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万卷书,行万里路;</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世间有两种方式帮助我们成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用目光阅读世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用脚步丈量土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一页都是未知的惊喜。</p> 书籍简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没有人会无缘无故陷入情绪困扰。《躲在文字后面的大象》结合作者多年心理咨询经验,教读者如何走出困境,帮助大家找到心理平衡。书中指出,日常生活中看似如“蚊子”般微小的事,背后的情绪却有如“大象”般沉重,这些表象问题背后,往往隐藏着更深层的心理需求。阅读这本书,就像是亲身经历了一场疗愈之旅,我们得以从情绪中汲取勇气,找到突破僵局的方法,找回属于自己的平静。</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恩斯特弗利德·哈尼希】:心理学博士,德国慕尼黑行为治疗教育学院核心专家,深耕个体、群体及伴侣治疗领域超45年,兼具深厚学术积淀与丰富实战经验。</p><p class="ql-block">【艾娃·温德尔】:心理学家、系统式伴侣及家庭治疗师,德国兰休特应用科学学院社会工作心理方向教授,擅长从系统视角解析亲密关系与家庭心理议题。</p> 妙言警句 <p class="ql-block">1. 没有人会毫无缘由地因小事而生气,因为没有一种情绪是突然爆发的。</p><p class="ql-block">2. 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源于我们所经历的各种负面体验。</p><p class="ql-block">3. 蚊子虽小,却能在大象的世界里掀起波澜;大象虽大,也可能在蚊子的智慧前低头。</p><p class="ql-block">4. 不要轻视那些躲在暗处的力量,它们或许能改变整个局面。</p> 阅读心得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日常工作中总会面对孩子们各式各样的行为表现:或许是争抢玩具时的哭闹,又或许是集体活动中的沉默。我们常常下意识地聚焦于“安抚情绪,引导行为”,却忽略了探究这些表现背后,孩子们未曾直白表达的真实需求。《躲在蚊子背后的大象》一书,恰好为我打开了全新的教育视角,让我学会跳出“解决表面现象”的惯性,去读懂儿童世界里被隐藏的核心诉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与幼儿的相处中,“冲突表现”是最易被关注的“蚊子”。以往面对孩子间的争抢与争执,我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快速介入,通过讲道理、明确边界的方式平息矛盾、制止冲突。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孩子的哭闹与争抢,从来不是单纯的“不懂分享”或“性格任性”,其背后往往藏着对“安全感”的渴求这头“大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尚未成熟,当他们感到需求被忽视、情感未被理解时,便会用最直接的行为来传递情绪。真正有效的教育,应当是成为孩子的“情绪翻译官”,透过冲突的表象,捕捉他们内心对被关注、被理解的需求,用耐心引导他们学会正确表达,让安全感成为化解矛盾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孩子的“沉默”,同样是容易被误读的“蚊子”。在集体活动中,总有一些孩子不愿主动发言、不愿参与互动。《躲在蚊子背后的大象》让我明白,沉默并非孩子的“性格短板”,而是他们传递需求的另一种方式——这背后藏着“渴望被倾听”的“大象”。幼儿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敏感,有的孩子可能因担心表达不好而不敢开口,有的孩子可能因过往表达未被重视而选择沉默。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做的,是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包容的表达环境,用温柔的态度传递“你的想法很重要”的信号,让孩子感受到,即便不主动发声,他们的存在与感受也会被看见、被尊重,从而慢慢卸下心理负担,愿意主动分享内心的想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完《躲在蚊子背后的大象》,我对幼儿园老师的职责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习惯,更重要的是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观察者”与“守护者”。孩子们的每一个行为、每一种情绪,都不是毫无意义的“问题”,而是他们探索世界、表达自我的独特方式。那些看似微小的“蚊子”背后,是他们对爱、安全感、自主与尊重的渴望,是支撑他们成长的核心需求——这才是儿童世界里真正的“大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未来的工作中,我会带着这本书给予的启示,放下固有的评判标准,用更细腻的观察去捕捉孩子的需求,用更耐心的倾听去理解孩子的内心,用更温暖的态度去回应孩子的成长。我相信,当我们真正读懂了“蚊子”背后的“大象”,才能给予孩子最贴合他们成长需求的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被理解、被尊重的环境中,自信、快乐地成长。</p> 读书教师介绍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月,毕业于郑州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拥有多年幼儿教育一线工作经验,从教以来,她多次参与课题研究,撰写的教育论文获市级、区级奖项。王月老师始终坚守“以爱育爱,以心启智”的教育理念,尊重每个幼儿的独特性,用耐心引导孩子探索世界,用爱心守护幼儿成长,助力孩子们在快乐中实现全面发展,赢得了孩子的喜爱与家长的认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