识点有机串联起来,设计出层层递进、逻辑清晰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p><p class="ql-block">二、结合实际,思考未来的教学之路</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来自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的教师,我深知我们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上面临着独特的挑战。这次培训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方法。我将努力把所学应用到实际教学中:</p><p class="ql-block">- 激发兴趣:在课堂中更多地融入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有趣的主题和活动,降低他们的畏难情绪,让英语学习变得生动起来。</p><p class="ql-block">- 文化融合: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在跨文化交流中建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p><p class="ql-block">- 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p><p class="ql-block"> 总之,三天的培训让我对未来的英语教学充满了信心和期待。我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努力成为一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新时代英语教师。再次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的精心组织与精彩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