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羊宫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二段,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也是全国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p><p class="ql-block">青羊宫始建于周期,原名青羊肆。至明朝,唐朝所建殿宇毁于兵灾。现存建筑大多为清代康熙六至十年(公元1667年~1671年)陆续重建,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道法自然是道教最高境界。是自规律本身,是亘古不变的。</p><p class="ql-block">道法自然语出《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过“人一地一天一道一自熊”的层级体系,揭示万物效法自然的终极法则。</p> <p class="ql-block">青羊宫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p> <p class="ql-block">青羊宫原名青羊䭈,始建于周朝,</p> <p class="ql-block">灵祖殿,作为山门,高约20米,供奉道教灵视,右你塑有土地神、青龙像,左侧有明代皇恩九尤碑。</p> <p class="ql-block">混元殿是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内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一一三清天尊之一的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p><p class="ql-block">混元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有石柱26根,木柱2根,</p> <p class="ql-block">青羊宫八角亭,即是八卦亭,是青羊宫的核心建筑,</p><p class="ql-block">八卦亭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至光绪八年(1873~1882年),采用木石结构,融合道教哲学思想与雕刻艺。八卦亭占地289平方米,体高约20来,宽17米,建于重台之上,底座为方形石台基,中层八角形象征八卦方位,顶屋圆形寓意“天圆”。建筑采用榫卯工艺,未用钉鲫,外檐悬挂红底金字楹联,内容涉及道教典故。</p> <p class="ql-block">石狮,用于镇宅、辟邪和显示威严。</p><p class="ql-block">雄狮:脚下会踩着一个绣球,象征掌控权力和统一寰宇。</p><p class="ql-block">雌狮:脚下抚弄着一只幼狮,象征子嗣昌盛、代代相传。</p> <p class="ql-block">太平缸,也称“吉祥缸”、“门海”或“消防缸”。</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大型木质建筑群中非常重要的消防设设施。</p> <p class="ql-block">三清殿是成都青羊宫主殿,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八年(1669年)重建,供奉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祖师及十二金仙等塑象,具有重要历史与艺术价值。占地约16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正方形殿基,外檐木雕包含六合童子、双狮戏绣球等道教元素,正门有十二属相太极图浮雕。</p> <p class="ql-block">青羊,是青羊宫的镇宝之宝,位于三清殿阶沿之上两旁,铜平两只都是黄铜铸造。长90厘米、高60厘米俗称青羊。</p> <p class="ql-block">独角铜羊是清雍正元年(1723年)大学士张鹏翮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的,以负青羊宫之名的。</p><p class="ql-block">相传这只是青铜异兽是宋代河南开封经梅阁之物独</p><p class="ql-block">独角青铜羊融合十二生肖特征: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肚和猪臀。</p> <p class="ql-block">双角青羊是清道光九年(1829年)成都张柯氏延请云南匠师陈文炳、顾体仁铸造,献给青羊宫的。</p> <p class="ql-block">民间相传,信徒触摸铜羊相应部信可缓解病痛。如摸头部治头痛、摸腹部法腹痛。</p> <p class="ql-block">幽冥钟中:三清殿前左侧陈没有一口名为“幽冥钟”的铜钟,与右侧鼓相配,在初一、十五及吉庆大典时用于击鼓鸣钟的仪式。</p> <p class="ql-block">青羊宫混元殿是青羊宫建筑群中的第二重主体建筑,重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占地面积616平方米。该殿由26根石杭与2根木柱支撑,柱身雕刻镂空鹿纹、凤凰望月及双狮戏绣球等图案。</p><p class="ql-block">殿内前部主祀混元祖师(即太上老君),手持混元乾坤圈;后部供奉慈航真人(观音大士)。</p> <p class="ql-block">青羊宫内的“福禄寿影壁”是清代建筑遗存,展现了传流文化中三位吉祥之神的形象;</p><p class="ql-block">福:手持玉如意或孩童,象征天空赐福。</p><p class="ql-block">禄:握如意,代表高宫厚禄。</p><p class="ql-block">寿:持龙头仗与桃子,寓意长寿。</p><p class="ql-block">把寿字放在中间,寓意长寿放在首位</p> <p class="ql-block">玉皇殿: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年)的宫殿建筑,原殿因结构危险被拆除,现存建筑为1995年重建的楼底结构。</p><p class="ql-block">殿内布局为楼上供奉玉皇大帝神像,楼下前部供奉三宫大帝,后部供奉紫微大帝与真武大帝像。</p> <p class="ql-block">说法台,是道教文化的重要遗址,位于青羊宫建筑群中轴线上,与降生台、紫金台构成“三台星”布局。该台始建于汉代,对应老子传道场景,现存建筑主体为清代康熙年间重建。</p> <p class="ql-block">降生台是成都青羊宫内道教文化遗址,古称青羊完事,相传为太上老君二次降生之地及尹喜成道之所。该台建于土坡之上,原塑太上无极圣母像及白发婴儿像,</p> <p class="ql-block">二仙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道教宫观,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由四川按察使赵良壁创建,道教全真龙门派碧洞宗创始人陈清觉在些开山立派,成为该宗祖庭。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获赐“丹台碧洞“匾额,现存主体建筑包括吕袒殿、斗姥殿等。</p> <p class="ql-block">元*张三丰《青羊宫留题道情》</p> <p class="ql-block">文昌殿:清代重建的川西道观建筑,建筑风格融合飞檐斗拱与雕梁画栋特色。</p> <p class="ql-block">吕祖殿:吕祖殿是青羊宫建筑群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吕祖,这位道教钟吕丹鼎派的祖师,不仅以其深厚的道法闻名于世,更在民间传说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他忘却了世间的功名利禄,以黄梁梦觉的智慧,扫荡了人间的妖魔鬼怪。</p><p class="ql-block">吕祖,这位大圣大慈、大仁大孝的祖师以他的开山启教之功,成为了灵应袒师。他被誉为天雷上相、灵宝真人。吕祖的垂训:“人心得治,天地清宁”。</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书写“.寿”字</p> <p class="ql-block">斗姥殿为青羊宫内明代楼底式建筑,是现存唯一明代原构殿堂,主祀道教女神斗姥(名紫光夫人)。其神像呈三日四首八臀形制,两侧配祀西王母、地母及南斗六星、南极长生大帝、北叶七星。殿内藏有清代《道藏辑要》木刻经版1.3万余块。</p> <p class="ql-block">成都道教文化陈列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