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民丰到轮台的沙漠公路全长约522公里,是中国最长的贯穿流动沙漠的等级公路。这条公路的修建历时整整三年,于1995年正式竣工通车。背后是数万建设者在“死亡之海”中挥汗如雨的岁月——没有电、没有水、昼夜温差极大,风沙常常一夜之间掩埋刚修好的路基。他们用草方格固沙,靠骆驼运料,在几乎不可能的地方,硬生生铺出了一条绿色生命线。</p> <p class="ql-block">9月20日清晨,我们从民丰出发,大约一小时后抵达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的起点。阳光刚刚洒满大地,远处的地平线与沙丘交融成一片金黄。那块刻着“塔里木沙漠公路”的巨石巍然矗立,红色大字在晨光中格外醒目。绿色拱门下,彩绘图案在风中略显斑驳,却仍透出一股豪迈之气。站在这里,仿佛听见了当年推土机轰鸣、号子声震天的回响——这不仅是一条路的起点,更是一段传奇的开端。</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标志石碑前拍了张全体照。大家站在“塔里木沙漠公路”几个大字前,笑容灿烂,有人比出胜利的手势,有人张开双臂拥抱这片苍茫。背景里,公路笔直地伸向远方,像一把利剑劈开黄沙。那一刻,我们不只是游客,更像是即将出征的旅人,带着对未知的期待,踏上了穿越沙漠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驶入公路不久,我们就被两旁的绿意惊住了。谁能想到,在这片寸草不生的沙海之中,竟有如此绵延不断的植被带?灌木整齐排列,稀疏却坚韧,像是沉默的哨兵守护着这条生命通道。车轮碾过干净的路面,黄色分道线笔直延伸,头顶是无垠蓝天。阳光洒下来,整个世界安静得只剩下风声和引擎的低鸣。</p> <p class="ql-block">这些植物大多是耐旱的红柳、梭梭和骆驼刺,根系深扎沙中,靠地下滴灌系统维生。它们能在这片极端环境中存活,全靠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和一代代养护人的坚守。每一棵树都来之不易,是人与自然博弈又共存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公路两侧埋着黑色的输水管道,像大地的血脉,将珍贵的水源输送到每一处需要的地方。这些管道蜿蜒前行,连接着一座座水井房,支撑起整条公路的生态屏障。没有它们,再美的绿意也会被风沙吞噬。</p> <p class="ql-block">这条公里由中国石油公司投资兴建,为塔里木油田提供运输保障外,也为我们旅行者提供了穿越沙漠的机会。沿途每隔四公里就能看到一座水井房的标识牌,写着“中国石油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水井房 XXX”。这些编号从001到108,像一串沉默的坐标,标记着人类在荒漠中的存在。它们不仅是设施点,更是孤独守望者的家园。</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071水井房停了下来。蓝色的小屋配红色屋顶,在黄沙中显得格外醒目。屋外几株绿植顽强生长,仿佛在诉说生命的倔强。这里没有喧嚣,只有风声、沙响和定时巡查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071水井房的养护工人给我们介绍了是如何将地下水抽上来,通过输水管灌入到树木的根部,来保证树木所需的水分。每座水井房就只安排一个人守护,每位养护工以水井房为中心,负责南北各两公里,共四公里的绿化带。全年除冬季外,几乎无休。他们日复一日地检查管道、补种苗木、记录数据,在无边的寂静中坚守。孤独是常态,但正是这份沉默的坚持,让这条公路始终绿意不灭。</p><p class="ql-block">我们在071水井房附近的沙漠中,尽情地玩耍了一个多小时,我将在【40】集中专门展示。</p> <p class="ql-block">车子继续前行,窗外的风景不断重复着沙丘、灌木、电线杆和远方模糊的天际线。可越是单调,越让人感受到一种震撼——这不是自然的恩赐,而是人力对抗荒芜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中途我们再次停下车,站在路旁,望着四周的绿意与沙海交织的景象。有人深吸一口气,说:“真不敢相信,我们正走在沙漠中央。”阳光洒在脸上,微风吹起衣角,那一刻,我们与这片土地有了真实的连接。</p> <p class="ql-block">中午1:30,我们抵达塔中镇。从高空俯瞰,这座小镇像一颗钉子牢牢扎在沙海腹地,公路如丝带环绕,几栋建筑零星散布,却透出顽强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塔中镇被称为“沙漠第一镇”。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中国最孤独的小镇,被誉为“死亡之海”的塔中镇,是穿越沙漠唯一的补给站,加油站。饭店、超市、酒店、邮局等一应俱全。主街上中国石油的红色招牌格外醒目,“我为祖国献石油”几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没有繁华,却有一种粗犷的真实感。</p> <p class="ql-block">小镇建筑多为蓝白相间,简洁实用,适应着极端气候。沙丘在远处起伏,天空湛蓝,整个镇子安静得像被时间遗忘的驿站。</p> <p class="ql-block">镇口一排建筑上方写着“中国沙漠第一镇 塔中镇”,红旗飘扬,标语醒目。还有“沙漠博物馆纪念馆”和“塔中环保协会”的牌子,提醒着这里不仅是能源前线,也是生态保护的前沿阵地。</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里每人吃了一大碗水饺,价格没有想象的那么贵,很公道。在这水贵如油的地方,饮用水要从几百公里外的地方拉过来,但老板还用滴水的方式给我们提供了洗手水。但上厕所就没有这么奢侈了,多年未见的沟式旱厕还是薰倒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镇子入口处立着一座大型拱门,上书“征战‘死亡之海’”,两侧写着:“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句话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p> <p class="ql-block">下午2:40,我们行至距离轮台还有200公里处,前方正在修路。公告牌上写着K124至K148段封闭施工,我们只能在路边等待两小时。大家索性下车休息,有人坐在车旁刷手机,有人踱步闲聊。沙漠的宁静让人放慢节奏,连等待也变得不那么焦躁。</p> <p class="ql-block">终于等到放行的时候,我们抓紧上路。修好的路面平整而又舒适。虽然耽误了时间,但大家都很理解,感谢修路工人的辛勤付出。</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终于驶出沙漠公路,天空竟飘起了雨——在这片年均降水不足50毫米的沙海,雨水稀罕得像奇迹。雨点打在车窗上,模糊了视线,也洗去了满身风尘。前往轮台还有几十公里,我们决定在塔河桥商务酒店住下。</p><p class="ql-block">酒店外墙红灰相间,招牌醒目,楼下超市灯火通明。雨中的灯光格外温暖,仿佛在说:这一程,辛苦了。</p> <p class="ql-block">请继续关注:《2025自驾游新疆【40】沙漠嬉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