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千年古寺藏中国最高泥塑观音.访百篇乾隆御笔碑刻

茹月

<p class="ql-block">近三年间,我在埃及、希腊和土耳其参观了许多历史古迹。被这些国家那些千年前的历史遗迹震撼到仰慕。感叹在中国为什么没有保存下来足以匹敌的历史文物,也可让炎黄子孙参拜我们的祖先和中华文明?有一个解释,是因为我们的建筑材料大多数是木头建造的,大火或者自然枯朽,使得古建筑和古雕像很难保存数百年,更难保千年。</p><p class="ql-block">正当我难以释怀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今年五月份我前往天津的蓟州参加同学聚会,同时顺道拜访文学好友王清和。清和是北大历史系高材生,他的诗、小说和散文都极好,是我最佩服的当代作家之一。他告诉我蓟州有一处宝物一定要去参访,它就是全国仅存的三个辽代寺庙之一,独乐寺。除了高大的寺庙建筑本身,那里还有全国最高的木胎泥塑观音佛像、巨幅佛教壁画,都是千年的真古迹。而且保存的基本完好,十分难得。</p><p class="ql-block">一到蓟州,我们便一同前往独乐寺。当看到这座高大雄伟的庙宇伫立于县城中心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千年的木建筑和巨大的佛像竟在这个不大的小城镇里已经存在了千年。更难以相信的是,这样罕见的古迹,离北京,我家仅仅一个半小时的车程,而我却没有听说过它。看来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传承仍然不是寻常百姓关心的事情,人们喜欢去的旅游景点,更多的还是以风景秀丽和奇山异石为主,可满足视觉快感。历史古迹和人文风俗也许是太阳春白雪了,在普通人的概念里,远远没能引起足够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其实,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是她最有价值的财富。比如埃及,一个90%都是沙漠的国家,凭借5000年的古埃及历史遗迹、众多法老的古墓和雕像,成为世界旅游的热点。无论哪个国家的人都可以在埃及感受到古人类文明的辉煌。</p><p class="ql-block">蓟州与天津和北京主城区成三角之势,距离两城均有约一百公里路程。蓟州离北京郊区平谷很近,地处山区,所以并不喧闹,也许正因为如此,独乐寺和它附近的辽代白塔才未被破坏,得以保存。直至近些年,这里突然成为天津和北京的旅游胜地,变得热闹了起来。只因这里曾经是清朝皇帝每年前往东陵祭拜祖庙的必经之路,乾隆皇帝更是年年在此歇脚,夸赞这里的盘山:“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盘山因此成为天津和北京人夏季避暑休闲的热门景点。相对于盘山的热闹,独乐寺还是冷清了许多。</p><p class="ql-block">游独乐寺,在不大的庭院里,移步之间便可寻得自唐朝以来,辽、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古文化遗迹。时间在这方庙宇之间向我走来。我不知道,中国大地上哪里还会有这样的一个地方,受到千年五个朝代宫廷的重视,在不大的寺庙院子里留下各自的印记。五月的这一天,当我透过古老的山门屋脊向前望去时,看到的是伸延千年的历史足迹,听到的是时间行走的声音。</p><p class="ql-block">今天的独乐寺以建筑、泥塑和壁画为三绝。</p><p class="ql-block">第一绝:独乐寺是一所承唐代遗风的辽代建筑。它的发现据说是日本学者在上世纪30年代看到独乐寺山门屋顶正脊上的鸱尾,大惊。意识到这个庞大的古寺是辽代建筑。这么大型的千年木建筑在中国非常罕见。此事传入在北平中国营造学社任职的梁思成耳中。他于1932年到蓟州考察独乐寺并写了两篇有关独乐寺和白塔的考查报告发表在中国营造学会会刊上,称独乐寺为“无上国宝”。当时的梁思成刚刚学成归国。他认为这座辽代建筑与唐代敦煌壁画上面的建筑非常像,而与规范化的宋代(与辽代同时期)建筑不同。他推测这是因为当时辽的领土内没有受宋朝的建筑影响,保留了唐代的特点。</p><p class="ql-block">独乐寺的建筑很完整,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结构和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样本。与古埃及、希腊和罗马使用巨大石柱支撑屋顶,基本没有屋檐的结构不同,中国在唐宋时期还不会烧砖,大多是土坯砌墙,所以需要基座和大屋顶防止雨水损坏土坯。才有了古代的建筑非常大的屋顶和屋檐。在很难取得足够粗壮和长度的木材做大梁时,我们的祖先使用斗拱结构,支撑屋檐和横走的粱坊。而斗拱的形状和大小在每个朝代都不同。独乐寺的屋檐和斗拱与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建筑几乎一摸一样,是敦煌壁画的实物再现。</p><p class="ql-block">独乐寺建筑还有许多细节可以见证中国历史,比如具有中亚地区人物特点的屋顶脊兽(辽代是中原的契丹政权),还有庑殿顶、鸱尾、嫔伽、蹲兽、勾头与滴水等等,都与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有关。建筑就是历史的一张照片,它的每一个细节都在告诉来访者当年在这一块土地上发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独乐寺其实是一组建筑群。它建成于辽代,却开始于唐朝,并留有唐朝名人题写的匾额。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是辽代建成的,但是山门上的匾额“独乐寺”据说是明朝奸臣严嵩所提。尽管是奸臣,但是从书法本身来说,严嵩的字刚劲有力,结构严谨,配得上此寺的地位。观音阁提名匾,上书“观音之阁”四个大字。据说是唐朝诗仙李白所书,而“之”字那一点,是李白酒后从地上甩笔加上的。另悬两块匾,一是咸丰皇帝所书“具足圆成”,意为这里的菩萨已经修行圆满。另一块匾是乾隆皇帝题写的“普门香界”,寓意这里的十一面如来佛以她无边法力普度众生,香及佛国。香界在佛教中指极乐世界。仅看独乐寺的这些历史名人题写的匾额,就知道独乐寺的地位和分量非比寻常。</p><p class="ql-block">第二绝:泥塑。独乐寺的中心建筑观音阁是两层的全木结构。修建它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里面的木胎泥塑十一面观音菩萨像。此塑像高达16米,是全中国最高的木胎泥塑像。她的双眼透过观音阁二楼的窗户注视远处的一座辽代白塔和前来祭拜的人们。关于这座巨大的观音像,有人说这里原来有一尊铜观音像,因为李世民率兵东征时缺乏粮草而借用了铜像的铜,并许诺班师之日还它十倍金身。可后来他发现国库的金子全用来塑佛像还不够。有大臣上奏时误将十倍金身改为十倍泥塑金身,于是便有了这座十倍大的泥塑金身大佛。也正是因为大佛是泥做的价值不高,才躲过了千年来的偷盗和破坏,得以保全至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独乐寺的力士塑像也很符合唐代风格,使用比真实人物更加夸张的造型和肌肉,尽显豪劲遗风。这让我不由得想起许多日本的人物像。我总是不太理解为什么日本有许多夸张得狰狞的塑像。如果看到了独乐寺的哼哈二将塑像,就知道,其实我们历史上的力士像也是同样的夸张勇猛。这些力士像与真实存在的人像不太一样。而那时的菩萨们,则面露微笑,慈眉善目,身披长长的袈裟,表现了当时人们想象中的善和美。在独乐寺,非常值得看的除了最大的十一面观音菩萨,(她实际上是中性面相,符合早期观音菩萨的特点),还有倒坐观音(她是女人模样,非常美丽)。在十一面观音像两边还有两尊胁侍菩萨,她们以S形的站姿表现得非常亲和,比较接近世俗的状态。这样的站姿与典型的希腊和罗马雕像的S形站姿有异曲同工之妙。契丹民族在辽代同一时期,也占领了中亚的广大领土。在与希腊接壤的土耳其一带,他们一定看到了许多希腊和罗马时期的石头雕像,而那些雕像的标准站姿,身体大多数都呈现S型。</span></p><p class="ql-block">第三绝:壁画。观音阁的四面内墙上原来仅是白墙,1972年的一次修复,发现在白墙下有元朝绘制的十六罗汉和两明王的巨幅壁画。<span style="font-size:18px;">45米长,3.5米高。</span>这么大型的元朝壁画在中国十分罕见。壁画共有三层,分别是在明代有过两次重描。因为年代久远很多部位已经很模糊了。我在独乐寺礼品店里买了一本刘斌主编的《独乐千年》,才看到了许多壁画的细节。如果说日本人的佛像画是唐代风格,那么独乐寺壁画与日本的古画十分相像。看来日本确实全盘接受了中国唐代的文化和艺术,而且后来没有什么改变。</p><p class="ql-block">在观音阁的后面,明朝修建了韦陀亭,并有韦陀铜像一尊。</p><p class="ql-block">清朝的乾隆时期又在韦陀亭后加建了报恩院。报恩院的匾额是咸丰皇帝题写的,因为“院”字少了一横而出名。报恩院里有铜弥勒佛一座,居中。寒山、普化、道济(济公)和风波、四大疯僧站立两旁。还有大雄宝殿供奉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p><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时期,还在观音阁东院修建了行宫,为他每年祭祖庙路过这里时歇脚用。这里有28块碑刻被保留在行宫围廊的墙上。</p><p class="ql-block">独乐寺里乾隆皇帝的行宫就在观音阁的右侧,有回廊围着,一个小侧门进入。清朝的乾隆皇帝每年祭祖庙都来行宫休息一下,但不会在此过夜。在行宫回廊墙上的 御笔碑刻,雕刻着乾隆皇帝临摹名家书法的御笔和御书107篇。这些御临和御笔碑刻原来存放于清东陵附近隆福寺行宫内,后移到蓟县马伸桥议事厅,嵌于四壁(后改为马伸桥中学),80年代壁碑迁到独乐寺行宫院内。这些御笔,非常值得细细品味。我那天时间仓促没有仔细研读,但它们仍然使我重新认识了那个与我相隔280年的中国皇帝。我似乎看见他在练习书法。他聪明好学,不论什么文体,各种名人书法都可以学得很精。他有抱负,对治理国家很用心,常常抄写治国为民的警句提醒自己。他的文章很有哲理。作为统治着汉族的满族皇帝,他对研究汉文化如此用功,可见中华文化对于外族的影响非常深远。中国成为数千年不倒古国,如今仍然是世界大国,与中华文化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是分不开的。对中国历史了解越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越深入,就会越尊敬中国人。中国没有留下很多看得见的建筑和雕塑,但是我们传承下来的文化,使得我们成为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的文明古国。</p><p class="ql-block">我在蓟州能够有幸看到这么多历史、佛教和皇家古迹,即使远涉重洋也是值得的。更何况竟是无意之间的一次访问。(茹月写于2025年10月31日宾州)</p> 独乐寺山门。这么完整宏大的寺庙山门非常少见。因为它巨大和坚固,才得以在千年之中,历经多次地震而不倒,屹立至今。山门是中国建筑中独有的组成,它应当与庭院有一定关系。今天的独乐寺已经没有了与之呼应的院墙,或者原本就没有修建院墙。 独乐寺过去的山门入口。现在是参观路线的出口。 在唐宋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砖,所以房屋的墙壁通常用土坯砌。这样的墙怕雨水侵蚀。所以那时的房子必须建在石头基础的高台上,并修建大屋顶,保护墙壁。 独乐寺的大屋顶是当时最高级别的庑殿顶,有一道正脊和四道垂脊组成。正脊两端是鱼尾龙首吞脊的鸱尾,其有鱼形向上内卷的鸱尾(此为唐代特征)并且画着非常生动的鸱尾图案,是国内罕见的最早的仍然在原建筑上的鸱尾构件。垂脊与斗拱结合使得整个屋顶成飞翼状向上弯曲,非常美观。这样的屋顶在当时是级别最高的。加上工艺考究坚固,使得这个建筑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完好。屋顶的垂脊尖端处的骑兽小人叫嫔伽(清朝时叫骑凤仙人),后面有四个蹲兽。 山门前厅内,在过道两边分别站立着两座金刚力士。在明代的封神演义里这两座金刚力士被创造成哼哈二将。这是左边的金刚郑伦,能鼻哼黄氣制敵。 他手臂上夸张地塑造着突起的肌肉块。手指粗壮。 这是右边金刚陈奇,能口哈黃气擒將。 他怒目圆睁似乎在哈气。其实他们在这里被塑成的时候,并没有现在的名字。他的腹肌清晰可见。 在山门的后厅,两边的墙上分别有壁画,绘制着四大天王。这两幅壁画是清朝绘制的。 其中之一壁画。 山门内部的屋顶没有天花板,可以直接看到木制结构。这些木头就这样没有保护状态已经有千年,仍然不腐。可见建筑非常坚固。 山门后正对着观音阁。 从山门旁望向观音阁。两层结构非常坚固,建筑美丽。 <p class="ql-block">我与王清和在此留影。</p> 观音阁前有现代的香炉供游客上香。 观音阁和咸丰皇帝题的匾额。 观音阁的建造是为了保护这尊巨大的木胎泥塑观音像。不敢相信,时过千年,观音身上的彩绘依然颜色鲜艳。 观音像两边的胁伺菩萨。 站姿身体呈S形。 在观音阁的四面墙的下半部绘有十六罗汉。这是第二尊迦诺迦跋蹉尊者和第一尊宾度罗跋罗多尊者。 第一尊,宾度罗跋罗多尊者 第二尊,迦诺迦跋蹉尊者 第五尊,诺矩罗尊者。 在罗汉的脚下,绘有世俗人物。这些人物的服饰说明了壁画的年代应为元代左右。 第八尊,伐阇罗弗多罗尊者。 倒坐观音 <p class="ql-block">这个观音像很美。</p> 护法神关羽 护法神韦陀。 观音阁后门。 观音阁后侧面。 观音阁后面有一座明朝修建的韦陀亭。非常少见给韦陀单独建亭。 韦陀铜像。这个是根据梁思成照片重做的复制品。原件有说在日本,或者被日本人毁了做炮弹。 此钟通常用于报时、晨钟暮鼓、召僧礼佛、示佛法无常。这应当是现代建造的。<br> 此鼓常与钟配合,用于寺院法事、诵经、仪式时节、警醒世人等。这也应当是现在建造的。 进入清朝行宫的小侧门。 乾隆临摹苏东坡的御临碑刻。 <p class="ql-block">碑刻上方一般有一个翻写的说明牌。我的朋友王清和发现其中一个翻写牌里竟然出现了笔误。</p> 这个碑刻比较清楚,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李白诗。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游人并不多,所以竟然允许游人触摸这些珍贵的御笔碑刻。我赶快利用这珍贵的机会亲手触摸千年前留下的古迹。</p> <p class="ql-block">我坐的这个回廊也是古老的皇家建筑的一部分啊。按理说应当有200多年了。</p> 这剥离的红漆之下,是用麻布垫底的。现代人不是这样做的。 <p class="ql-block">行宫把门的石狮。与我在土耳其和希腊等国家见到的狮子雕像很不同。我们的狮子像神兽。而西方的狮子更接近自然界的真实狮子。</p> 每头狮子神态不同。 清代修建的报恩寺。 弥勒佛铜像。 <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这里的塑像是不是几百年前清代的文物。人们可以在这里许愿磕头。</p> 道济(济公)和风波和尚。 普化和寒山和尚。 大雄宝殿里供奉着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和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蓟州鼓楼。 蓟州古城商业街,有许多饭馆和纪念品商店。这些仿古建筑挺地道的。 甚至地下通道的进口也是这么华丽的建筑。这个好像有点过了。 这个也是地下通道进口。 鼓楼前的这个国旗杆似乎有点破坏整体画面。 我挺佩服这个区级城市,花这么大的本钱修建这些街道。 <p class="ql-block">注意看一下,这座华丽的古建筑里,放着一个大排风扇出口。可能是下面餐馆的排风口吧?这让我很吃惊,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p> 感觉这个大铜鼎与这里的氛围挺般配的。 <p class="ql-block">(茹月写于2025年11月2日宾州)</p><p class="ql-block">更多茹月散文:</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d1xcvfk" target="_blank">蓟州山隐共忆45年同学情 ‍文:茹月 图片:同学们提供</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g7kt3kd" target="_blank">土耳其,一生至少应当去一次的国家-(1)伊斯坦布尔</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2r2rav" target="_blank">探家的日子</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0lujip" target="_blank">初秋,在中山公园里的重聚</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8kd043g"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台北小驻</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1ej8cfq"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2020,在最美的秋季北上</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