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次特别的“旅行”,不在山水之间,而在校园与课堂的交汇处。这次旅程没有跋山涉水,却让我走进了教育的深处,见证了知识如何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作为一名热爱记录旅途的人,我将这段独特的经历视作一场精神远行——在教学设计的脉络中,感受思维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行程虽未标明具体地点与同行者,但每一张图片都像一扇窗,打开了我对小学数学课堂的认知。我看到学生们身着蓝黄相间的校服,专注听讲,教室后方黑板上写着“举止学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课桌上,吊扇静静转动,仿佛时间也放慢了脚步。投影屏上映着课程内容,老师正引导孩子们进入“校园小导游”。那一刻,我仿佛也坐在其中,重拾童年的求知目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随后,我在一份份教学文档中穿梭,如同翻阅一本本旅行笔记。林喻老师的“校园小导游”的教学设计以“校园导游任务”为主线,巧妙融合方向与位置的学习,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辨认东南西北。这份设计不仅紧扣课标,更以游戏化方式激发兴趣,让抽象的数学变得可感可触。而表格中详列的景点信息,实则是虚拟学习路径的映射——每一个“景点”都是知识点的驿站。</span></p> <p class="ql-block"> 结合林老师的教学设计,我们进行了一次次深刻思考的备课讨论</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趟旅程没有门票,却有智慧的馈赠;没有名胜古迹,却有思想的碑刻。从备课细节到课堂实景,我看见教育者如何用匠心铺就孩子的认知之路。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在这片无声的讲台之上,火光正悄然亮起。</span></p>