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州欧阳修纪念馆位于山东省青州古城阜财门内东侧马道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青州任职期间的居所旧址,现为中国北方第一座欧阳修专题纪念馆。纪念馆主体为宋式建筑风格,内设四个主题展厅,分别展示欧阳修在青州期间的施政方针、文学成就、书法艺术及宋代书斋复原场景,并珍藏重要文物《泷冈阡表》碑。</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以兵部尚书知青州,任职两年间推行“宽简而不扰”的政略,使当地年丰时稳,被誉为“青州三贤”之一。纪念馆复建了其原居所“山斋”,并包含庐陵草堂、六一亭、水墨亭等建筑,全面呈现其生平与青州政绩。</p> <p class="ql-block">迎宾展厅</p><p class="ql-block">欧阳修生平· 从出生、科举、入仕、变法、被贬到晚年知青州的人生轨迹。重点会标注出他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以兵部尚书、观文殿学士的身份知青州,并在此任职约一年半的时间。</p><p class="ql-block">欧阳修与青州</p><p class="ql-block">· 为政宽简:突出他“宽简而不扰”的施政理念。在青州时,他体恤民情,减免赋税,不滥用刑罚,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p><p class="ql-block"> · 《知青州谢表》:展示这篇著名谢表的原文或摘录,体现了他虽年迈体衰,但仍心系朝廷和百姓的复杂心情。</p><p class="ql-block"> · “醉翁”之乐:会提及他晚年的号“六一居士”(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加上他本人一老翁),展现其在青州期间超然物外、寄情山水与文化的洒脱心境。</p> <p class="ql-block">“来青堂”</p><p class="ql-block">是欧阳修在青州任职期间亲自为自己官署起居之所题写的堂名。这个名字源自他所作《青州书事》一诗中的名句:</p><p class="ql-block">“偷得青州一岁闲,四时终日面孱颜。</p><p class="ql-block">须知我是爱山者,无一诗中不说山。”</p><p class="ql-block">“来青”二字,生动地描绘了青州城南云门山、劈山等青翠山色仿佛扑面而来的景象,完美体现了欧阳修“爱山”的志趣和寄情山水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塑像</p> <p class="ql-block">庐陵草堂展厅</p><p class="ql-block">展示庐陵(今江西吉安)的地域文化、家族背景如何塑造了青年欧阳修,并追溯其一生都未曾磨灭的“庐陵印记”。</p> <p class="ql-block">《泷冈阡表》是欧阳修在他父亲去世六十年后,为其父母墓道撰写的一篇碑文。“泷冈”是其父母墓地所在地(今江西永丰),“阡”指墓道,“表”就是碑文。</p><p class="ql-block"> · 这篇文章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三大祭文之一,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齐名。《泷冈阡表》碑正是在欧阳修任职青州期间(公元1071年)镌刻而成的。他利用青州优质的青石和出色的刻工,完成了这件寄托了他毕生情感的杰作。刻成后,他将石碑运回江西老家,立于父母墓前。</p><p class="ql-block">纪念馆里看到的就是根据原碑复制的。</p> <p class="ql-block">文忠亭位于青州欧阳修纪念馆北院连接东、西两侧建筑的廊道中间位置。“文忠”是欧阳修的谥号,后人因此称他为“欧阳文忠公”,文忠亭也借此命名以纪念这位历史文化名人。</p><p class="ql-block">在布局上,文忠亭与周边建筑相互映衬,东边廊道可通北院文忠亭,西边是来青堂,西北方向竹林掩映着水磨亭,东面的廊道连接着北文章太守堂,西边是两层楼的金石楼,共同构成了欧阳修纪念馆丰富的游览空间与文化展示区域。</p> <p class="ql-block">青州欧阳修纪念馆建筑空间由围绕庭院的长廊连接各亭台楼榭空间组成,有水系与院落西侧小湖相通,湖上有石砌曲廊、休憩亭,湖边竹叶青青,杨柳依依,景色秀美怡人。</p> <p class="ql-block">水磨亭</p><p class="ql-block">青州欧阳修纪念馆里的水磨亭与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密切相关。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欧阳修以兵部尚书衔出任青州知州,水磨亭是他在任期间观景休憩之处。</p><p class="ql-block">欧阳修来到水磨亭观景,触景生情创作了七言律诗《水磨亭子》。“新荷出水双飞鹭,乔木成荫百啭莺”以细腻笔触描绘了初夏时节新荷出水、双鹭飞翔、乔木成荫、黄莺啼鸣的生态画面;“载酒未妨佳客醉,凭高仍见老农耕”将宴饮的欢乐场景与农事劳作相结合,展现了士大夫与百姓和谐共处的景象。整首诗既抒发了他对青州山水的喜爱与眷恋,也体现出其“林泉趣”的隐逸志趣以及关心农耕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金石楼位于青州欧阳修纪念馆北院西侧,是一座两层楼建筑。展示欧阳修相关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用于展现欧阳修在金石学(金石学是中国考古学的前身,是一门专门研究古代青铜器和石刻上的铭文、形制、纹饰等的学问。)领域的成就,同时也会呈现青州金石学的发展历程,馆内还设有青州金石藏品的展示区域。</p> <p class="ql-block">文章太守堂旨在纪念欧阳修这位兼具文学造诣与政绩的“文章太守”,展示他在文学、政治等方面的成就,弘扬他的文化精神和为官理念,让参观者了解欧阳修的生平事迹和他对后世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长廊围绕庭院而建,将纪念馆内的各个亭台楼榭空间有机连接起来。它贯穿于纪念馆的多个区域,比如连接着文章太守堂、金石楼、文忠亭等建筑,形成了一个流畅且富有韵律的游览路线。</p> <p class="ql-block">青州欧阳修纪念馆长廊外的湖水位于院落西侧,与纪念馆内的水系相通,形成了一个灵动的水景体系。</p><p class="ql-block">湖上有石砌曲廊、休憩亭;这些建筑与湖水相映成趣,为游客提供了欣赏湖景的绝佳位置。游客可以在此驻足休息,感受湖水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坐在长廊,望着湖面上的荷花。</p><p class="ql-block">欧阳修一生爱莲,他在多篇诗文中都表达了对莲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质,与欧阳修清正廉洁、刚直不阿的品格相契合。在纪念馆的湖水中种植荷花,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点缀,更是对欧阳修精神的一种传承和象征。</p> <p class="ql-block">亭台掩映</p><p class="ql-block">曲廊印波(长廊与湖水相映)</p><p class="ql-block">碧水长天(湖景开阔)</p><p class="ql-block">荷风竹影(湖中荷花、岸边翠竹)</p><p class="ql-block">宋构雅韵(宋代建筑风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