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r></h5><h5>昵 称 淡 泊 人 生<br></h5><h5>美 篇 号 42893537<br>课 文 《为了忘却的记念》<br>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中册</h5> <div><br></div> 龙华烈士陵园我去过多次, 因为这里埋葬有1700余名烈士的英魂,鲁迅先生《为了忘却的记念》中的“左联五烈士”,也是在这里被杀害的。“龙华千古仰高风”表达了人们对烈士的崇高敬仰之情。<br> 寻着课本线索 ,10月25日,我再次来到上海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走进龙华烈士陵园,只见入口广场宽阔,树木葱郁,一座灰白色花岗岩建造的牌楼矗立在中央,正面镌刻邓小平题写的“龙华烈士纪念碑” 七个鎏金大字,熠熠生辉。园旁“红岩石”巍然高耸,象征革命烈士威武不屈的精神。共同构成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br> <div><br></div><div> 穿过牌楼 ,沿着龙柏甬道前行,映入眼帘的是开阔的纪念碑广场。纪念碑正面镌刻江泽民题写的“丹心碧血为人民”七字,象征先烈为人民献身的信念。反面是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署名的碑文。</div> <div><br></div><div> 两组主题雕塑分列纪念碑两旁,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看到烈士威武不屈的样子,我的思绪不由回到了那血雨腥风的年代。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1931年2月7日深夜,“龙华二十四烈士”高唱《国际歌》,昂首阔步,憾然赴死。</div> <div><br></div><div> 拾级而上 ,前面是龙华烈士纪念馆,陈云题写馆名,是陵园的主体建筑,里面收藏了很多珍贵的文物和资料。</div> <div><br></div><div> 步入展馆,我径直来到“左联五烈士” 的展区前,通过文字和图片介绍得知,这五位烈士分别是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他们生前以鲁迅先生为旗手,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以笔杆子为武器,宣传进步思想,鼓舞民众斗志。胡也频说:“文学不是艺术之功宫里无用的宝石,而是社会革命最有力的斧头。”</div> <div><br></div><div> 1931年1月17日 ,“ 左联五烈士 ” 不幸被捕,同年2月7日,他们与林育南、何孟雄等十八位共产党人,被绑赴龙华警备司令部的刑场,执行枪决。<br> 面对死亡 ,革命志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柔石和其他二十三人,“在龙华警备司令部被枪毙了,他的身上中了十弹。” 临死前柔石高喊:” 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的面。” 殷夫用翻译的诗歌表达心声:“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br></div> <div><br></div><div> 1933年2月7日深夜,鲁迅以《为了忘却的记念》为题,撰文纪念“左联五烈士”,鲁迅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的作家。”“悲愤总时时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表达内心悲愤之情。以下是《为了忘却的记念》手稿。</div> <div><br></div><div> 纪念馆背后是烈士墓区 ,这里安葬着 1700 多位烈士的忠骨,每块墓碑上都刻着烈士的姓名与生卒年份。墓区周围松柏四季都是绿色的,象征着英雄们的精神永远常青。</div> <div><br></div><div> 无名烈士墓合葬 271名在解放上海战役中牺牲、未留下姓名的解放军指战员的忠骨,这里也是千千万万为国捐躯无名烈士的安息之地。<br> 墓区造型独特 ,震撼人心。无名烈士雕塑一半藏于地下,一半露出地面,左臂奋力高举,象征着无名烈士虽然倒下,还要托起民族的希望。墓前常燃长明火,象征烈士精神永存。<br></div> <div><br></div><div> 穿过一片青翠竹林 ,我们来到烈士就义的地方,一块刻有“龙华二十四烈士就义地” 的石碑,静静矗立在绿色草坪上。四周有就义树、英烈坑、龙华墙和泰山石。</div> <div><br></div><div> 英烈坑里铁锈斑斑的脚镣手铐 ,还有尚未腐烂而留有枪弹洞穿的线背心,复原了当年烈士被秘密处决的现场。我们彷佛听到烈士刑前“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呐喊声,一阵枪响,这群年青的生命,永远定格在1931年2月17日夜晚。</div> <div><br></div><div> 噩耗传来,鲁迅悲痛欲绝,“我沉重的感到我失掉了很好的朋友,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表达了鲁迅敢于担当,勇于为烈士发声。</div><div> 制诗亭是一个五角形的木构亭子。“制诗”出自毛泽东为纪念鲁迅八十寿辰所作的诗篇:“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翩旋。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高度赞扬了鲁迅硬骨头精神。</div> <div><br></div><div> 制诗亭旁边是为了忘却的记念园,园名取自鲁迅先生的著名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园内雕塑栩栩如生,展示了龙华24烈士殉难时的高大形象,一个个铁骨铮铮、视死如归,烈士们在龙华监狱创作的诗歌,彰显了烈士坚持理想、至死不渝的龙华精神风貌:<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龙华千古仰高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壮士身亡志未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墙外桃花墙里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般鲜艳一般红。</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