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宇宙,是无限古老与无限广大的存在。它无始无终,充盈着寂静与圆满。若要为这永恒谱写一段历史,我们便需在无尽的沉寂中,寻得一个叙事的开端——我们称其为“宇宙原点”。</p><p class="ql-block">“宇宙原点”并非时间中的一刻,而是所有存在的终极本源。这原点之中,无光而含万色,无声而蕴众响,无象而具一切形质。它自身完满,如一面照见所有可能的明镜。而后,仿佛静水自溢,满月生辉,这圆满的本源自然而然地流露——宇宙,便如此诞生了。</p><p class="ql-block">自宇宙诞生伊始,便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流转。在时间本身,都显得苍白无力的漫长刻度之后,这存在的洪流奔涌至约138亿年前,我们所熟悉的宇宙史诗,才在炽烈与光芒中,刻下了第一个可供测量的印记。</p><p class="ql-block">我们所能讲述的宇宙历史,其开端并非虚无。那无限古老、无限广大的存在,其本质我们无从知晓。若勉强比喻,它如同一片无限之海。</p><p class="ql-block">自这片无限之海中,诞生了一滴水滴——这,便是我们宇宙的开端。在这水滴之内,一个壮丽而有限的故事,始于约138亿年前,那场被后世称为“大爆炸”的、创世的悸动。</p><p class="ql-block">我们宇宙的历史,始于约一百三十八亿年前那个决定性的瞬间——宇宙大爆炸。</p><p class="ql-block">那并非一声巨响,而是时空本身的诞生与绽放。自一个难以言喻的原始状态,一切开始急速膨胀、冷却。</p><p class="ql-block">在最初的三分钟里,宇宙如同一座炽热的熔炉,最基本的粒子从中凝结,并熔合出最初的元素——氢与氦,它们成为了构筑未来星辰与生命的原始材料。</p><p class="ql-block">随后,宇宙陷入了一片漫长的黑暗。光线被困于浓密的粒子迷雾中,不得自由。这般光景持续了数十万年,直到宇宙冷却到足以让原子成型。刹那间,迷雾散尽,光芒获得了自由,完成了宇宙的第一次放晴。那最初的光芒,至今仍弥漫在太空的每一个角落,化作一缕温热的背景余晖。</p><p class="ql-block">光明既生,宇宙却再度步入漫长的黑暗时代。在大爆炸后约两亿年(也就是距离今天大约一百三十六亿年前)的这段漫长岁月里,没有一颗星辰。宇宙被氢与氦的原始气体所充斥,在引力的作用下,它们正缓慢地聚集,如同在无边的画布上,滴下第一抹等待被点亮的颜料。</p><p class="ql-block">在距今约一百三十六亿年至一百三十亿年的漫长光阴里,宇宙沉入一片无边的静默。大爆炸的余晖早已散尽,而星辰的纪元尚未开启。在这片光的真空里,唯有引力以永恒的耐心,牵引着氢与氦的薄雾,在黑暗中缓慢汇聚,如同无声的潮汐在永恒之夜里起伏。</p><p class="ql-block">当时间走向距今一百三十亿年,这片沉寂终于被打破。在引力凝聚的气体深处,第一代恒星点燃了核聚变的火焰。这些宇宙的初光如昙花般绚烂而短暂,却在死亡时以超新星爆发将碳、氧、铁等元素洒向虚空——这些星尘后来成为了构筑物质世界的基石。与此同时,恒星群在引力作用下聚合成原始星系,它们碰撞、融合,在宇宙织锦上绣出宏伟的结构。</p><p class="ql-block">至距今约一百亿年,宇宙呈现出新的面貌。星系在漫长演化中定型,新一代恒星从容地从富含重元素的星云中诞生。这些恒星带着前辈的遗产,继续丰富着宇宙的物质组成,让星际空间里漂浮着更多样的元素。在这片渐趋成熟的宇宙图景中,物质与能量达成了新的平衡,为后续更复杂结构的诞生创造了条件。</p><p class="ql-block">在距今约一百亿年前的宇宙中,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开始了它的形成历程。引力以其永恒的耐心,将原始气体与暗物质编织成巨大的漩涡结构。在密集的引力场中,第一代恒星轰然点亮,它们燃烧、爆发,将锻造出的重元素洒向虚空,为这座星系的演化奠定了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自诞生后的上百亿年里,银河系经历了漫长的成长历程。它通过吞噬数十个矮星系不断壮大自身,这场宏大的宇宙建筑至今仍在继续。其内部结构记录着这段恢弘历史:银心聚集着古老的贫金属恒星,如同星系考古的活化石;而旋臂上则不断孕育着富含重元素的年轻恒星,见证着星系永恒的自我更新。</p><p class="ql-block">约在四十六亿年前,在银河系一条寻常旋臂上,太阳系的诞生序幕徐徐拉开。一片宽达数光年的分子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开始坍缩,这片云团承载着前代恒星生命的馈赠。随着坍缩进行,云团越转越快,最终扁平成巨大的原行星盘。中心区域在巨大的压力和温度下点燃了核聚变,太阳就此诞生。</p><p class="ql-block">在随后的四十六亿年岁月里,太阳系走过了漫长的演化历程。新生恒星驱动着原行星盘物质经历碰撞吸积,形成行星家族。初生的行星系统经历了晚期重轰炸的洗礼,无数星子撞击着新生的世界。随着系统逐渐稳定,行星各安其位,共同构成了这个延续至今的恒星系统。</p><p class="ql-block">约在四十六亿年前,在新生太阳系的宜居带内,地球完成了它的凝聚过程。原始地球在无数次的碰撞与融合中诞生,较重的铁、镍元素沉向中心形成地核,较轻的硅酸盐物质上浮构成地幔。地球是人类的家园,直到现在,人类仍然生活在地球上。</p><p class="ql-block">地球诞生后地球生命演化大事年表,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约38亿年前:生命的火种在深海热泉或浅水池塘中点燃,最初的居民是微小的单细胞生物。</p><p class="ql-block">约25亿年前:蓝细菌学会了光合作用,氧气开始改变大气,为喜好氧气的生命铺平了道路。</p><p class="ql-block">约20亿年前:生命迎来了“婚姻大事”——一个细胞将另一个细胞纳入体内,共同生活,由此诞生了拥有复杂内部结构的真核细胞。所有动植物都源于这个共同祖先。</p><p class="ql-block">约15亿年前:动植物“分家”。一家选择吞噬觅食,演化成了动物的远古始祖;另一家则“娶”了能光合作用的蓝细菌,从此自力更生,演化成了植物的远古始祖。</p><p class="ql-block">约6亿年前:多细胞生命迎来了“寒武纪大爆发”,形态各异的动物们纷纷登场,犹如一场生命的大阅兵。</p><p class="ql-block">约4亿年前:植物率先披上“盔甲”(木质素),勇敢地登上陆地;鱼类也演化出肉鳍,紧随其后,开启了陆地探险。</p><p class="ql-block">约2.5亿年前:哺乳动物的祖先登台,它们当时是体型小巧,在恐龙脚下生活的夜行侠。</p><p class="ql-block">约6500万年前:恐龙时代落幕,哺乳动物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迅速繁衍分化。</p><p class="ql-block">约600-700万年前:在非洲,我们人类这一支系与黑猩猩的祖先挥手告别,走上了独立的演化之路。</p><p class="ql-block">约60万年前:以海德堡人为代表的人类,已具备与现代人相似的发音与听觉生理结构。</p><p class="ql-block">约20万年前:具备现代解剖特征的智人在东非登场。</p><p class="ql-block">约七万年前,智人开始走出非洲。</p><p class="ql-block">约5万年前:考古证据显示,人类掌握了成熟的口语,文化和技术开始加速创新。</p><p class="ql-block">约1万年前:农业革命发生,人类从采集者转变为生产者,村庄和城镇开始出现。</p><p class="ql-block">约5200年前:在两河流域,文字发展成熟,人类进入了有书面记录的历史时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