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打开抖音,一些攻击婆婆的段子总能刺得人心里发疼。视频里,儿媳对着镜头唾沫横飞,要么嫌婆婆“不讲卫生、身上有味”,要么骂老人“懒装病、做饭难吃”老人提的千辛万苦种的新鲜蔬菜被称为“破烂菜”弃之门外,动辄叫嚣着“赶回农村去”;转头却又盯着老人的退休金分毫不让,算盘打得噼啪作响。更令人心寒的是,这些凭空捏造的情节,配上错字连篇的文案,竟能收获一些人点赞,而背后那些任劳任怨的老人,却成了被调侃、被攻击的对象,怎能不让人替他们叫屈鸣冤?</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可怜天下父母心,世间少有父母不为儿女操劳一生。他们或许穿着旧衣,是因为把新衣留给了孙辈;或许做饭口味单一,是因为一辈子习惯了迁就家人;或许身上带着烟火气或药味,是因为常年操持家务、积劳成疾。就像那些默默付出的老人,用自己的退休金补贴房贷,包揽家务带孙辈,只想着“扶上马送一程”,把晚年的精力全耗在了儿女身上 。他们不懂什么是“精致生活”,却把最好的都给了家人,把儿女拉扯大,供他们读书;他们不善言辞表达,省吃俭用,用自己的积蓄,为儿女买房成家,用行动书写着最深沉的爱;他们舍弃老伴,屈身子女家操劳家务,带领孙儿。可这样的付出,在某些段子里,竟成了“脏、懒、无用,吃货,老不死”的罪证,何其荒谬,何其伤人!</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恶意段子的泛滥,绝非偶然。在“流量为王”的逻辑下,一些人为了涨粉变现,刻意编造婆媳矛盾,“妖魔化”婆婆形象,把低俗当卖点,把刻薄当个性 。而平台的审核缺位,更让这些歪风邪气有了滋生的土壤,错字连篇的恶意言论肆意传播,不仅扭曲了真实的家庭关系,更污染了社会风气。要知道,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婆媳之间本应是相互包容、彼此温暖的亲人,而非相互攻击的对立面。那些刻意渲染对立的段子,看似博人眼球,实则加剧了代际隔阂,破坏了传统美德。</b></p> <p class="ql-block"><b>所幸,并非所有家庭都被这些恶意裹挟。总有儿子坚定地维护父母的尊严,用理性化解矛盾,用担当撑起家庭的温度;总有儿女懂得感恩,珍惜父母的付出,用陪伴和尊重回报养育之恩。这才是生活的真相,是藏在柴米油盐里的温情。这些人物,大家网上不陌生吧?他们是有良心的,正义的儿子,能顶住歪风邪气的男子汉!</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更不该是恶意滋生的温床。平台应当扛起审核责任,清理低俗恶意内容,不让歪风邪气误导公众;创作者更该守住道德底线,摒弃“以丑为美”的流量密码,多传递正能量的家庭故事。而我们每一个观者,更要保持清醒,别被虚假段子带偏认知,别让恶意言论寒了父母的心。</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百善孝为先,敬老爱老从来都是刻在我们骨子里的美德。那些为儿女操劳一生的老人,值得被尊重、被善待,而非被调侃、被攻击。愿我们都能拨开网络的迷雾,看见父母的付出,用包容替代指责,用感恩温暖岁月,别让恶意段子,凉了天下父母心,坏了世间的温情与正气。</b></p><p class="ql-block"> </p> 切莫忘,父母恩情大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