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游记602】青岛浪漫:中山公园秋菊浪漫

星空

【星空游记602】探中山公园秋菊浪漫,感受秋天十大雅事之首的品菊、赏菊、饮菊、题菊、画菊等雅趣。 【星空游记】拍摄曾经去过的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情,记录曾经感悟到的美景美色、风土人情、地理地貌、历史背景、传说故事,在星空走不动的那天重新看看也是一种美好的回忆和快乐。我国著名的游记有:《山海经》、《历游天竺记》、《徐霞客游记》等,星空不是旅行家,随性而已。闲来无事,整理照片,写个游记,记录照片的出处,回头再读,每张照片,犹如重游,其乐无穷。 游记不属于文学创作,只是忠实地记录所走过的路,以及那山、那水、那景、那人、那事、那情。星空也不是历史、地理、民俗的专家学者,只能做一个文字搬运工,串接专家学者研究的公开资料,偶尔写一点个人感受,希望下次去的时候能有点更深的体验。分享是一种快乐,偶尔看到星空游记的朋友,欢迎指点迷津,并在此一并感谢,不再回复,见谅。 2025年10月31日,星期五,天气:阴。青岛中山公园的菊展已开始多日,人流如梭,大妈们成群结队的涌来,一个个花枝招展的装扮,摆出一付势与秋菊争艳的架势,令人瞠目结舌。 星空很理解这些大妈们,年轻时没有时间,没有机会,现在虽然老了,但总想弥补一下青春时的遗憾。所以她们到处旅游、爬山、拍照,或者去学习书法、绘画、器乐、跳舞、唱歌等,虽然不够专业,但却乐在其中。 今晨,天空阴沉,天空还下着蒙蒙细雨,菊花象被天降甘露一般,花瓣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水珠,显得格外娇嫩艳丽,正是赏菊拍菊的最好机会。 因为天气原因,阻止了很多人的脚步,今天前来赏菊的人不多,很多都是扛着长枪短炮的来年摄影爱好者,有几个大爷背着装满摄影器材的大包,身上挂着三个相机,尽显摄影大师的风范。 青岛中山公园,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文登路28号,北依太平山、青岛山,南临汇泉湾,占地面积67.4万平方米,是青岛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中山公园的前身为明代会前村,1901年德国殖民时期始建,1902年改建为植物试验场,后历经旭公园、第一公园等名称,1922年更名为第一公园并增建动物园,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更名为现名,2008年起免费开放。 公园以樱花长廊、雪松繁育基地及会前村遗址著称,形成“春观樱、夏赏荷、冬溜冰”的景观特色。园内保留孙文莲池、玉兰园、2001年落成的孙中山雕像等历史景观,定期举办菊花展、艺术灯会等活动,其中第38届菊展于2022年展出4万余盆菊花。 2025年7月,“青岛之夏”艺术灯会在此举办,设置6大主题区域,首创“昼观林相·夜赏光影”双模式。同年8月,去年刚刚完成修缮的小西湖凉亭,莫名其妙的突然发生垮塌,感觉小西湖缺少了灵魂。 青岛解放以后,青岛市政府对公园进一步规划建设,使公园景观日臻完美,成为在国内颇有影响的综合性公园。<br> 与公园大门正对的是著名的樱花路。樱花路直通动物园内,成为中山公园的主干道。路两侧上万株旬,樱花重重叠叠,形成了美丽的樱花长廊。至5月上旬淡粉色的单瓣樱花和浅红色的重瓣樱花堆满树枝,争芳斗艳,灿若云霞。此时的中山公园可谓梦幻般迷人。 现代著名文学家何为先生曾对此有过生动的描述。在他的《樱花之忆》一文中这样写道:“那一大片一大片艳丽夺目的樱花,像桃色的云,像迷茫的雾,像透明的泡沫,比飞絮更轻柔,比雪花还要耀眼。它好像是在人们不经意之中突然灿烂起来,容光焕发,妩媚动人,给每个游人以无尽的喜悦。繁花似锦,就压在你的头上,你仿佛感到整个身体轻盈地浮泛在樱花的海洋里。温柔的樱花似乎要把你轻轻地从地面上托起来。”寥寥数语,把“东园花海”的迷人意境,描绘得淋漓尽致。 公园一年一度的夏季灯会和深秋菊展,也是最受游人欢迎的活动。每年仲夏之夜,公园内彩灯齐放,来自成都、自贡、南京等地的各式官灯、纱灯、船灯和公园的传统花灯争芳斗艳,异彩纷呈,引得无数灯谜如痴如醉。公园灯会始自1979年,此后一年一度越办越红火,已成为可与樱花盛会相媲美的又一大型游园活动。 金秋菊展早在50年代就已开始,1957年已展出700余个品种。此后,一年一度,展出品种已超过700种,紫色的帅旗、黑色的墨荷,以及鸳鸯展翅、天马迫风等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菊中珍品。 休闲小栈,装点得十分典雅浪漫。 在金秋十月的青岛,菊香四溢,令人陶醉。2025年10月18日,青岛市第41届中山公园菊展盛大开幕,主题为“菊香满岛城,繁花映锦年”。 本届菊展不仅展示了色彩斑斓、品种繁多的菊花,更通过“公园+”理念,将人文、艺术与科普元素巧妙结合,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视觉与感官的盛宴。 此次菊展汇聚了超过300种菊花品种,共计2万余盆,包括独本菊、七彩菊、悬崖菊和盆景菊等,丰富的造型和色彩让人目不暇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传统的造型菊花外,今年还特别增设了中式菊艺插花展示,和十二生肖、海狮、章鱼等艺术造型菊,为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体验。 菊展的布置精心打造,覆盖了中山公园南门至西门的环形路线,延伸至动物园北门。沿途设置了20余处主题花景,如“菊韵流霞”、“瑞兽呈祥”、“菊艺长廊”等,结合时令花卉,营造出多层次的游览体验。 南门区域以悬崖菊为主景,花朵如流霞般倾泻而下,形成富有节奏感的入口景观;喷泉区域则展示了十二生肖造型菊,寓意着吉祥如意。 在“菊艺长廊”中,游客可以欣赏到书画、调色板艺术与老照片的展陈,感受艺术的魅力。而“时光院落”则通过80-90年代的生活老物件,唤起市民的时代记忆与情感共鸣。此外,小西湖的木平台区域还设有中式插花与茶道体验,知名花艺师现场授课,传递东方美学。 本届菊展不仅是一场花卉盛宴,更是一次融合艺术、记忆与生态理念的文化实践。展期间还同步开设园艺市集,集中展销菊花盆栽和文创产品,为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游园服务。 本届菊展将持续至11月中旬,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共赴这场金秋菊宴,感受青岛的自然之美与人文韵味。 岁月极美,在于它四时各具韵味,而说到最优雅的季节,毫无疑问是秋天。它恬静、丰美、成熟,宛如一位风华正茂的佳人,风韵天成。 最优雅的秋天,当然要做最优雅的事,今天就来分享秋天的十大雅事,愿我们:在温柔的秋光中邂逅美好,在生活的琐碎中拥有闲情,活出独属于中国人的极致浪漫。 【赏秋菊】是秋天的十大雅事之首。秋意浓,霜露降,桂花落,秋菊开。菊花,在秋风中开得飘逸潇洒,留给世人阵阵怡人香气。 无意争奇斗艳,不争不抢,热烈而不放肆,甘做萧索秋日的点缀。恬静淡然的美,只消瞧上一眼,秋燥便也是要减了几分。 “朝饮木兰之坠露,夕餐秋菊之落英。”饮坠露、食秋菊,足以展现屈原的纯洁高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已然成为菊花的化身,既有一份与世无争,也有一身不屈的风骨。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 春有百花秋有菊,这个秋天,赴一场菊花之约,让你在暖阳普照的日子里,尽享菊香芬芳的愉悦之情。 秋夜微凉,月华如水。当指尖轻启这只“金菊秋月提篮”,时光仿佛倒流回千年前那个诗意盎然的夜晚。金漆绘菊,栩栩如生;“庚申秋月”、“亲如手足”八字旁白,无声诉说着一段深厚情谊。 提篮通体以金漆绘饰秋菊,寓意秋日丰收与高洁品格,“庚申秋月”定格时间,“亲如手足”见证情谊,每一道线条都承载着匠人对秋日雅趣的理解。 这不仅是器物,更是古人秋日雅集的生活见证。内盛精巧糕点,伴文人墨客赴一场秋月之约。 提篮轻启,甜意与秋意交织,成为夜色中最具体的暖意。正如唐代诗人王建在《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所描绘:“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中那份望月怀远的秋思,正与提篮承载的情谊遥相呼应,提篮虽静,却藏尽了千年秋夜的月色与诗意。 如今,我们或许不再提篮赴会,但那份对秋日的感知、对团圆的渴望,依然如故。执此提篮,我们触碰的不仅是文物,更是千年未变的东方情愫——对自然的敬畏,对友情的珍视,对生活的诗意经营。 秋意正浓,何不寻一个望月之夜,与挚友相聚?纵然不复提篮盛点,但那份传承千年的秋日情怀,依然可以在今夜,被我们温柔接续。一件器物,一个秋天,一份跨越千年的共鸣。 秋天到了,枫叶红了,菊花开了,明黄的菊花,在一片清霜中,香气扑鼻,卓然而立。 陶渊明是最爱菊花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他的名句。有菊花,不能无诗,古人写菊花的诗词很多,一片清霜下,菊花卓然开。 最感动的菊花诗词。《野菊》唐·王建: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最有节气的菊花词。《寒菊》宋·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最愉悦的菊花诗。《饮酒·其七》魏晋·陶渊明: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最有情怀的菊花词。《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宋·辛弃疾: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西风一夜霜。 最优雅的菊花诗。《赵昌寒菊》宋·苏轼: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青春的菊花诗。《重阳席上赋白菊》唐·白居易: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最钟情的菊花诗。《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最有气势的菊花诗。《不第后赋菊》唐·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最倔强的菊花诗。《满江红·雨后荒园》金·段克己:雨后荒园,群卉尽、律残无射。疏篱下,此花能保,英英鲜质。盈把足娱陶令意,夕餐谁似三闾洁?到而今、狼藉委苍苔,无人惜。 堂上客,须空白。都无语,怀畴昔。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飒飒凉风吹汝急,汝身孤特应难立。谩临风、三嗅绕芳丛,歌还泣。 最有义气的菊花诗。《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宋·钱时: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菊花自信而恒定,无惧岁月沉淀的变幻,她的美丽灿烂却又刚强坚定,永远浴火重生。 菊花不惧风霜,傲然挺立,像极了一个倔强不屈的灵魂,没有什么困苦能打败我,我终会克服万难,傲然在这天地间。 【菊花浪漫】秋意浓郁,菊花浪漫。天寒露重,岁月无伤。秋风暮阳,梧叶飘黄。红枫早霜,残荷菊香。 时序九月,夏日的喧嚣慢慢淡去,秋日的韵味在枝叶间悄悄伸张开来。草木披色,山长云轻,阳光虽然依旧张扬,不过空气的味道却一天天清峻了。 秋,风轻了,云淡了,心爽了。秋,菊黄了,花香了,人醉了。 秋季里的菊,以它独特的魅力,在微风的轻抚下,争奇斗艳,粉墨登场。它那啊娜多姿的倩影,胜过了隆冬的腊梅,赛过了夏季的荷花,压倒了春天里的月季。独树一帜,繁华似锦,秋菊不愧为花魁之首,在浪漫的秋季里,演绎着自己醉人的风采<br> 菊花,它们有那样熟悉的清香,熟悉的颜色,熟悉的姿态,它们远离了花红柳绿,用白,黄,粉,绘出了一幅最朴素的风景。 秋天,百花凋谢之时,唯独菊花迎着秋风争奇斗艳。田野边,花丛中,处处都有它们啊娜多姿的身影,放眼望去,那大片大片的菊花,红的似火,黄的若金,粉的如霞……,色彩斑斓,姿态各异。 有的洁白如雪,纯净无暇,光芒四射,似太阳洒下的光辉,有的粉红娇艳,温柔可人,仿若少女羞涩的脸庞。 它们或昂首挺胸,或低头浅笑,或翩翩起舞,每一朵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菊花,如一位优雅的仙子,悄然绽放,为大地增添了一份浪漫的色彩。把大自然装点得更加绚丽了。 菊花的香气,淡雅而清新,不似玫瑰的浓烈,不似茉莉的馥郁,却有一种让人心灵沉静的力量。轻轻地吸一口气,那淡淡的芬芳便萦绕在鼻尖,让人陶醉其中,忘却了世界的烦恼与疲惫。 以月份为轴划分四季:感时应物,体味生命,心随季迁,情由境转,岁时之赏,皆为真趣。<br> 每到深秋,败絮残花西尽去,寒菊绽放傲霜天。它绚丽多彩的色,千姿百态的形,淡雅四溢的香吸引着众人,它的高尚情操和超凡脱俗被世人传颂至今。<br> 梅兰竹菊是指:梅花,兰花,竹,菊花。被人们称为“四君子”。品质分别是 :傲幽坚淡。 梅 ,兰 ,竹 ,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文和艺人字画中常见的题材,号称花中四君子。四君子并非浪得虚名,它们各有特色。 梅 :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兰 :空谷幽放,孤芳自赏,香雅怡情,是为世上贤达;竹 :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菊 :凌霜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势,是为世外隐士。 梅兰竹菊四君子以其独特的品性和气韵,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长河中傲然挺立,成为清廉文化的璀璨瑰宝。它们是历代文人墨客用以寄托高洁情操,表达坚贞志向的象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当秋风渐起,霜华初降,青岛这座年轻而又迷人的城市,在中山公园菊花的簇拥下,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中山公园的菊花,从传统的独本菊、多头菊,到新颖的案头菊、悬崖菊,再到充满创意的立体花坛、菊花长廊,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 特别是那些精心设计的菊花造型,如菊花孔雀、菊花龙、菊花凤凰等,更是将菊花的美与艺术的巧思完美结合,让人在欣赏中感受到菊花文化的深厚底蕴。 秋天和青岛的适配度拉满,漫步在满是菊花的中山公园走走停停,听听花事、赏赏菊花、逛逛小吃摊位品品美食,岂不乐哉。 赏菊,一直是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习惯,远从古代的京都帝王宫廷、官宦门第和庶民百姓,近至当今中国各城市的人民群众,每年都在秋天举行菊花会、菊展和菊式等各种形式的赏菊活动。<br> 利用菊花为背景,展示菊花文化和菊花用途,如品菊、赏菊、饮菊、题菊、画菊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菊文化活动,深挖菊花文化内涵,展示菊花文化品味。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 菊花不仅被视为一种药用植物,在中国文化中也拥有丰富的意象,通常象征着高洁、隐逸、等品格,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菊花也常常被用来表达这些品格的追求: 1、高洁与孤傲:菊花常被视为高洁和孤傲的象征,代表不畏艰难、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陶渊明的诗《和郭主簿》中写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2、隐逸与闲适:菊花还象征隐逸,古代文人常以菊花自喻,表达其不愿与世俗同流、追求闲适生活的心态。菊花作为隐士的象征,也体现在许多古诗词中。 3、重阳节习俗。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中国人有重阳节登高、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礼记·月令》记载:“季秋之月,鞠有黄华”,说明了菊花与重阳节的关系。菊花因其傲立寒霜的特性,被看作是长寿和坚贞的象征,因此,重阳节赏菊也寓意着对长辈的尊敬和祝福。 当深秋的微风轻轻拂过,菊花在这金色的季节里悄然绽放,带来了一场关于美与诗的盛宴。在菊展之中,听一首《菊花台》如同一缕秋风,穿越时空,带我们走进那诗意盎然的世界。 在古代诗人元稹的笔下,菊花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承载了无尽情感的象征。他的《菊花》一诗写道:“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句简洁而深邃的话,表达了菊花在百花之中独特的韵味与坚韧,正如深秋的菊花,虽在寒风中盛开,却依旧顽强,散发出独特的芬芳。 而黄巢的《菊花》更是将秋的情怀与菊花的坚韧结合在了一起,写道:“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这不仅是对菊花盛开的期待,更是对岁月流逝的感叹。菊花以其独特的姿态,成为了秋天的主角,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感受自然的美好。 郑谷在《菊》中提到:“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这句话则提醒我们,菊花的价值不仅在于外表的华丽,更在于其深厚的内涵。它在秋天的寒风中,依然傲然挺立,彰显出一种不屈的精神。 而范曾大在《赏菊》中则以“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表明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正如菊花在秋天绽放的瞬间,让我们在这一刻品味生命的真谛。 在这个深秋的季节,菊花不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诗人心灵的映射。无论是《菊花台》旋律,还是古老的诗句,都在提醒我们,生活的美好在于发现和欣赏那些细微的瞬间。 让我们在这个浪漫的秋天,徜徉于菊花的海洋中,感受那份来自自然与人文的深情交融。 【菊花】是菊科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日本国花。由某些野生菊经种间杂交演化而来的。菊花原产于中国,唐宋时代,菊花经朝鲜传到日本,十七世纪传到欧洲,然后再传到美洲。 菊花可按照花径、花期、花色等区别分类,历史上的菊花品种分类是以色为主的,清朝《广群芳谱》所记载的菊花品种就有300~400个,目前品种有数千个,并且每年都在不断增加。 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花中四君子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在中国古代菊花有许多精神内涵,比如菊花有“花中隐士”的雅称;又被誉为“十二客”中的“寿客”,有吉祥、长寿的含义;诗词中用菊花比喻品行高洁的人,象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命名由来】以花期命名:菊花 祝顺庭/摄西周时代:菊自有文献记载起,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西周时代就有菊花的相关记述,《礼记》一书曰:“鸿雁来…鞠(菊)有黄华”。菊花的“菊”,在古代是作“穷”字讲,意思是一年之中花事到此结束,菊花的名字就是按照它的花期来确定的。因为九月是阳,所以菊花表示九月九日重阳节这个意思,后来“重阳节”赏菊这个习惯由此而产生。 色彩与形态命名:菊花的花朵多为黄色,因此有“黄华”、“黄英”、“黄蕊”等称呼。又因为黄色在古代文化中地位尊贵,所以菊花也被赋予了“金英”、“金茎”、“金蕊”等雅称。 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和品种的增多,菊花的颜色逐渐丰富,但黄色菊花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在古代文献中,如《尔雅》、《诗经》等,都有对黄色菊花的描述和赞美。“菊”字也写作“鞠”。 “鞠”是“掬”的本字。“掬”就是两手捧一把米的形象。菊花的头状花序生得十分紧凑,活像抱着一个团儿似的。人们发现菊花花瓣紧凑团结一气的特点,所以叫作“菊”。 文化寓意命名: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寓意丰富,常被赋予长寿、吉祥、隐逸等象征意义。因此,也有“寿客”、“延年”、“隐逸花”等雅称。这些名称不仅体现了菊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情感。 菊花的命名由来是多样化的,既包括了对其花期、形态、色彩的直接描述,也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些名称不仅是对菊花本身的赞美和描述,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菊花分类】可按照花径、花期、花色等区别分类,历史上的菊花品种分类是以色为主的,清朝《广群芳谱》所记载的菊花品种就有300—400 种(清初153个)。至20世纪,品种已不下数千。南京农业大学收集保存了3000 多个菊花品种的5000 多份种质资源,成为中国菊花种质资源保存中心。 【花期分类】1、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 月及9 月各开花一次。现今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可在阳历5月及10 月各开花一次。2、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 月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 月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3、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 月至翌年1 月。 【花径分类】1、大菊:花的直径在10 厘米以上,多用作多本菊和标本菊栽培。2、中菊:花的直径为6-10 厘米,老用作花坛菊及大立菊栽培。3、小菊:花的直径在6 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园或陈设。 单色菊花: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个色系又可分成多个色调。这就比较难以描述和准确把握。 复色菊花: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色彩变化也较丰富。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有背腹两种颜色的,如背面为黄色腹面为红色的”金背大红”;有花瓣以一色为底色,其上有其他颜色条纹或斑点的,如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色,先端为黄色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凤”、“绿水”。 【菊花花语】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菊花的颜色多种多样,含意也不尽同。 黄色的菊花:淡淡的爱;白色的菊花:在中国哀挽之意,一般用于追悼死者的场合;在日本,则是贞洁、诚实的象征。暗红色的菊花:娇媚。 四季更迭,转眼又是一秋,万花已凋谢,却是赏菊好时节。 作为家门口的游园赏花佳地,每年秋季,中山公园园内各色菊花清新淡雅,装扮着秋日的静美时光。 漫步于菊展之间,人们仿佛置身于一个五彩斑斓的菊花世界。从纯美到复色交织的绚丽,从经典独本菊到创意盆景菊,每一朵菊花都是大自然与园艺师匠心的结晶,让人流连忘返。 菊花,不像牡丹那样富丽,也没有兰花那样名贵,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受人偏爱。有人赞美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高洁的气质,而元稹的这首咏菊诗,则别出新意的道出了他爱菊的原因。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