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铿锵正步丈量和平之路的感言

樱花女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安街上的铁甲洪流,踏出的不仅是军威国威,更是一个民族从沉沦到奋起的强音。</p><p class="ql-block"> 当金色的阳光洒满长安街,整齐的方阵踏出时代的铿锵,阅兵式如同一部恢弘史诗,在亿万人的注视下徐徐展开。这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庄严时刻,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和平发展决心的窗口。</p><p class="ql-block"> 军旗猎猎,铁流滚滚。受阅部队以威武雄壮的强大阵容、昂扬奋进的崭新风貌、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空中护旗梯队划破长空,如白鸽衔来和平的讯息;徒步方队步伐铿锵,似警钟唤醒对历史的敬畏。</p><p class="ql-block"> 1 从烽火岁月走来的和平守护</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前,中国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担当,在烽火中筑起血肉长城,用千万同胞的牺牲换来了胜利的曙光。今天,当阅兵的号角再次吹响,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回望,既是为了缅怀那些长眠于岁月深处的先烈,更是为了以最庄重的姿态,向世界捧出中国人民守护和平的赤子之心。</p><p class="ql-block">那些白发苍苍的老兵,坐在车上,用颤抖的手行军礼。虽然岁月已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皱纹,但他们的眼神依然坚定,透着一股不屈的精神。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民族的英雄,正是他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p><p class="ql-block"> 2 现代化军队的铿锵步伐</p><p class="ql-block"> 装备方队中,现代化装备闪烁着科技的光芒。这些装备不再是简单的武器陈列,而是中国军工从“跟跑”到“并跑”乃至“领跑”的具象化表达。无人作战集群如银翼掠空,智能导弹系统似雷霆待发,就连战士们的单兵外骨骼都透着未来战场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父亲指着屏幕中某型隐身战机喃喃道:“二十年前我们还在羡慕别人的‘黑科技’,现在轮到世界研究我们的‘中国方案’了。”这句话里,藏着几代军工人的青春与热血。 </p><p class="ql-block"> 3 从受阅官兵到每一个中国人</p><p class="ql-block"> 透过屏幕,那些年轻的面孔被烈日晒得黝黑,却比任何镁光灯下的明星都耀眼。他们踢正步时扬起的尘土,仿佛带着喀喇昆仑的雪粒、南沙礁盘的海盐、朱日和训练场的黄沙。</p><p class="ql-block"> 这不是寻常的训练,而是要带着钢枪铁甲,走过那座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的城楼,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为了这一时刻,官兵们日复一日地外练形象、内练素质,练作风、练协同。烈日下,汗水浸透作训服,在后背洇出深色的印子;</p><p class="ql-block"> 4 中国的世界担当</p><p class="ql-block">阅兵不是在炫耀武力,而是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底气与“执剑为犁”的胸怀。当《强军战歌》的旋律与孩子们的欢笑交织,我分明看见:强军梦的种子,早已在每一寸国土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庇佑和平的参天大树。</p><p class="ql-block"> 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不让悲剧重演;我们捍卫胜利成果,不是为了独占荣光,而是为了与世界共享安宁。九三阅兵,是中国向世界许下的和平誓言。</p><p class="ql-block"> 5 强军梦下的公民责任</p><p class="ql-block">这场阅兵式留给我的不仅是视觉震撼,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思考:我们每个人都是强军梦的见证者,也应当是参与者。或许我们不能亲自持枪卫国,但可以用知识浇筑国防科技的基石,用敬业守护社会运转的齿轮,甚至只是用理解与尊重温暖军属的心。</p><p class="ql-block"> 因为强军梦的终极目标,从来都是让每个平凡人能在晨光中安心喝一碗热粥,在夜色里从容数一遍星光。 </p><p class="ql-block"> 作者:杨晶文</p><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长安街的路面,我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从烽火岁月里的浴血奋战,到和平年代的守护安宁。强国强军从来不是一句空话,是我们这些的军人用青春、用坚守筑起的屏障,守护着身后亿万人民的安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