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深入践行“枫桥经验”,推动“小事不出网点、矛盾就地化解”服务理念落地生根,切实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主体责任,11月3日,光大银行海拉尔东街支行围绕“美好陪伴·弘扬枫桥经验”主题,精心组织并成功开展了一场面向在校青少年和老师们的专项金融教育宣传活动,将金融知识普及与纠纷源头预防深度融合,有效延伸了金融服务与消保宣教的触角。</p><p class="ql-block">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对于金融行业来说,我们本次的金融知识宣传活动就是要坚持预防在前。</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支行积极联动新城区胜利街学校,以“金融服务进学校”的形式,为五年级1班的同学们带去了一堂别开生面的青少年金融启蒙课。我行派出专业讲师团队,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在青少年心中播下金融安全的种子,早期构筑风险防范意识。</p> <p class="ql-block"> 一、《疑邻盗斧》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 课堂开始,由光大银行的金融讲师给孩子们带来一则出自《吕氏春秋》的小成语故事-《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开始观察邻居的儿子。结果越观察越觉得就是他,无论是神态表情,还是言谈话语都像是偷了斧子。于是,这个人把邻居告到了衙门,他坚持是邻居偷了斧子,邻居坚持自己没有偷,两个人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县令大人用“枫桥经验”化解了他们的矛盾,所谓“枫桥经验”就是采用多元化化解调解矛盾,既方便又可以快速解决纠纷。</p><p class="ql-block"> 二、强化案例警示,提升辨别能力</p><p class="ql-block"> 互动环节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同学们踊跃分享自己听闻或经历的疑似诈骗情境,如“游戏内索要手机号及验证码”、“免费皮肤诱导扫码”等。我行讲师精准抓住这些鲜活案例,顺势开展了深入的“以案说险”分析,生动剖析了诈骗分子的常用伎俩,明确告知同学们“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核心原则,并反复强调“验证码是资金安全最后防线”的关键概念,有效提升了同学们对常见诈骗手法的识别与防范能力。</p><p class="ql-block"> 三、深化财商启蒙,传递消保理念</p><p class="ql-block">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防诈骗知识科普,更是一次积极的财商启蒙实践。我行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引导同学们初步建立对金钱的正确观念,理解财富积累的正当途径,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种子深耕于青少年心田。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掌握了实用的金融知识,取得了预期的宣传教育效果。</p> <p class="ql-block"> 为了更好地提升消费者对调解工作的认知度,参与度和认可度,来自光大银行的金融宣传者们还为老师带来相关金融防范的提示,如提示消费者抵制“不当得利” “消除负债”等诱惑,理性表达诉求,妥善解决纠纷等。</p><p class="ql-block"> 此次走进校园,是我行将“枫桥经验”中“矛盾预防前移”理念与金融消费者教育相结合的一次成功探索。未来,光大银行海拉尔东街支行将持续创新宣教形式,丰富活动内涵,主动走进社区、校园、企业等更多领域,致力于从源头上化解金融纠纷,增强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切实履行我行在维护金融稳定、保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社会责任与担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