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兔泵

无极真人

<p class="ql-block">昵称:无极真人</p><p class="ql-block">美篇号:25577907</p> <p class="ql-block">1976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唐山大地震将整个城市毁灭;这一年,三个伟人相继去世;这一年,党中央终于粉碎了四人帮。</p><p class="ql-block">我也在这一年的年底,告别北国的东北大学(当时是东北工学院)回到了成都,又走进熟悉的南光机器厂真空泵车间。摸着一百多年前用糯米黏接青砖砌成的墙壁,看着身边那些熟悉的身影,听着好几十台机床合奏出的交响,闻着弥漫在空气中机油散发出来的独特油香,我回来啦!</p> <p class="ql-block">回到车间,到车间主任张师傅那里报到。张主任是1956年入厂的师傅,四十多岁,车工出生,技术好,平时话不多,不怒自威,在职工中威信很高。</p><p class="ql-block">张主任让我先到试制组实习。试制组说是“组”,其实只有一个周老师傅,他是真空泵车间的老人,参加过南光旋片真空泵的研制,精通该泵的装配调试。周师傅眼睛高度近视,即便戴着厚厚镜片的眼镜,看卡尺时还得凑到眼前。他脾气极好,车间里大家都叫他“周瞎瞎”他也不生气。</p><p class="ql-block">我跟着周老师傅学习调试旋片泵,装配小组有难达标的泵就交给我们找原因。一段时间后,我基本掌握了南光旋片泵的装配要点。</p> <p class="ql-block">一天,张主任找到我说:“我们车间生产一种隔膜真空泵,振动问题一直没解决,你愿不愿意试一试?”虽然我还不知道这隔膜泵长什么样,但内心的跃跃欲试让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p><p class="ql-block">借来隔膜泵,一看,这泵挺小巧,据说是参考日本的样机设计的,用于光刻机的真空吸片。再看图纸,了解了它的工作原理:曲轴一端安装在电机轴上的偏心接头上,另一端固定在橡胶隔膜中心,隔膜的外圈被固定在泵壳上,当电机转动就会驱动曲轴带动隔膜上下运动,于是改变隔膜与泵腔之间的容积,再配上进、排气单向阀,就达到了抽真空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我将泵接上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这泵就动了起来,边抽气边跳动。看着它不停地快速朝前跳,我明白了为什么师傅们叫它“兔泵”了。既然有了外号就证明这毛病早已存在,一直得不到解决又说明这病不好治,如今这“病人”交到我这个刚出校门的“医生”手上,能否治好完全未知。</p><p class="ql-block">我不愿意打退堂鼓,硬着头皮去试验。按照自己的想法,先后将曲轴的结构改了两个方案,试验都失败了。这期间,母校东北大学的老师到工厂考察,我拿这个问题去请教老师,可老师也没有遇到过这种问题,一时也无法给出现成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我一筹莫展,急得上火。怎么办呢?我努力冷静下来,想到这应该是一个力学问题。既然是力学问题,说不定书里有前人的总结。于是,我翻开从学校带回来的《理论力学》教材,仔细查找起来。一页一页地看,书都快翻完了。突然在最后几页中看到了一个力学模型,我发现隔膜泵曲轴运动的力学形式完全符合这个模型!更巧的是,这个力学模型下边还有一个解决振动的力学公式。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却在手边书。</p><p class="ql-block">我按照公式计算,设计出带有对称配重的偏心曲轴,并请机床上的师傅按图纸加工出来。我将自己设计的新曲轴安装在隔膜泵上,装配好整机,怀着忐忑的心情,一边手摸电源开关,一边紧盯着隔膜泵,眼睛都不敢眨一下。按下开关,泵运转起来,没跳,泵没跳,成功啦!</p> <p class="ql-block">张主任闻讯赶来,看了我新设计加工出来的曲轴,想了一想,说:“这偏心是不是可以少一点。”说着,就拿着这只曲轴到了车工组。他亲自上车床,将用于对称配重的部分车掉了一些,然后交给我说:再试一试。</p><p class="ql-block">我接过修改后的曲轴,重新装在隔膜泵上,一开机,泵又开始跳。他看着跳动的泵,笑了,没多说话。</p><p class="ql-block">第二天,车间召开全体职工大会,会场在车间大门口的百年皂角树下。一张桌子摆在大门口,桌上有一个拴着红绸的麦克风,车间两百来号职工散坐在门前的道路上、树荫下。</p><p class="ql-block">张主任开始讲话,所讲的内容我记不清了,但他说隔膜泵的事我却记忆犹新。他说:“小葛把隔膜泵改得不跳了,我还觉得曲轴偏心大了不好看,就去车了一刀,结果装上去泵又跳起来了。”</p><p class="ql-block">这是对我多么大的褒奖啊!</p><p class="ql-block">这之后,车间将我调到技术组,并将这个泵交给我负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28, 128, 128);">四十多年前在南光厂办公楼顶的合影,照片右侧可见望江楼的倩影。</span></p> <p class="ql-block">隔膜泵不跳了,但我觉得“兔泵”这个外号挺好听,和我同属兔。我索性重新设计,将泵的外形真的设计成兔的形状。师傅们还叫它“兔泵”,只是没了讽意,多了爱惜。</p><p class="ql-block">后来看,“兔泵”没有什么高难技术,但它却是我毕业后遇到的第一个挑战,它使我第一次尝到了成功的滋味。人只有敢于攀登才能知道山之高,只有登上更高的山才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