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随心用力”

<p class="ql-block">随分用力”的核心,是不勉强、不贪多,用匹配当下能力的力度,一点点积累自我生成的能量,而非靠一次透支达成蜕变。</p><p class="ql-block">自我蜕变:</p><p class="ql-block">具体可落地为3个关键步骤,简单易坚持:</p><p class="ql-block">1. 定“小到不用等”的目标:比如想培养阅读习惯,不设“每天读1小时”,先从“每天读1页”开始,用极低门槛启动自我行动。</p><p class="ql-block">2. 做“只跟自己比”的复盘:每天结束后,只看“今天是否比昨天多做了1%”(比如昨天读1页,今天读2页),不与他人对标,避免内耗。</p><p class="ql-block">3. 给“微小成果”正反馈:完成目标后,立刻给自己一个小奖励(比如喝杯喜欢的茶、看5分钟短视频),让自我生成的过程有“甜头”,形成正向循环。</p><p class="ql-block">把“随分用力”迁移到教育孩子上,核心是不超孩子当下能力施压,不用“期待”代替“看见”,借匹配他节奏的微小引导,让孩子自己生成成长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随分用力”让孩子蜕变:</p><p class="ql-block">具体落地可参考3个方向,避免教育内耗:</p><p class="ql-block">1. 定“孩子跳一跳够得到”的目标:比如教孩子认字,不要求“每天认10个”,先从“每天认1个,能组1个简单词”开始,用低难度帮孩子建立信心。</p><p class="ql-block">2. 夸“孩子自己做到的细节”:不笼统说“你真棒”,而是具体夸“今天你主动把昨天认的字再读了一遍,比昨天记得牢,这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让孩子看见自己的力量。</p><p class="ql-block">3. 陪“孩子慢慢试,不急于纠正”:比如孩子自己穿衣服穿反了,不立刻抢过来帮他穿,而是说“你试着看看领口的标签,咱们一起找找怎么穿才对”,让他在试错中自己学会方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